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东大学法学院非遗文化新发展调研团队赴山东博物馆开展非遗文化调研

来源:山东大学 作者:孙启月

为充分了解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情况以及新发展方向,山东大学法学院非遗文化新发展调研团队于8月24日,走访了山东博物馆,采访相关人员,以期全面了解非遗文化新发展方向,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据了解,全国首家老字号主题体验馆落户山东博物馆。由山东博物馆与山东省老字号企业协会联合打造的“山东老字号暨非遗文化体验馆”现已正式启动。体验馆常设在山东博物馆一楼大厅北侧,充分融合了传统文化教育、技艺传习、文创产品体验等多项功能,囊括了风筝、鲁绣、木版年画、陶瓷拉坯等十余项手工制作体验项目。体验馆以文物活化为内容导向、以非遗技艺为互动载体,向观众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通过以博物馆内藏品与非遗技艺相结合衍生的文创产品,打造“山东手造”新业态。

山东老字号暨非遗文化体验馆是博物馆与老字号的融合创新之作。近年来,山东博物馆始终致力于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与传承,以对馆藏文物的研究为基础,在文物保护的过程中不断挖掘非遗技艺,并在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加以有效利用,切实做到“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

博物馆是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老字号有历史、有文化、有品牌、有技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民族品牌的集中代表。二者融合,一方面有力于借助博物馆这个载体,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传播老字号优秀商业理念,另一方面,老字号的非遗技艺,能够有力促进文物保护和利用,让文物说话,让文化说话。

除此,山东博物馆也正在进行鲁绣的相关展出。据了解,鲁绣,又称“衣线绣”,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代表性刺绣,曾以其拙朴浑厚构图优美、针法丰富、花纹苍劲、形象逼真而著称,又以鲁绣发丝绣而闻名,并且是历史文献中记载最早的绣种。2008年鲁绣被列入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济南发丝绣在继承齐鲁民间传统发绣基础上最重要的发展,就是人发与丝线结合施绣。这一创举极大地发展和拓宽了传统发绣的表现能力,即从只能绣“白描”发展为“润色”,以表现中国书法和中国画的笔墨效果最为见长。绣制所使用的人发已不是原发,而是将经过化学处理的彩色纤维线与蚕丝线相结合,表现领域宽阔,色彩很丰富,足可以像丝线一样使用。取代原发的原因在于一根发丝不能再劈开,丝线却可以劈得很细,很容易绣制细腻、精微的部位,如人的面颊、眼睛,而用人发绣织强调质感和相对真实效果的部位,如须发等。这种大粗大细的风格,使济南发丝绣明显有别于鲁绣而独辟蹊径。发丝绣还可视不同画面运用滚、旋、缠、套、施、乱、切、扣、虚、实等多种灵活针法。一幅发绣要经过设计、裁剪底布、配线、落稿、刺样、勾样、上绷、刺绣以及装裱等艺术流程。

在发展和继承中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徐秀玲女士便是济南发丝绣成大器和挑大担者,她从事发丝绣创作30载,绣制了《奔马图》、《六骏图》、《藏原放牧》、《猴趣》、《竹石图》、《簪花仕女图》、《以介眉寿》、《鹊华秋色图》等巨幅发丝绣,其中《黔娄之俦》荣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赛金奖,《竹林七贤图》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一等奖。其中巨幅发丝绣作品《竹林七贤图》创作设计和工艺制作巧夺天工,选用200多种色线,运用27种针法,绣品中人物各具特征,绣法各有异同。人物面部全以熟丝线绣,取其性和、细腻和近似肌肤的质地,丝理按皮肤纹理规律顺线,使面庞熠熠生辉;虬髯、头发用粗发绣,与面庞相互衬托,给人以立体的质感;眼睛眉毛则用人发与少量生丝结合施绣,取其生丝性烈线细、人发性润的特性,相互搭配,产生典雅朴实而不反光的效果;衣纹勾线转折顿挫,并把魏晋年间的瓦当花纹和织物图案,运用于衣饰、图纹等处,增强了绣品的工艺性和装饰效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58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用爱维护童真 用心温暖梦想

