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本人喜欢挑战自我,勇于开拓创新。工作认真负责,能吃苦耐劳。我希望寻找一个可以更好展示自己的人生舞台。追求永无止境,奋斗永无穷期。我要在新的起点、新的层次、以新的姿态、展现新的风貌,书写新的记录,创造新的成绩。所以为了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参加了本次实习。
活动内容:
翻译实践任务+资深翻译专家直播解析+第一期实习的实践内容及录播课
1、学练结合,切身体验真实翻译职场,提升英译素养与求职竞争力。实习期间所有翻译实践任务材料均来自《中国东盟报道》杂志独家材料,材料囊括中国时政、经济、外交、科技、民生、文化、环保、社会热点等多领域丰富题材,每篇500字左右。利用学习小程序“实习训练营”查看任务、提交译文、管理学习进度。具体安排如下:
(1)笔译实践类型:中译英、英译中(2)发稿时间:周一、周三发布新翻译任务,需要提交至小程序
(3)学习参与译文与拓展:每周二、周四公布参考译文,完成学习对照
(4)每周二增加第一期实习的翻译材料,每周四观看第一期实习的录播课程
2、资深翻译专家直播课译文解析、答疑解惑直播课时间:每周五晚上19:00一﹣20:30,共4次
(1)直播具体日期:7月1日、7月8日、7月15日、7月22日直播平台:腾讯会议
活动心得
一、翻译中所犯的错误
1、脱离上下文,理解错误
在汉译英的时候,由于对篇章内容的整体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脱离上下文,把这些句子孤立成单个部分来看,导致所翻译的句子与原文所表达的意思有很大差别,有时甚至不分段,整篇文章看起来乱糟糟的。
2、专业术语翻译错误
在翻译《中国东盟报道》的材料时,通过谷歌或者Bing搜索引擎在线查阅一些不懂的专有名词,有时选择生搬硬套(直接机翻),导致一些专业术语对不上我国外交部的官方翻译。
自己在翻译一些文章的时候只是将词串成句子,没有突出语句的语义和情感因素,读起来也不够流畅。由此可见,仅凭对单词涵义的孤立理解来进行翻译是远远不够的,单词涵义之复杂,任何详尽的词典也不可能把其全部涵义包罗进来。况且每个单词用在新的语境中就是一个新词,甚至某些普通的词也被作者赋予了极不普通的涵义,因此翻译中绝对不能草率、简单地把词典释义照搬上去,否则必然出错。
3、受制于原文词序及原文词量,译句呆板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差异,句子成分以及词序的`排列经常是不同的,如果要将英语原文翻译成比较流畅合乎汉语表达规范的句子,需要灵活重组句子顺序到汉语语序通顺为止,并且有些句子则需要增词或减词以符合文章的原意。但是我通常都是直译,有些需要增词的地方我反而减词了,不需要增词的地方我却增词了。缺乏专业的知识,从而影响翻译时候的判断。
4、文化背景知识缺乏
著名翻译家王佐良说过“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我对这句话深有感触,因为缺少对自家文化和其他语言文化的认识,完全无法实现翻译的信达雅,我深刻认识到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若想翻译流畅,那么必须认真积累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否则译出来的句子会让人感到莫名其妙。
二、基本解决方法:
1、理解
理解是翻译的第一步,如果没有理解原文,那么翻译出来的句子再漂亮也是徒劳的。关于理解力的提升,我决定先去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来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然后再去读英文原著来加深自己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了解。
2、进行句法结构分析
先对句子的语法成分和句子结构进行分析,进行这种分析尤其是对那些比较长的句子是非常适合的,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边看译文边翻译,译到一半译不下去的现象。但是我并没有掌握这个技能,我需要去系统地学习这个课程,去夯实我的基础,毕竟“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最好再去进修一下汉语的语言特点,掌握好母语的写作,只有清楚地了解两者间的区别,我们才可以自然地适当调整语序,使其符合语境。
做好翻译并非易事,需要长期的努力并在理论指导下辛勤的实践工作。比如一个名词或动词写不出,创作时可以回避,翻译时却不成,还得想,一直弄到头昏眼花,或者拼命去互联网上搜索,去细细查看字典里的英英释义。但查看完后极有可能只能找到一些细微的语义差别。由此可见翻译工作的严肃、认真,而且要求翻译能力必须通过反复的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途径才能得以提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90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