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指出:“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世界总死亡率的88.5%,膳食营养摄入构成不合理是慢性病的主要原因。”而早在2017年,我国因不良饮食导致的慢性病死亡率排名全球第一。
——那年,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健康中国”的路线图。而后的发布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进一步强调“饮食营养指导,控制慢性病高发,推进健康中国发展。”
2022年4月,中国营养学会经过近3年的努力修订,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群来自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青年于今年5月至8月开展了食品营养与安全中国行社会实践,走进家乡,走入社区,走遍大街小巷。在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常耀光、隋建新、张朝辉、专职辅导员吴佩伦和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公文的指导下,开展食品健康科普活动,将课堂所学所思化为实际行动,为家乡带去生动的食育科普,展现食品学子的时代担当。
先锋火炬接力,散布东南西北
为了更好地开展实践,时间上,实践团分为先锋队和火炬队,分别负责前期制作《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宣传材料和后期家乡科普宣传实践;空间上,实践团采用1+8的组织形式,形成1支主队(1)和8支分队,共计42名同学,分别赴辽宁、山东、山西、四川、福建、湖南、湖北、云南、广东等11个省份开展实践活动。
为了学习优秀的实践模式,团队负责人2019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黄瑜晴在7月22日-23日,赴山东济南参加2022中国食育发展论坛,聆听来自日本和中国的高校、研究所、食品企业、食品市场监督局、中小学等大健康领域知名专家的食育指导和经验分享。“食育,即饮食教育,它是一个全人的教育,它是德智体美劳教育的基础。”两天虽短,但收获满满。通过食育同仁前辈的交流,黄瑜晴意识到:健康不仅是个人的事情,健康还是一种公共产品,推动和发展食育,构建中国特色食育体系任重道远,而我们食品专业的学生更需要尽情地在食品健康实践中发挥青春的力量和活力。
原创食品科普,线上线下并行
实践团创建公众号平台“OUC FOOD自习室”作为主要宣传阵地,将科普内容划分为食品安全、食品营养、食品文化三个板块。或紧跟社会热点,或分析家乡饮食习惯,或契合时节需要,或结合家乡饮食文化,通过自主选题、实地调研、文献检索、原创制作、专家审核等环节,公众号推出科普推送4篇,印发原创设计宣传页和海报共12版。
团队以基层家庭为单位,重点针对儿童营养健康和老人膳食指导为切入点,采用 “老少出发,惠及万家”的实践思路,走进39个乡镇、社区、学校,共开展3场科普宣讲,入户调查和宣传22家,直接受众人群近4000人。
入户采访患高血压的老人
向卖蘑菇的摊主科普野生菌知识
实践队成员邹晨进行防食物中毒的宣传
实践团在用心输出营养健康知识之时,不忘同步调查居民健康现状。实践队制作了居民健康状况问卷调查表,并通过线上发布、走访调查等方式搜集信息。
21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张雅琦在开展“重盐饮食习惯对高血压的影响”调查与科普宣传后说道,“在挨家挨户分发宣传单时同步进行了健康调查,并对部分老人进行重点入户调查后,我发现农村老人高血压患病率特别高,并且平时在饮食上不怎么注意,通过向老人科普重盐重辣饮食对高血压的影响,并耐心劝导他们改善饮食,降低血压,让他们有意识地预防高血压,那么我们做的就是有意义的。”
传递星星之火,燎原健康中国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秉承“全民健康,食育科普,青年合作,知行合一”的宗旨,长期致力于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积极推进食品营养与健康的知识普及。三年来近百位师生通过“食品安全中国行”实践活动,将食品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理念带入千家万户。
此次的社会实践借助食品学院实践经验的同时,充分发挥成员遍布五湖四海的地缘优势,强调将课堂所学所思结合家乡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普行动。充分发挥食品学子的专业特长改变离大家最近的“身边人”,增强父老乡亲的食品安全与营养意识。一个个食品人宛如一滴滴水珠,注入家乡那一池春水中,向周围荡漾起层层涟漪,不断扩散。当水滴源源不断更新时,涟漪势必激荡起强大的浪花。
“通过这次实践,我认为在科普膳食理念的方向上还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去做,而这只是一个开始。”21级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王琳霖如是说。
始于热情,终于信念。未来,实践队将继续依托OUC FOOD自习室和学院官方公众号,推出更多优质的科普作品,记录更多的实践足迹,以青年之力助力健康中国行动,打造高校食育品牌,为构建中国特色食育体系贡献青春力量!
文字:屈慧善 黄瑜晴
图片:来源于团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97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