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索乡村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杨笑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助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深入了解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乡村生活水平,曲阜师范大学新时代文明传习志愿服务队成员杨笑澜于7月9日来到烟台市小沙埠村进行深入调研,实践队员主要任务是以采访村民,走访观察的方式进行实践调查,旨在调查基本的设施建设情况,寻找乡村发展问题,并给予一定的解决措施。

4.1.1阅读文件,了解概括

在实践之初,实践队员通过互联网媒体了解了国家关于乡村振兴发展的相关文件,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指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随着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地见效,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改善,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在往村覆盖、往户延伸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如何加快乡村建设步伐,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各地进行了有益探索。

4.1.2道路畅通,带动发展

创新机制,建管并重,村路通向千家万户创新机制,建管并重,村路通向千家万户。在走访的过程中,队员联系了村委会相关人员带领实践队员进行介绍。工作人员表示:“路一直是乡亲们的挂心事,近些年来,得益于政策的支持,村里逐渐实现主干道硬化。小沙埠村不仅处于烟台市较为偏远的地方,交通不便,与外界的交流较少,而且路面坑坑洼洼,两边都是野草,车都开不进来。”队员了解到,就在前几年,小沙埠村的村口建成了公路,为村子与外界的交流提供了便利,村子里的泥路也变成了水泥地,从那以后村子里更多的人选择外出就业,村子整体的经济水平都有了提升。

但是在那之后便出现了问题,路由谁来维护?相关部门制定出计划,这个问题很快就被解决掉,村子里负责路的日常养护,如果出现了大问题,村民们上报到交通部门,交通部门就会派人来修整。

“近些年来,政府持续加大了农村公共品的投入。”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董筱丹说过,通过“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实现建管并重,让乡村工程切实落地,让后续维护更可持续,推动乡村公路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

4.1.3全面发展,提升水平

“路通兴百业。”正如工作人员所说,畅通交通“微循环”,为乡村带来了更多的资源。

工作人员表示,在之前,家家户户都是开井打水,一户守着一口井。在道路修好后,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村子里紧接着安装上了公共的纯净饮水机。这给村民们提供了便利,大家不用守着井口喝水,而且还能喝到纯净水,村民的饮水健康得到保证。

不仅仅人们饮水等基本问题得到改善,村级的寄递也越来越好。晌午时分,实践队员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村里的寄递中心,炎炎烈日下,快递中心十分凉爽。村民们正在将将客户订购的水果打包,搬上运输车。队员了解到,在过去,村里没有快递中心发货点,村民卖水果每次都得跑到镇上发货。自从公路的完善,里里外外的运输都通畅起来。

在快递服务站人员的介绍下,队员得知每天村里都会运进运出大批的包裹,运出的大多是售卖的水果产品,运进的大部分是大家网络购物的产品。这不仅仅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也推动了乡村振兴的进一步发展。

交通问题的解决,让小沙埠村的发展进程加快,宽带网络的连接,让人们与外界的交流更加紧密;路灯已安装了百余盏,让夜归的村民更加安全;村子的医疗水平也在不断进步,给予人们更高的医疗服务,同时村里的排污系统也即将竣工,整个村子的基础设施体系将更加完善。

4.1.4深入交流,感悟发展

在参观实践之后,队员与工作人员关于乡村振兴进行了交流,对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工作人员表示很多设施的维护和修整乡亲们并不熟悉,上报时存在延搁让设施的修整不及时,工作人员希望设立专门的维护部门,让生活更加便捷。乡亲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乡村振兴的行业中去,为乡村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乡村振兴首先要发展产业,所谓“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产业发展了,才能带领区域经济的进步,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

实践队员来到威海市文登区葛家镇东于疃村,加入到了蔬菜采摘的行列当中,在与农民的交流中了解到当地的蔬果部分已经形成了产业链,同时也有很多的果蔬产业与企业合作,打造独特的产业标志,同时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农业的科技化和产业合作也带动了其他领域的发展。

队员认为人们对于乡村振兴的了解大多只停留在表层,真正要了解乡村振兴需要我们深入基层,扎根乡村,了解基层农民的生活变化和现状。在实践的过程中,队员了解了乡村农业的发展现状,虽然产业在不断发展,但是在人才引进等方面还有着很大的问题,需要大量人才加入乡村振兴行列,共同助力乡村发展。

通过亲身实践,队员深入了解到了乡村的发展现状和人们的感受,同时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乡村振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共同努力奋斗才能实现。纸上得来终觉浅,以后的乡村发展,还需要更多的青年人投身实践,不断创新,为实现中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06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外国语学院赴阳光学校开展“ 话清明传统,讲英雄故事”志愿活动

