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 作者:钱颖婷

学校:南京财经大学

团队:“红色记忆·薪火赓续”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作者:钱颖婷

摘要:为深入了解常熟地区的红色文化宣传力度和常熟大众对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更好地弘扬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红色记忆·薪火赓续”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七月上旬先后前往李强革命历程展示馆、王淦昌故居和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进行参观调研。通过采访工作人员和游客,结合线上发放问卷,成员们了解到,虽然大众对红色文化的认可度很高,但其宣传渠道仍有待进一步拓宽。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借用各新兴媒体平台,丰富红色文化传播形式,使其深入大众生活,扩大其受众面和影响力。

关键词:红色文化;宣传;创新;红色精神

一、调研背景

高校应依托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优秀资源,更好地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各地的英雄人物既是时代印记,也是后人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更是我们牢记初心使命、致力民族复兴的生动教材和宝贵精神财富。秉承先辈遗志,传承红色精神,才能更好的面向未来、迎接挑战。

二、调研方法

(一)文献调查法

实践前期,团队成员通过“红色文化”“名人故居”“爱国精神”等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详细了解家乡的红色人物事迹及红色文化宣传现状,为后期的实地调研及问卷分析奠定理论基础。

(二)问卷调查法

通过前期阅读相关资料,团队成员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了一份较为全面合理的调查问卷。通过线上发放问卷的形式,了解大众对家乡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常熟居民对当地红色文化的看法,并对问卷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探明当地红色文化宣传的优势及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三)实地观察法

根据所读文献,团队成员最终选定了三个典型的红色地点作为实践调查地点。

1.亦爱庐

常熟历史上第一个中共党组织即中共常熟特别支部的领导人李强的故居,中共常熟特别支部成立和活动旧址。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亦爱庐并认真学习特别支部学习的主要内容

2.王淦昌故居

中国“两弹一星”科学家、中科院院士王淦昌的故居,常熟市首批名人故居名单,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王淦昌故居并在故居门口拍照留念

3.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

为纪念和弘扬沙家浜军民光荣传统而建立的教育展览馆。该馆通过蜡像、革命历史图片和革命文物,辅以多媒体景箱、场景复原等现代化手段,生动再现了当年沙家浜抗日军民鱼水情深,共同抗敌的感人事迹。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内陈列的革命文物

(四)访谈调查法

团队成员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实践前期提前准备不同的采访问题,通过与场馆工作人员和参观游客的交流,进一步了解常熟红色文化宣传情况和常熟民众对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内游客

三、调研结果分析

(一)实地调查结果分析

参观李强革命历程展示馆和王淦昌故居时,我们发现:当日参观人数仅寥寥数十人,且大多为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和机关单位的党员干部;而前往参观沙家浜革命历程展示馆的,仅当天便有近百人。在问及李强革命历程展示馆和王淦昌故居的工作人员“平时是如何对展馆/故居进行宣传的”这一问题时,两处的工作人员均表示未做过特别的宣传,但前来参观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由此可见,现阶段通过参观名人故居和有关革命历史纪念馆来了解伟人事迹,传承红色精神成为了更多人的选择,大众对红色文化的认可度很高,但在红色文化的宣传方面仍有很大欠缺,宣传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借用各新兴媒体平台,丰富红色文化传播形式,使其深入大众生活,扩大其受众面和影响力。

(二)问卷结果分析

1.大众对家乡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

图为“您对家乡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0.71%的人对家乡的红色文化非常了解,绝大部分人都是基本了解甚至不了解,由此可见,红色文化实现大众化传播之路道阻且长。

2.常熟民众对当地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的看法

图为“您认为常熟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如何”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62.9%的人认为常熟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一般,仅29.03%的人认为宣传力度很大。可见,常熟地区对红色文化的宣传仍不够到位,虽然大众对红色文化的育人作用更加重视,但由于通过网络渠道所了解的红色文化并不全面,很少有人知道一些较为偏僻的名人故居甚至对那些名人完全不曾了解。

3.常熟民众对有关红色文化的活动的看法

图为“对于有关红色文化的活动,您认为”结果

由图可知,绝大部分人认为宣传红色文化是有意义的,但其宣传方式趣味性不强,很难激发人们的兴趣,导致其宣传效果一般,因此,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4.常熟民众了解红色文化的现有途径及其希望通过的途径

