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七月之商学院调研团走进蒙姑镇

来源: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 作者:梁倩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新青年,走进乡村,了解乡村,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 2022年7月4日乡村振兴——“红色电商”调研团走进云南省巧家县蒙姑镇了解当地发展现状,感受当地红色教育文化,调研当地发展现状,传承红色精神。

初到蒙姑镇,调研团成员们对一切充满着好奇,绿水青山,映入眼帘,感叹祖国的大好河山,故事的第一站开始于蒙姑镇政府,在这里,调研团初步了解了蒙姑镇的基本情况,蒙姑镇共有七个村落,其中文笔社区、蒙姑社区、大朵村、牛泥村将是调研团主要参观的村落,在蒙姑镇政府,调研团成员们了解到当地的红色历史,了解到当地的主要产业,了解到当地的主要的农产品等,在这里,调研团成员看到了为蒙姑镇发展任劳任怨的政府工作人员,与他们进行交流后,感叹大家的不容易,下一站调研团来到了文笔社区,这儿有专属于蒙姑镇的红色故事,红色教育基地是文笔社区的一大亮点,文笔社区是由因白鹤滩水电站导致水位上升的居民搬迁而组成的一个新型社区,此处四通八达,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为此处增添了一大亮点,结合目前智能时代的普及,打造智慧社区已成为一个必然趋势,来到这里,调研团第一次感受到智慧社区给村民们带来的便利与智能,感慨科技时代带来的便利。

图为调研团在农户家中交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海涵摄

下一站,调研团来到了蒙姑社区,走进农户家里,了解当地的风水人情,第一户是种植花卉的农户家中,据介绍,该农户每年种植的主要花卉为向日葵,每年种植面积高达十余亩,在蒙姑镇缺土的地区这样大规模的种植极为少见,该农户主要种植的花卉出售至云南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场——斗南,据介绍,该农户种植的花卉均能独立销售完成,调研团成员们皆为其感叹,第二户是一家普通的农村家庭,平时在家务农,子女在外务工,家中老人在家仅以务农收入生存,入门可见的便是满地的玉米,很有农乡韵味的一家,下一户调研团来到了蒙姑镇当地最大的手工红糖生产基地,当地的红糖以手工无添加为招牌,调研团前往至此,观察了制作红糖的基地,了解了古法制糖的步骤,品尝当地红糖的味道,参观结束,调研团对红糖提出评价以及一定的加工方面的改进方法。下一站调研团来到了大朵村和牛泥村,让调研团为之惊讶的是这两个村落的地理位置,经过崎岖的山路,许多调研团成员第一次走进如此的村里,纷纷感叹,来到大朵村,了解到当地主要种植大雅柑和烤烟,调研团纷纷走进土地里感受当地的风情,牛泥村主要种植玉米和酸石榴,随处可见的种植地,这两个村落的海拔很高,能种出这些农作物想之也花费了不少心思。走到这里,我们在蒙姑镇的所有行程都已经结束了,调研团对此表示不舍,并与当地居民和政府工作人员道别。

图为调研团在小碗红糖处交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海涵摄

至此,调研团整体行程已经结束了,不过我们的故事并未结束,从初到蒙姑开始,满怀热情,整装上路,便迎来了与蒙姑镇的故事,走进蒙姑,调研团看到了不同的风水人情,为蒙姑镇人民的热情而感到,为当地的特色所吸引,满怀热情,在回去的路上,蒙姑这二字已刻入调研团的脑子里,期待着下一次与蒙姑的见面,也期待着蒙姑有着更大的变化,有一天蒙姑能够走出云南,走出中国,蒙姑的声音能够越走越远。

七月,团聚一堂,一起走进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蒙姑镇,感受着金沙江畔独有的红色文化,映入脑海的是红军的身影;了解着蒙姑镇独有的风水人情,淳朴的农民,落地便有一种入乡随俗的感觉;品尝着因蒙姑镇炙热的气候孕育出来的水果,香甜入口,让人流连忘返;想象着蒙姑光明的未来,小碗红糖名声越来越响,果运水乡能够在蒙姑彻底实现,时间短暂,与蒙姑的故事告一段落,但记忆是无法抹去的,与蒙姑朝朝夕夕的相处,历历在目,总而言之,走进蒙姑,是一场难忘的经历。

图为调研团在牛泥村前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海涵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09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关于支教组的一切,都说给你听

