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宣传国家资助育人的相关政策体系,帮助困难同学解决经济以及生活上的困难,也激励优秀的同学成才,把青年的发展与祖国的前途紧紧联系在一起。巢湖学院学子自行组织了一次暑期社会实践,前往怀宁县小市镇开展活动,并同当地的工作人员开展了一次座谈会。
团队指导老师徐红杏向小市镇的领导干部介绍了本次实践的具体内容和实践规划。徐红杏表示,本次实践团队以“乡村振兴必有我,资助政策下乡行”为主题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此次活动主要在小市镇和洪铺镇两个地方开展。活动前期,实践团会进行一个走访调研,活动后期,会由学校领导带领本团队直接前往学生家中进行资助百千万的下乡行的活动。紧接着,徐红杏给各位领导分发本团队的实践资料,以便各位领导对本次实践活动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徐红杏进一步说明,实践团在实践过程中以扶智济困为核心,侧重于这个调研一下我们的同学的一些切实需求,更好地助推学校的高校资助工作。最后,徐红杏表示,对参加实践的同学来说,这也是他们的一次真正躬身于实践的一次难得的机会。
团队各成员参加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亲自来到乡村,来到基层,了解小市镇与洪铺镇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当地的特色文化。
小市镇党委统战委员、团委书记张冰首先介绍了小市镇的历史文化沿革、乡村文化发展以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的基本情况,他表示资助政策宣讲与乡村振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建成富强、民主、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伟大强国,乡村振兴是至关重要的一点,而对于乡村振兴,教育无非是最有力的因素,对于教育而言,乡村资助政策与它紧密相连。张冰希望调研团队能够将国家资助政策更好地推介宣传给群众,让党和国家的优惠政策能够更加深入人心,也希望调研团队能在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古镇中感受文化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对于农村困难生的现状,怀宁县小市镇初级中学副校长叶传冰表示,目前农村的困难生多为留守儿童,除了物质上的帮助,他们更多的还是需要一些精神上的关怀。现在很多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问题,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在家基本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很多事情老一辈人不太懂,孩子也就很少和他们沟通,作为留守儿童,他们缺乏和家里人沟通的机会,有什么心事也不太会说出来,导致他们性格比较孤僻,进而会导致内心自卑,总是独来独往,内心就会变得非常脆弱。这部分学生由于受家庭环境影响,往往背负着出人头地或一力改善家庭生活状况的心理负担,长期背负这种心理负担致使困难学生的心理素质与神经相较其他学生更为敏感、自尊心更强,在人际交流过程中往往主动把自己封闭起来。在学习或者生活中,遇到一点不顺心的问题或者挫折,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他们可能通过用小刀划破手臂或者在手上刻字来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有自杀倾向或者自残情况,像上面说的这两种情况都是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所以在心理问题上,咱们就应该侧重于心理辅导。随后,叶传冰表示学校也有安排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为同学们解决心理问题并呼吁社会或者更多的人能够给予农村留守儿童一些关心和帮助,让他们的内心不再孤单。
张冰从小市镇整体资助情况上来说,在实施帮助的过程,工会对同学们的资助还是少了一点,一个村的人口那么多,贫困生名额就一两个,那几个名额从根本上是解决不了他们的问题的。在学生的资助方面其实还是需要社会或者第三方去积累这样的财力以及精神和人文上的关怀。
座谈会后,张冰对本团队的项目实施做出了极大的肯定,希望本团队可以做好资助宣传工作,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受到帮助。在宣传资助政策的过程中,能够弘扬社会正能量,把党的温暖带给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勉励受助学生不辜负党的关怀和爱心人士的关爱与期望,常怀感恩敬畏之心,更加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本领,健康快乐地成长,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以优异成绩回报家乡,回报社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09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