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河海学子传承遵义红色星火,献身祖国水利事业

来源:河海大学 坝工技术进展及堆石混凝土碳排量调研团 作者:黄姝颖 黄锴 李骁

2022年7月14日至15日,河海大学“坝工技术进展及堆石混凝土碳排量”调研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红军长征不畏艰难、勇于奋斗的精神,让新时代的水之子坚定理想信念,积极为祖国水利事业做贡献。实践团前往遵义会议会址参观学习,赴红军烈士陵园祭扫,并前往三线建设博物馆了解红色历史。

实践团于7月14上午到达遵义会议会址,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参观了会址的各个部分。遵义会议是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的一次极其重大的会议,会议上纠正了博古、李德等人错误的“左”倾政治路线,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会址这座栗色小楼,见证了我党重大转折的全程。团队成员感悟良多,受益匪浅。

实践团于遵义会议会址前合影。实践团供图

接下来实践团参观了会址后的遵义会议陈列馆。实践团跟随陈列馆的长征主线,以“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遵义会议,伟大转折”“转战贵州,出奇制胜”“勇往直前,走向胜利”“遵义会议,光辉永存”五个专题学习遵义会议的主题及红军长征转战贵州的史迹。伴随着讲解员的讲解词,团队成员仿佛回到了那个峥嵘的革命年代,感受着遵义会议给我党带来的巨大影响,体会着“四渡赤水”中的“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接受着革命英雄们大无畏牺牲精神的熏陶,赞叹着红军长征的宏伟壮举。

讲解员为实践团讲解遵义会议。实践团供图

随即同学们参观了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旧址,了解到当时红军的政治构架以及警备司令部这些保护领导人安全的幕后英雄。同学们还参观了秦邦宪(博古)、李德住处、遵义会议期间邓小平住处、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住址,感受到遵义会议时期这些重要人物们的生活,更是了解到我校校友张闻天同志在这次会议中对我党历史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及不可磨灭的作用。

7月15日,实践团成员来到了遵义市城区湘江河畔的红军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1984年为纪念遵义会议50周年建造的红军烈士纪念碑,碑的正面,是邓小平同志题写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外壁上镶嵌着28颗闪光的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取得了全国政权。青山处处埋忠骨,每一个烈士名字都是一座丰碑!在巍峨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全体实践团成员队列齐整,向烈士纪念碑举行了庄严而肃穆的祭扫仪式,表达对革命烈士深深的缅怀;在纪念碑前,实践团成员面重温入团誓词,感受红军艰苦卓绝的革命奋斗历史。随后实践团瞻仰了邓萍墓、英烈墙、红军坟等。以史为鉴,爱国是终生的追求。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全体实践团成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继承先烈遗志,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教育。

实践团成员祭扫红军烈士纪念碑。实践团供图

当日下午,实践团参观了遵义市三线建设博物馆。园区所依托的长征电器集团公司长征十二厂,就是三线建设中保存下来的工业文化遗存,深刻的记忆了那段火红的奋斗岁月,多少支援建设的人们将青春融于祖国中西部秀美的山水中。园区取名为1964,是指从1964年开始的,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开展的大规模基础设施+产业承接建设活动,当时的口号是“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从祖国四面八方涌入了几百万工人、知识分子来到中西部地区,参与三线建设。

在博物馆中同学们了解到了遵义从红军长征到三线建设,从三线建设到改革开放这三个历史阶段中遵义这一红色老区在中国的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起到的不可磨灭的作用。一代代奋斗者不怕困难、努力拼搏的精神震撼了同学们,实践团也在遵义三线建设的历史中看见了不少水利人的身姿。

实践团于三线建设博物馆合影。实践团供图

新时代水利学子应当谨遵党的教育,积极学习红军长征精神,愿意献身于新中国的水利事业中,投身于国家需要我们的地方,为祖国的伟大事业奋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64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陕西理工大学 “筑梦前行扬帆起航”社会实践支教团中期总结汇报在南郑区阳

