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22日电(通讯员 郑思微)为了探寻长江文化,感受地方特色饮食的魅力,发扬十堰郧西特色饮食文化,助力郧西特色饮食文化发展,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江之韵”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5日到10日来到了汉江河畔十堰市郧西县。在郧西县,结合这里的地方特色饮食文化,“江之韵”团队展开了一系列实践调研活动。花馍是郧西县的地方特色美食,因其造型靓丽,寓意丰富又属于纯手工制作的食品而深受当地人喜欢。此行来到郧西县,“江之韵”实践团队学习花馍制作过程。
图为团队成员与当地人交流的过程,他们正在询问当地制作花馍老店的地址。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媛 供图
在团队成员到达当地做花馍已有二十多年经验的老店时,通过和店主吕叔叔学习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了解到:郧西花馍又名面花,它之所以叫花馍,是因为它的造型包含了花、鸟、虫、鱼等,看上去栩栩如生,令人爱不释手,舍不得马上吃掉。花馍的习惯是从陕西关中地区传承过来的,在郧西也给花馍赋予了不同意义。经过团队成员的搜集整理资料也可以得知造型不同的花馍在不同的场合也有不同的含义。比如:逢年过节时多做枣花馍,象征多福多寿;小孩子满月,姥姥家会送来有龙凤或虎头造型的花馍,意为“龙凤呈祥”或“猛虎驱邪”;端午节时,舅家送给外甥鱼、莲等形状的花馍,叫作“曲莲”,寓指五谷丰登,吉庆有余。这些美好的寓意其实都是当地风土人情的显现,他们把这些通过花馍表达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为吕叔叔制作花馍的成品展示,通过图片可以看出花馍造型十分精美, 图中的造型类似于一对鸳鸯用来送给新人长长久久的祝福。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胡钰萱 供图
当团队成员来到吕叔叔的店里的时候,参与他制作花馍的全过程。花馍的制作过程通常是简要概括分为揉面、塑形、上色、上蒸笼这四部分。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塑形和上色这两步。从吕叔叔给面团塑形的过程中,团队成员细心的发现他只用到了剪刀等特别简单的工具,便可完成花馍的塑形。团队成员也从吕叔叔那里了解到他制作的很多图案都是通过积累自己的经验而创作出来的,用一个很现代的词解释就是叫做原创。随即他给团队成员捏了一个青蛙和老鼠的形象,看起来非常栩栩如生。而花馍基本是用火龙果、胡萝卜、南瓜、紫薯、芒果汁做的,做黑点或咖啡色,用巧克力来进行调色。通过上色让花馍的造型更具特点,这样无论从外观上还是味道上都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受。
图为花馍老店吕叔叔给花馍塑形的过程,工具简易,手中的花馍看似却不简单,动物模样栩栩如生。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媛 供图
无论是参与花馍制作还是同吕叔叔交流学习,团队成员都表示他们看到的是当地人对地区特色饮食的情怀和坚持。他们也从这一特色美食反映出来的饮食文化带去了主题思考。当地人对于花馍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它味道鲜美健康,可能更多的是郧西这片土地上的文化素养的体现。这里的饮食文化于他们来讲,更多是他们对于生活的热情和他们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无尽热爱。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诉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图为团队成员给花馍上色的过程,可以从图片看出上完色的极具观赏感。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媛 供图
长江文化是一个十分广泛的词,长江里的饮食文化同样广泛。花馍这一地方特色美食只是长江饮食文化不断发展的一个缩影,“江之韵”团队开展对花馍的调研活动实是想让这一类地方特色美食代表走出县城向外发展。他们旨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大家对长江及其干支流文化特色的重视。无论是花馍还是其他特色美食都应让大家熟知,其实郧西也是一座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县城,它是七夕之乡,喜鹊之乡,特色马头羊生产所在地。“江之韵”实践团队在这里也被郧西的风土人情,民俗饮食而渲染,保护好的值得传承的文化,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寻花馍之旅告一段落,但是探寻和保护长江及其干支流文化的脚步从不停歇。助力地方特色饮食文化的发展,也是“江之韵”团队的主旨。寻地方特色文化,“江之韵”社会实践团队在行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57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