4月1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者们赴阳光学校开展清明节主题志愿活动。活动伊始,在小一班的教学中,志愿者们先借以生动的视频讲述了清明节的由来和传统风俗,课堂期间……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车棚整理志愿活动

4月28日,外国语学院组织志愿者于学校11栋宿舍旁的车棚开展车棚整理志愿活动。活动开始前,志愿者们早早到了集合地。负责人简单讲述了相关活动规则,要求志愿者将车棚里不按规则停放的车移……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餐盘回收、洁净食堂”志愿活动

2021年4月29日,在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组织下,志愿者们进行了南食堂一楼进行餐盘回收活动。活动开始前,志愿者们早已在集合点穿着好志愿者服装,在活动负责人分配任务……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爱溢校园,情满子由”打扫子由路志愿活动

3月31日,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子由路开展了打扫志愿活动,让同学们更好地领略了校园之美。首先,志愿者们对工作区域进行了划分,各自需要负责好自己的区域,使打扫工作有条不紊地……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天天亲子,书香随行”志愿活动

3月31日下午,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们赴校外开展天天亲子志愿活动。本次志愿活动共分两项,擦拭书籍和整理书籍。首先,志愿者使用酒精消毒喷雾小心翼翼地喷洒书面,并用毛巾进行细致的擦拭……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清扫执中楼活动

3月19日中午,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了清扫执中楼活动。此次活动共有5名志愿者参加,他们高效合作,顺利完成了打扫工作。首先,志愿者身着统一的义工服,积极地前来执……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清扫笃行楼,簌簌迎春日”活动

3月19日,外国语学院开启了新学期的第一次“清扫笃行楼”义工活动。该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爱护校园的意识,弘扬大学生文明作风。新学期新面貌,八名义工都积极参与,各司其职,认真打扫笃行……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清扫子由路,文明理工人

2020年12月15日,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组织展开打扫自由路活动,该活动组织志愿者清扫整条子由路,还子由路干净整洁,成为常熟理工学院一张亮丽的名片。志愿者们在规定时间到达集合点,换……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亲身参与,乐在其中
我们一直相信,自己亲身参与的活动,能让孩子们进步更大,同时也能带给他们更多的乐趣。在此信念的指引下,支教队员们带领小朋友进行了地理模具的制作。通过实地体验、观察、动手制作,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
郑大学子三下乡:踏寻红色记忆,赓续百年薪火
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传承弘扬红色精神,彰显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2022年7月25日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踏寻红色记忆,赓续百年薪火”党史实践团前往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豫西抗日根据地和韶山毛泽东故…
真情助学,真心相伴
孩子们发扬了团结协作、拼搏的精神,相互鼓励,使他们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使他们在欢乐、和谐、关爱、向上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和成长。家访拉近了教师与家长的距离,让孩子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让家长感受到…
携手支教助学
家访有利于教师和家长的心灵沟通。坐在学生家里同其父母朋友般地促膝而谈,比起在电话里三言两语地和家长对话,二者的心理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是面对面的心灵交流,而后者只是例行公事般的情况通报。同…
用真情播种希望
支教的生活就像一杯清茶,没有华丽的色泽和醇厚的味道,淡淡的清香却让人回味无穷。有人说:“使人成熟的并不是岁月,而是经历”。每一次选择,都有可能改变你的经历;每一种经历,都是一段特殊的人生。人生…
不婚族的增长:后疫情时期,对95后青年价值观的研究
目前,已经进入后疫情时代,随着社会结构的调整,当今的青年人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其引领着新一代青年的思想更加开放,对婚恋价值观的认识更加多元化,但迫于生活压力、催婚等…
弘扬红色精神,传承革命意志
何氏祠,即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位于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铁铺镇何家冲村。占地约400多平米的明初建筑,砖木结构。祠堂前后两栋各有5间,两边还有厢房,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纪念馆的展厅,让八方游…
百年党史入童心,红色基因育新人
虽然孩子可能还小,还不清楚共产党意味着什么,也没有经历过水深火热的生活,不明白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所以作为父母家长,应该陪着孩子一起重温历史,学常识,读党史,在心中种下红色种子,让孩…
传承红色薪火,追寻英雄足迹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先烈的足迹,踏遍了辽阔的神州大地;先烈的鲜血,染红了鲜艳…
学党史,践初心,志愿服务暖人心
为进一步深入体会红军长征精神,了解先辈们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卓越付出,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开展“学党史,践初心,志愿服务暖人心”主题活动,以志愿服务“小切口”融入为民服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