7月16日下午,陕西理工大学“筑梦前行扬帆起航”社会实践支教团中期总结汇报在南郑区阳春中学举行。陕西理工大学团委副书记钟小龙、学工部副部长岑道权、实践团带队教师陈琰、阳春中学校…… 王豪 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查看全文 >>

陕西理工大学阳光公益课堂 | 我们既是老师,也是学生

伴随着孩子们的笑声,我们睁开了惺忪的睡眼,迎来了支教的第二天。像昨天一样,孩子们早早地就来到了学校,我们在饭堂吃早饭的时候就隐隐约约感受到了孩子们熙熙攘攘走进校门的欢声笑语…… 王豪 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省博珍宝,传承华夏历史文脉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省博珍宝,传承华夏历史文脉2025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鲁韵传薪社会实践队走进山东…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涌泉回川宣讲队去往乐山一中宣讲

1月23日河海大学涌泉回川源泉队到四川省乐山市第一中学高三13班进行返校宣讲活动步入大学已经有一个学期,团队中的同学们已经…

送春联,暖人心

送春联,暖人心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社区中老人们感受春节的温暖和关怀,2025年1月28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

武汉大学全国文化遗产活化传播调研实践队赴山西省博物院实践

实践背景: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见证者,它们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大地之上。习近…

智享老年生活 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智享老年生活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普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最新发布

邵院学子三下乡:知识传递温暖 法律牢记心间
为切实提高乡村孩子们的法律素质,增强孩子们的法制观念,推进小学教育普法的进一步开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公民,2022年6月23日,邵阳学院赴新邵县陈家坊镇“普法宣传,送法下乡…
邵院学子三下乡:普法宣传 送法下乡
为贯彻依法治国理念,落实普法宣传教育,营造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氛围,2022年6月21日邵阳学院赴新邵县陈家坊镇“普法宣传,送法下乡”理论普及宣讲团前往邵阳市新邵县陈家坊镇三角塘村开展普法宣传志愿活动…
三下乡:普法宣传 送法下乡
为贯彻依法治国理念,落实普法宣传教育,营造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氛围,2022年6月21日邵阳学院赴新邵县陈家坊镇“普法宣传,送法下乡”理论普及宣讲团前往邵阳市新邵县陈家坊镇三角塘村开展普法宣传志愿活动…
三下乡:知识问答 你我在行
为切实提乡村孩子们的法律素质,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推进学校教育普法的进一步开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公民,2022年6月23日,邵阳学院赴新邵县陈家坊镇“普法宣传,送法下乡”理…
三下乡:“语”你同行
为培养孩子们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22年6月22日,邵阳学院赴新邵县陈家坊镇“普法宣传,送法下乡”理论普及宣讲团前往邵阳市新邵县陈家坊镇三角塘村开展支教服务。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萤火之光”流动留守女童实践夏令营镇江地区顺利开展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并为向即将到来的二十大献礼,2022年7月18日,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萤火之光宿徐镇小分队镇江支队走进江…
三下乡:实践出真知
为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实践能力,2022年6月23日,邵阳学院赴新邵县陈家坊镇“普法宣传,送法下乡”理论普及宣讲团前往邵阳市新邵县陈家坊镇三角塘村开展模拟法庭活动。模拟法庭教学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
普法 你我同行
为进一步加深人民群众“知法、懂法、用法”的能力,扩大普法范围,提升普法宣传效果,邵阳学院赴新邵县陈家坊镇“普法宣传,送法下乡”理论普及宣讲团在新邵县陈家坊镇开展了普法宣传活动。法律作为治国之本…
筑牢防溺水生命线 拉起急救知识保护网
为响应国家对精神文明层面对乡村教育的总体部署与规划,深入了解乡村教育现状,提升乡村精神文化水平,传播先进知识文化。2022年6月24日,邵阳学院赴新邵县陈家坊镇“普法宣传,送法下乡”理论普及宣讲团前往…
支教传递温暖 乡村点亮青春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推动乡村教育进一步发展,2022年6月23日,邵阳学院赴新邵县陈家坊镇“普法宣传,送法下乡”理论普及宣讲团前往邵阳市新邵县陈家坊镇三角塘村开展支教服务活动。在支教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