因为爱,简单的事情变得有了意义。为丰富中小学生暑假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目标梦想的引领,改变乡村留守儿童知识贫乏的现状,从而实现乡村振兴。近日,服务团来到黑池……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基层牛场 理论结合实践

为了进一步了解黑池镇养殖业发展,将所学知识贯彻于实践。服务团来到了黑池镇马家庄,在和当地雷书记取得联系后,共同前往合阳县雷海艳家庭农场参观肉牛养殖场。据了解,该家庭农场属于……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绽放热土 助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考察时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服务乡村振兴 放飞青春梦想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中“积极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走进西部,走进社区,走进农村,用知识和爱心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坚持高扬理想、脚……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

“党员”,一个庄严又神圣的称号,它赋予了人民党魂,使得对党的使命感更加强大,以至于一些老党员离岗不忘党,退休不褪色。为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服务团来到了合阳县黑池镇五……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2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次下乡活动,我受益非浅,我明白到农村缺少的是教育与信息,同时这也锻炼、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这虽说是我第一次参…… 何琳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1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现阶段我们能把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的一个重要媒介,在暑假时期进行的暑期实践活动,带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和社会经验,让我切身的感受…… 李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0

在今年暑假初期,我们进行了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赶赴陕西省合阳县进行支教活动和关于当地留守儿童,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民情的走访调查,也对老党员进行了采访。此次社会实践中,我们需要早…… 职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湖南农大青年志愿服务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好人馆,以“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主…

最新发布

浙农林学子三下乡:寻茶香 十里,看多彩龙游
龙游县种植茶叶历史悠久,龙游黄茶更是品质上佳。但真正了解和知晓龙游黄茶的人却并不多,为实现黄茶产业推广。浙江农林大学“品黄茶清香,助龙游振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于8月1日-8月6日在龙游县开展实地…
延安精神在心中
出征仪式结束后,迎着烈日,我们一起攀攀登宝塔山。宝塔山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物、革命旧址为一体,是延安革命圣地的象征。“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著名文学家贺敬之在诗中讴歌了神…
环保绿色大家倡,绿水青山未来赢。
7月24日上午,我们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柳新镇继续开展一系列环保宣传活动,旨在让更多的孩子们能够从小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的巨大作用,建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群众意识…
提倡环保树新风,垃圾分类首冲锋。
7月24日上午,我们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柳新镇继续开展一系列环保宣传活动,旨在让更多的孩子们能够从小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的巨大作用,建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群众意识…
“萤火之光”流动留守女童实践夏令营
7月中旬,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宿徐镇小分队的徐州分队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桃园社区开展线下“萤火之光育心育德”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此次社会实践的开展过程中,金女院徐州分队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
赤色铁兵魂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这是叶剑英元帅在纪念铁道兵组建30周年时曾题的词。铁道兵精神像沙漠里的一汪泉水,滋润了青少年的心灵;铁道兵精神像黑夜里…
湖北学子三下乡:传承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这是叶剑英元帅在纪念铁道兵组建30周年时曾题的词。铁道兵精神像沙漠里的一汪泉水,滋润了青少年的心灵;铁道兵精神像黑夜里…
深耕三线,传承红色文化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这是叶剑英元帅在纪念铁道兵组建30周年时曾题的词。铁道兵精神像沙漠里的一汪泉水,滋润了青少年的心灵;铁道兵精神像黑夜里…
浙农林学子三下乡:同游黄茶乡,共话龙游兴
浙江农林大学“品黄茶清香,助龙游振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同游黄茶乡,共话龙游兴中国青年网衢州8月3日电(通讯员张涵蕾)为深度挖掘龙游悠久的茶文化、推动龙游茶产业高效地、功能性地发展,助力乡村…
,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
2022年1月1日,一部面向全国家长的法律正式实施,这就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家庭教育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在这首个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部法律,一起“依法带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