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访红色刘公岛 擦清历史明镜

来源:烟台大学法学院 作者:Elena

前言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威海刘公岛视察时,作出“要警钟长鸣,铭记历史教训,13亿多中国人要发愤图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更强大”的重要指示。”由此,刘公岛擦亮了“中华民族警醒之岛”的发展定位,威海市政府牢记总书记嘱托,着力将红色资源焕发时代光彩,坚定不移将国家安全教育列为“必修课”,让人们在警钟长鸣中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牢记不可磨灭的历史真实,更好地铭记历史、继往开来汲取前行力量。

若说世为棋局,那么刘公岛便如局中棋子,体量虽小,却关乎全局。有人说, “一座刘公岛,半部近代史”。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岛上,见证了中华民族百余年“梦碎—梦醒—筑梦—圆梦”的坎坷多艰而壮丽伟大的发展历程。

在丰富的历史资源与习主席的红色足迹的动力推动下, “法润夕阳”社会实践团队踏上威海市环翠区刘公岛,在历史遗迹与红色地标中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刘公岛的红色建设与内涵所在。

刘公岛,这座3.15平方公里的小岛,激活尘封已久的历史记忆,在世人心中敲响了振聋发聩的钟声,时刻提醒着铭记历史、警钟长鸣。如今,威海将民族屈辱、革命斗争、国防海防、主题公园等资源有机融合,共建成二十六处教学点和九处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公园,以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历史选择展馆和东泓炮台最具特色。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法润夕阳”社会实践团队便在七一建党节之际,走进刘公岛的红色圣地,探求百年前的历史回声与如今的前行经验。

第一站——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

历史之殇: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甲午之败,国殇之痛,击碎了古老大国的“四千年大梦”。船员战士英勇就义的悲壮选择,清政府挪用军费的腐朽之举,泱泱华夏大国气息奄奄、危在旦夕的局势,仍历历在目。

刚踏上刘公岛,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甲午战争陈列馆前的丁汝昌雕塑,在阳光下挺直脊梁,形成宏伟壮阔的剪影。时间倒转到百年前,中日两国短兵相接,当时日军已拥有军舰33艘、排水量6.2万吨,武器装备远远超过中国。因此军事实力的巨大悬殊令北洋海军频频受挫。战局失利、伤亡惨重、政府无力……面对日军劝降,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大义凛然,决不弃报国大义,以死尽臣职。而后刘公岛陷落,气息为浅的残存北洋海军战舰悉数被俘。号称“远东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海军,在与日军的交战中化为一声叹息。

观成败、鉴是非、知兴替、明规律。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梁启超将甲午海战的失败教训总结为惊醒世人、响彻于今的有力发声。自日本以海战掠取中国大量关乎命脉的白银与领土,随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苛刻野蛮的战败条约、规模巨大的割地赔款与深重的民族灾难在煲饱受坎坷的热土上接连发生。

擦清历史的镜子,走好未来的路。屈辱的历史记忆不曾磨灭,其扎根于代代中国人的内心深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国之兴亡是中华民族生死攸关的大事,警钟长鸣,加强建设方能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不受野蛮大国的欺凌霸权,傲然挺立于世界之林。

正因于此,在如今蓬勃发展的中国,国家军委主席习近平尤其注重国家海防与海军队伍的建设, “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习主席的话掷地有声,依然在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中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第二站——历史选择展馆

复兴之鉴: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曾经立于潮头的华夏大国,却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泥沼中越陷越深。苍生黎庶不禁发出疑问,究竟何人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走出漫漫长夜?挽救于水深火热,重振往日的东方雄风?

刘公岛上的历史选择展馆给予世人答案, “历史固然曲折但始终向前,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选择展馆,是由北洋海军屯煤所改建而成,以其独特的建筑背景诉说着甲午以来的峥嵘岁月。

展馆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其中分为民族复兴之路的早期探索、历史在国共两党身上聚焦、历尽苦难的中国共产党、万众归心迈向新中国、不负选择的历史答卷五个板块,全方位展示甲午战争后中国政治舞台上的各种政治力量。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登上历史舞台——赢得历史选择”的发展过程。

展馆设置独具匠心。在展示中打破了常规布展中只有共产党一个角色、按时间顺序叙事的模式,用多个角色比较、以史求论的方法,将国共两党在道路主张、为民情怀、党风军纪等方面的鲜明对比,揭示历史和人民为什么会选择中国共产党,这种展示方式将历史的选择权和参与权交到了游客手中。对于追溯中华民族对复兴的渴望、对救亡的努力,感悟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担当有着独特的作用。

