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27日电(通讯员杨帆乔梦琪)杨冬生,1948年出生,系峏山杨杨氏第二十五代传人。1969年于峏山杨医院任职,1996年任院长,2002年退休返家,开办诊所。行医治病,造福一方,锦旗百面。峏山杨中医文化实践团于6月18日上午在队长储丹丹带领下前往柘皋镇大杨村采访杨冬生先生。
心系峏山,志存高远
峏山杨中医文化传承至今600余年,代代相传,从未断绝。杨冬生先生的父亲就是峏山杨传人,从小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从小的耳濡目染,让杨冬生坚定了选择继续传承峏山杨中医文化的决心。从学校毕业回来以后,他跟随父亲,坚定的投入到对峏山杨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春来暑往,杨冬生先生不断钻研,潜心研究,不仅仅继承了其父亲一直在做的事情,更为发展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其不断创新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在这么多年的行医过程中,杨冬生先生运用峏山杨中医文化诊疗方法帮助千千万万名患者治愈疾病,他说到:“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以此找出病根所在,因病用药,温和调理”。杨冬生先生从1969年到2004年专攻中医,主要以妇科常见病为主,包括产前、产后妇科病等。当提起他的行医经历,杨冬生先生不无怀念也充满荣誉感,他收到过来自巢湖市、马鞍山、无为、含山,包括肥东、长丰、蚌埠、淮南、亳州等多地病人送来的锦旗,同时国家的重视与政策的帮扶,都让他更加坚定了继续坚守岗位,将峏山杨中医文化传承下去的信念。他强调只有自己对中医感兴趣,才能真正的继承发展下去。
在杨冬生先生看来,作为一名医生从来不应该向病人索取什么,而是要把职业道德放在最前面,为患者带来希望,为千万个家庭带来幸福才是他们的毕生追求。在从医50多年的经历中,杨冬生先生始终操守医学道德,用心,用真本领去对待每一位患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不论是在医院单位还是乡野诊所,杨冬生先生坚持发光发热造福百姓,怀医者仁心,承中医文化。
不畏艰难,不断发展
谈起峏山杨发展过程的困难,从大范围来看,包括峏山杨中医文化在内的广大中医文化都存在一个问题——-传承,后继无人。了解中医,学习中医,并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中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起步到长成要经受不断的磨练,要耐得住长时间的寂寞。“唯有寂寞出学问,此话不假”,杨冬生先生说到,“现在受社会环境影响,大多数人都急于求成,而中医讲求滋补温和,又考验耐力与毅力,所以有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愿意来学习继承,甚至包括我的儿子,都对峏山杨中医文化兴趣不大,这是让我非常痛心的”。
其次就是中医目前发展创新发展动力不足,当问到杨冬生先生认为峏山杨中医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存在哪些问题时,杨冬生先生看来,中医传承百年,理应是能处于一个更高的发展水平上的,然就目前形势来看,中医发展形势却不容乐观。与中医相比,西医可以通过CT、B超等形式让病人直观看到病因,而中医需凭借“望、闻、问、切”四诊方法才能掌握病情,因病施药治好病情却不能让患者直观理解自己病因所在,这一点是比较特殊的,同时也成为了很多人不信任中医的原因。另一方面,中医治病讲究调理,成效较慢,杨冬生先生举了日常好理解的例子做说明,比如在诊断方面,西医借助一些器材很快做出诊断,一天甚至可以诊断上百名患者。而中医一个病人看病时间大约五十分钟,包括诊断,询问、配药等,一上午至多诊断三四个病人,一天七八个病人就会觉得累一点,所以很多中医文化如今面临被淘汰的局面。现在中医文化还是需要国家政府的帮助与支持。同时还有中草药种植问题,中药现在需要药草,药草却很难再自然生长,只能靠养殖的。价格也较昂贵,所以杨冬生先生认为,中医目前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峏山杨发展至今,经历艰难险阻,不论是过去还是未来,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前路漫漫,道阻且长,从杨冬生先生的话里听出了他对发展前景的担忧,却也更加看出了一代代传承人不畏艰难,不断发展的决心与勇气。
遇病施治,不胶于古方
中医文化绵延不绝,峏山杨作为中医文化的一支,始终在不断发展。杨冬生老先生说道,近些年,妇科疾病比以往受到更多重视,峏山杨发展整体发展向好。而对于目前中医诊疗的问题,杨冬生老先生也有自己的看法。改善中医现状,要注重让科学结合实际,运用科学的手段加工包装药品,让患者更加方便。再则就是加强管理,做到遇病施治,鼓励医生坚持下去。
杨冬生先生说:“峏山杨中医文化在2006年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字很大,但是若得不到鼓励发展的话,也是不行的。国家允许你发扬光大,但不能瞎搞,这是对病人不负责,对国家也不负责,这道德何在”?掷地有声的话语让在场的每个人清楚的看到传承人的坚守,让人肃然起敬。作为一名医生,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患者服务。在坚持传统的观念下,依靠青年,不断发展下去,有更多的青年人来继承,让中医文化不断发展,不能仅依靠杨冬生先生这老一辈传承人,应该让更多的青年人投入进来,了解它,学习它,发展它,造福更多百姓。
从杨冬生先生身上,可以看到一代又一代人的缩影,他们从青春到白发,始终坚持,捱过多少艰苦,救助多少患者,才让峏山杨历经六百余年风霜走到我们当代人面前。杨冬生先生50年来,始终秉承“不论是医学传承,还是文化传承,都是峏山杨发展的根,是中华民族医学文化的一部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这一信念,初心如磐,行稳致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97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