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太阳公公任性地散发热量,亦有阵阵蝉鸣此起彼伏。值此时节,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淮北“童承诗意,红韵相城”社会实践团队与淮北市梧北小学的孩子们于“云端”相会。队员们选取了几首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诗词,与孩子们一起品读,让诗词的清风吹入孩子们的心田,帮助孩子们成长为合格且优秀的诗词文化传承的接力者。
6月底,淮北市濉溪县突然爆发疫情,我们队伍不得不变更实践方案,改为线上支教。些许的失落和忧虑涌上心头。此时,吟一句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便会觉得心中的阴霾尽数消散。天下之大,自然之美,有着无穷无尽的魅力。遇到小困难,只需坐下来静静地体悟,又何必让愁绪积压在心头,为难自己呢?队员们一遍遍地演练钉钉课堂,力求正式上课时不出差错,想必也是参悟了其中的道理。
人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任何事都可能会引发人的喜怒哀乐……这些情感经过先人呕心沥血地加工与雕琢,变成了许许多多的绝妙诗篇。即使我们的线上支教只有短短十天,但队员们和孩子们已经基本尝遍人的几种最主要的情感滋味了。读汉乐府《长歌行》,伴着“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郎朗上口的句子,顿觉自己没有惜时奋斗,给自己敲响警钟;口中吟着“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心中也渐渐生出了一种坚韧的力量;王维的《相思》余味隽永,使人不禁向往诗中简单纯净的爱情;“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笔下的春雨温柔含蓄,悄无声息地滋润万物,正如我们所进行的支教活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们产生一定的影响。
诗词来源于生活,生活也需要诗词来作为精神寄托。此次支教,我们将诗词课作为重点课程内容去讲授。队员在上课的过程中重新感悟诗词的内在韵味,孩子们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也潜在地受到诗词的熏陶。诗词的力量是隐含着的,是细致入微的,也是无穷尽的。不论陌生的诗词还是熟悉乃至老生常谈的诗词,它们总是如清风一般拂过心田,滋润心中某一块枯萎的地方。所有给孩子们上诗词课的队员们,相信他们在讲解诗词的过程中,能够驱散心中的烦意和不快,而添了许多从容和畅快。诸如此类,不论何时何事,只要常常与诗词碰面,秉承着一颗诗词之心,那么天地间又有什么事值得去耿耿于怀、郁结于心呢?正所谓“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老师,这首诗里我有好几个字都不认识,但我就是觉得它写得非常美。”这是祖可欣小朋友在学习《诗经·郑风·子衿》前与队员交流时说的。我想,这应该就是中华传统诗词的魅力所在吧。一首陌生的古诗词,有时可能看不懂它在讲什么,但是我们能感受到流淌在字里行间的若隐若现的韵味和力量。不必弄懂其中的深刻含义,只需这一种韵味和力量,就能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从容自适。
用“相见时难别亦难”来形容此次支教活动真是再恰当不过了。突发的疫情阻挡我们见面,十天的支教产生的情谊又让孩子们与我们难舍难分。就此告别吧,孩子们,愿你们快乐学习、快乐生活,热爱诗词,成长为有责任、有善心的人。同时,要秉持一颗诗词之心,方能走近那“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生活,感受天地人间的精彩与美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81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