通过展厅的丰富音像资料展示,团队成员了解了不为人知却打动人心的故事。在救亡图存的抗日战争中,三百多名乳娘养育了近千名军人子女,绘就了军民相亲的动人史诗;在新中国成立前,记载在册的牺牲党员烈士已达到370万人。一桩桩陈列在馆的资料生动的展示出,共产党用生命选择了“为人民”,人民用生命选择了“跟党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经历百年坎坷挫折,经过不断奋斗与抗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迎来了曙光。

第三站——东泓炮台

汲取力量: “十三亿多中国人要发愤图强”

四年前,习总书记来到刘公岛东泓炮台,指出“要警钟长鸣,铭记历史教训,13亿多中国人要发愤图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更强大”,为刘公岛的建设指明方向。威海市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的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和东泓炮台遗址,精心打造了红色教学路线。同时,刘公岛加大对岛上文物建筑的保护力度,累计修复开放面积10万多平方米。原本以自然风貌为主要功能的刘公岛,也由此赋予了更多的时代内涵与历史厚重感。东泓炮台工作人员介绍到,在红色路线的广泛推广下,前来参观的人数逐年增多。

新兴科技与历史资源融合。近年来,刘公岛打造了东泓炮台主题展览,主要通过展览和场景复原的传统方式,将历史场景重现,重点介绍威海卫基地的防务工程;推出公所后炮台体验馆,体验馆利用数字交互、数字投影等技术,真实再现刘公岛保卫战场景。回望历史,我们才能懂得,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71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中国改革开放发展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以下成就:1、经济方面: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 陈余浩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立足扎实传统底蕴,创新建设文化强国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

展望宏图,在文化自信中自强。

春节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的有力支持,更是意味着这一传统节日…

指摘时弊,在解决问题中进步。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春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但是,通过…

守正创新,在传承文化中发展。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

童护智感先锋团前往泉州台商投资区第八实验小学开展实地调研

为全面了解校园安全建设现状,推动构建更安全的学习环境,1月25日,山东大学(威海)童护智感先锋团成员李劲前往泉州台商投资…

最新发布

烈士光辉照我心 ——矿大力土学院“矿大土木”社会实践团赴邹平黄山烈士陵园参观学习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8月2日,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矿大土木”社会实践团来到邹平黄山烈士陵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主题社会实践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振兴在苏北”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参观东台三仓现代农业产业园
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振兴在苏北”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成员来到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江苏首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东台三仓现代农业产业园,领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成果,继续探索东台乡村振…
走进中医艾灸,探索医养结合
为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免疫功能,探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传承推广中医艾灸疗法,7月3日,法润夕阳——居家和社区养老调研队前往威海市环翠区一家当地老年人经常光顾的艾灸店——易海棠古法艾灸,就老年人常患疾…
广财学子三下乡:探寻文旅行业成功秘诀,三下乡团队走进南风古灶
广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三下乡队伍“夏日临时工”于七月三日至七月八日在佛山南风古灶景区开展三下乡调研实践活动。南风古灶是广东省佛山市的一个著名文化景区,是近年来“文化+旅游”的成功例子。广东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振兴在苏北”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打卡“世界自然遗产”——东台条子泥
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振兴在苏北”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成员来到“世界自然遗产”“中国最美海湾”东台条子泥,探索绿色生态下东台乡村振兴人文融合发展道路。条子泥湿地作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
深入基层工作,服务社区人民
为了积累社会工作经验,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深入基层学习,服务家乡人民。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个人社会实践团队决定在暑假期间返回家乡湖北省天门市,在竟陵街道阳渡社区开展协助社区工作的社会实践。…
武汉学子三下乡:支教如期开班,普及安全知识
在支教前期,当地负责人和实践队成员对支教的内容及目的进行沟通交流之后。2022年6月29日,武汉东湖学院天行实践队在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白露村启动了“希望家园”的支教开班仪式。当日早晨,孩子们由家…
访红色故地 讲英雄事迹
【暑期社会实践专题】“访红色故地讲英雄事迹”——艺术与设计学院开展“忆党史,追党迹,铭党恩”社会实践活动为迎接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庆祝百年建党史。7月中旬,艺术与设计学院“忆党史,追党迹,铭党恩…
探寻红色基因 赓续精神血脉
前言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鼓励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深入践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的工作历程和重要考察足迹,充分体悟习总…
喜迎二十大,各族人民跟党走,共同迈步新征程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提高各民族对“民族团结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国策,是符合全国广大人民群众情感和意愿的大举”的认识,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