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企业育种专家,了解育种业现状
7月29日下午三点,聚焦种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沿育种关键技术及加强种业创新等方面,实践团队邀请了唐人神育种专家吴博士和岗位科学家徐学文教授参与本次访谈。
国家生猪农业行业科技专项和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科学家陈瑶生教授曾言:“虽然说我搞了一辈子育种,但是我手里猪毛都没有一根。”对此,吴博士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研究的课题很难落地。所以说中国的这个育种,主要的还是依托于企业,但是企业又是一个利益为导向的集体,对于需要长期投资见效慢的育种项目,一个技术一般的企业是不愿意把自己的大部分的财力,尤其是资金和精力投入到其中的。”
在吴博士的介绍中,成员们了解到,目前中国种业发展受限,“拿来主义”难辞其咎。在中国,育种问题长期面临着从国外引种-退化-再引种的恶性循环。吴博士补充:“不同于丹麦等地域面积和人口基数较小的国家,它们的畜牧企业育种数据可以做到资源共享,中国的企业育种实验是几乎是‘各自为政’。再加上育种刚刚起步,基础数据比较少,且相对于育种发达国家来说中国的畜禽疫病更频发,遗传数据很容易丢失,所以说遗传育种的进展会比较慢。所以说中国的育种远远落后于国外。”
对此,企业科学家徐学文教授表示:“我国在遗传育种的前沿科学技术的研究上并不比国外差,甚至在很多方面都领先。但是我国的育种业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说明我们在实验室里做的东西很难运用到我国目前的社会生产实践。这不仅仅是企业管理的问题,更是要求我们农学学子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更多地关注农业生产实践。”
水滴石穿绝非一日之功,为了实现种业振兴,需要紧紧依靠科学家和畜牧企业以及政府的共同力量,创造一个适于育种的社会环境。
开展线上宣讲会,传播肉质改良新知
8月1日晚,实践团队结合实践及访谈验, 以线上直播的形式在哔哩哔哩平台开展了关于遗传育种与肉质改良的宣讲会,详细介绍了肉制品的评价指标,挑选优质猪肉的方法,肉质改良的背景以及目前常用的肉质改良的方法等。宣讲员王心辰同学坦言:“在查资料和进行准备工作时团队成员们也学到很多知识。每次谈到遗传育种大家都会觉得,很高大上,好像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其实不然,遗传育种关系到我们餐桌上的方方面面,每一口肉,每一粒米都是育种科学家们和农民朋友的心血。” 队员钟颖补充道:“开展此次宣讲会的目的主要是向大众科普肉质改良有关的知识,并破除大众对农学的刻板印象,我们农学研究既可以高大上,也可以接地气。能让自己学过的知识帮助人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想这就是学习动物科学对我来说最有意义的事情之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90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