图为“您一般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当地红色文化”结果

图为“您希望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家乡红色文化”结果

由图可知,大众了解红色文化主要是通过上网和媒体宣传,其次还有课堂、长辈述说和参加相关活动,查阅书籍的相对偏少,而在希望通过的途径选择方面,选择通过活动和视频介绍的群众居多,可见,大众更偏向于生动鲜活、富有趣味性和可视性的传播方式,因此,有关部门应积极举办相关活动并通过图片、视频方式进行宣传。

四、存在问题分析

(一)红色文化的育人体系不够完善

地方在进行红色文化宣传时,形式单一,内容缺乏新意,仅利用地方部门公众号发布推送或机关单位的党员干部、中小学组织参观。参观时,大部分都是“任务式”浏览,而很少有人自发主动并深入了解。相关故居、展馆内缺少相应的引导、介绍人员,人们只能通过看文字介绍和有关图片进行了解,对名人故事背景及所展示的革命文物有关故事无法作进一步学习。部分名人故居内配备的多媒体展示设备在人少时不予开放,极大降低了游客体验感,不利于名人故居的宣传。

(二)红色文化宣传度、创新性不够

红色文化的宣传作为国家公益性事业,在社会上的展开面还不够,在向社会介绍名人故居方面做的比较薄弱。名人故居自身的宣传与介绍工作还存在着较大欠缺,宣传广度不够,知名度不高,广大市民或是外地前来的旅游者未能充分了解常熟拥有的丰富红色文化名人故居资源。文化宣传部门及媒体没有充分强调并彰显名人故居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宣传不够深入,同时也缺少新颖趣味的配套手段吸引更多游客。

五、建议

(一)地方政府加强对红色资源的保护

地方政府对红色文化资源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一方面要将红色文化遗产和名人故居纳入文物保护工作,维护旧址、纪念设施等特有的历史环境风貌,给人以“身临其境”、庄严肃穆的感受;另一方面要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并以此为主线打造成党史学习教育基地,通过现已宣传较为成功的故居、纪念馆等带动周边一些鲜为人知的红色教育基地的宣传工作,以点带面,兼顾“大”纪念馆和“小”故居。同时,红色教育基地应主动面向大中小学校,努力发挥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示范作用,在青少年的心中播撒下红色的种子。

(二)拓宽红色文化宣传渠道,创新其宣传方式

过去,宣传工作主要通过传统的纸质书、报纸等实现,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借用各新兴媒体平台,丰富红色文化传播形式,使红色文化深入大众生活,扩大其受众面和影响力。在历史纪念馆内,可以依托现代科技实现VR游览,以舞台剧等形式吸引更多群众,也可以通过设计并推出各类与红色文化有关的文创产品,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向大众宣传红色文化。

(三)发挥高校及个人职能

各大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鼓励学生参加“返家乡”等暑期社会实践,带领广大青年走进家乡红色文化展馆,了解革命遗迹,深刻领悟红色精神。此外,高校也可以定期举办学党史等红色活动,组织党员、青年学生重温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光辉历程,营造红色文化氛围。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主动参加各类志愿、实践活动,在把党史、红色文化学习好的同时,利用自己现有知识及特长积极向大众宣传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

六、结语

学史可以明智,历史人文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素养教育,历史的生命和现代价值就在于它可以使人们拥有一个很高的起点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挖掘地方高校所在地区和自己家乡的红色历史资源,弘扬民族文化和精神,品味大师的伟大人格,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途径。同时,名人故居,是一枚枚钉在城市文化地图上的符号,承载的是文化,传承的是精神,也是我们当前社会加强红色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文化名人故居的存在,构筑并延续了地方历史文化气息,对城市精神塑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浸染功能。

通过走访,我们要发现故居在利用和保护方面的不足,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它们,并给有关部门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同时,对于红色基因的传承和教育任务,不应该仅仅是高校或者教育者的任务,更是社会各界共同的任务,我们应该携起手来,树立文化自信,弘扬红色精神。

七、参考文献

[1]李婉玲,张家刚.依托黔东南红色文化资源培育大学生爱国情怀的路径[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41(02):97-98.

[2]朱锦,姚光烨.“大思政”视域下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策略研究——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茅山校区大学生返家乡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调研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26):195-198.

[3]梁智锋,赵丹.“大思政”视域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创新机制[J].山西青年,2020(12):28+30.