关于支教组的一切,都说给你听 下了高速右边层岩叠嶂的高山仿佛在告诉我们,这一切刚刚开始。车沿着盘山路前行,树越来越绿,天越来越蓝,云越来越近,山越来越高,手机信号越来越弱,心…… 吴桂珍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你们的笑容,是我们最大的守候

你们的笑容,是我们最大的守候 孩子们的笑容,那么地感染人的心灵。我们所举办的每一个活动、每一堂课,都是为了孩子们身上那可爱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曾紫云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160三下乡,知识与快乐伴你同行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短短的十天三下乡期间,我们社会实践队给山里的孩子带去了知识和快乐,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体验当老师的感觉。三下乡的十天里,知识与快乐伴我们同行。…… 梁晓颖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回顾校运会,别用一番滋味

回顾校运会,别用一番滋味 在实践活动期间,“沐语之夏”实践队成功举办了一次运动会。运动会分成常规运动会和趣味运动会。参赛选手有新垌一中初二3班、初二4班以及初三3个班的同学。…… 韦敏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赠你玫瑰,我留余香 有缘千里来相会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与你的一次相遇。”既然我们如此有缘,那便好好珍惜,在这十天里,一起谱写生命的乐章。…… 陈小宙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沐浴夏季的阳光

沐浴夏季的阳光 七月,收获的季节。2018年7月17日,我参加了暑期三下乡活动,为期十天的三下乡,让我感受很多,受益匪浅。这次活动我们在高州市新垌镇的新垌第一中学展开。…… 张国亮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乒乓”一声,怦然“新垌”

有一种力量创造着一种声音,乒乓,乒乓,它相互往来相互依存,小小的球,大大的世界,在跳动中挥洒着乒乓爱好者的梦与泪。众所周知,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其高水平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 李沛林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伴随着心动的调研,弥足珍贵

伴随着心动的调研,弥足珍贵 三下乡不仅是大学生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还是一个让大学生给农村带去很多有益的东西的良好机会。因此,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双重收益的活动。…… 何丽芳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传承红色精神,奋勇时代新风——安财“赶海大队”瞻仰渡江战役纪念馆
为了深入追寻红色足迹,用红色精神为新时代奋勇当先提供精神助力,8月20日,安徽财经大学“赶海大队”成员来到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缅怀先烈。渡江战役纪念馆形似一艘巨舰,分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展示区、…
中正信合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实习-招标
在实习老师的带领下,我参与了一次中正信合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的代理招标活动。刚开始,我以为,招标只是投标公司将设计的方案以及报价选择一份最优的交个委托人即可。但经历了一次代理招标以后,让我对项目招…
了解共享经济 感悟时代发展
共享经济在当下社会已经相当流行,在人们的生活中共享单车已经随处可见,它们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更为便捷。共享单车曾在投放初期出现过一些乱停乱放、无人管理的现象,影响了城市形象,但经过市城市管理行政…
第二天 GDOU行天下队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
GDOU行天下队峥嵘岁月,初心不改▲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时代​01实践背景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应当加强党史学习,续谱党之华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同…
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三下乡:走近德馨,暖心同行
6月30日,来自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的刘艳等9名同学,组成志愿团队来到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德馨小学以“走进德馨,暖心同行”为主题展开了历时七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着眼于德馨小学留守儿童、青少年…
访乡村 看变化 促发展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金寨县大湾村视察,寄语当地干部群众,要把老区的经济发展搞上去,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六年来,乡亲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化作巨大干…
云财学子三下乡:心系留守儿,青春新献礼
七月刚刚开了个头,我们的三下乡活动就在炎炎夏日中开始了。7月7日,我跟随着昆明市云南财经大学七彩星火传递队来到了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的德馨小学进行我们的志愿服务活动,在这一天里我的感悟收获颇多…
探访杨家祠——闪闪红星党史队实践汇报2
2022年7月31日,闪闪红星党史队社会实践团前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16号的杨家祠,即杨匏安旧居陈列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各位青运史上的名人的故居,感受先辈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浓厚的爱国主…
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
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决不能有闪失。以前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虽然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农民不再依靠种地来维持生活,但土…
三下乡感悟——长安大学“探索黄河生态路·助力绿富同发展”社会实践感悟
为了调查黄河如何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并体会黄河流域的“党建+生态”文化的协同发展,我参加了长安大学赴陕西铜川、榆林“探索黄河生态路·助力绿富同发展”暑期社会实践队,从铜川的耀州窑文化,到榆林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