[4]张子雯,史佳艺,张添昊,王艺璇,邓茜予,李桂莉.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的可行性措施探讨——基于江苏大学生返家乡寻访红色资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01):79-82.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98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对高风险地区复工复产情况的调查

对高风险地区复工复产情况的调查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实践队要说疫情以来哪个地方的人们最危险,我想无疑就是医院和公安局了,医院的白衣天使们为已经换上新冠肺炎…… 刘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餐饮事业的恢复

复工复产社会实践工作小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饮食是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回暖的时期,餐饮企业在疫情防控中的发展,也成为了大家最关心的话题之一。今天,复工…… 刘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写字楼内的生活

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今年暑假,我在郑州祭城一家写字楼做保安兼职。今天是7月20日,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写字楼总经理要来楼里检查防疫情况,我们安保人员和前台的服务人员一大早就在…… 刘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海南航空的的任务

海南航空的的任务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实践队“年龄不是成熟的标志,担当才是”和17年前一样,疫情突如其来,但这一次,守护大家的,是当年被守护的那群孩子。事不避…… 刘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一份关于复工复产的调查问卷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实践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保持企业链总体稳定。当前,我国疫情防控…… 刘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乡村旅游业及渔业在疫情后的发展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实践队今天我们这里下了雨,上午和中午不能及时出去调查,所以我代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工学院在傍晚去了比较近的沈丘县里扶贫项目进行了调查…… 刘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党员的力量

发挥党员人才优势,吹响春耕复产总攻号——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实践队“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人才优势…… 刘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公共交通疫情防控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实践队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对市民日常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对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打击。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根据党中央、集团公…… 刘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大学生点亮社区服务之光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聚焦社区居民需求,致力于搭建大学生实践平台,推动社区…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外国语学院3月下旬成功举办“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活动分初赛…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4月1日下午,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

新乡工程学院语韵飞扬,筑梦新程——外国语学院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近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张永福的带领下,我院领导班子一行先后赴新乡工程学院附属学校、延津县城北学校、新乡县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最新发布

安财学子乡村调研采访稿
时间:2022年7月24日地点:安徽省桐城市孔城镇跃进村村委会被采访者:跃进村村书记姚娟采访者:王景采访内容如下:问: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而应…
广财学子三下乡:传承党史精神,做红色有为新青年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庆祝建党百年华诞活动之一,要认真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更好了解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广东财…
华农学子赴房管局开展交流访谈项目
近年来,老旧小区改造成为一项热点民生工程,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如何更好地实现改造目的、提升改造效果,明晰多元主体的利益关注点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重点问题。2022年7月12日,公共管理学院赴湖北省武汉市调…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故事动人心,实验惹童心
本网讯(计信学院卞俊杰)临近教学尾声,但是孩子们的热情不散,始终饱含着对知识的渴望,每当认识到新的知识,稚嫩的脸蛋上总是洋溢着兴奋。考虑到当地学校学生对语文、数学、英语之外课程知识的缺乏,队员…
安财学子赴桐城市孔城镇跃进村乡村调研
安徽省桐城市孔城镇跃进村采访稿:安徽省桐城市孔城镇跃进村采访稿:时间:2022年7月24日地点:安徽省桐城市孔城镇跃进村村委会被采访者:跃进村村书记姚娟采访者:王景采访内容如下:问: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
探索孤山船说的秘密
为了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工作,探索乡村振兴新思路,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仲夏村镇行文化梦之旅”社会实践队伍于7月4日到达十堰郧西县孤山村,通过在当地实地探访,参观特色景点和产业,采访驻村老师,…
不忘初心,助力乡村振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这个暑假,我作为实践团队的一员来到了廉江市长山镇围绕“茶旅融合”主题开展实地调研,探寻当地的茶旅建设情况,助力乡村振兴。这次的实践是一次宝贵的经历,让我不仅了解到长…
深入淘宝第一村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环节,电商如今的发展越来越普及,惠及人民的生活,促进经济的发展。为了探究电商对经济产生的巨大效益,7月6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仲夏村镇行,文化梦之旅”…
情暖童心,陪伴儿童成长
留守儿童,是一块急需社会给予关注的年轻的土地。随着经济的发展,父母逐渐地从农村走进城市务工,而他们的孩子却留在农村由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而这就是问题的所在。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产生了隔代…
光洒深林 阳光启航
为响应国家号召,推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安师童行义务支教团队于六月下旬再度起航。安师童行义务支教团队于6月25日以“光洒深林•童心同行”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支教活动,此次义务支教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