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南京财经大学
作者:黄景宸、张蔷
摘要:近年来,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中出现了在这个年龄段不应出现的“老年病”;在各种报道中,生活方式的改变则是这类现象的诱因。本文使用文本调查法与问卷调查法,通过对获得数据的研究发现:不健康、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作息、运动)是导致各种疾病年轻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饮食、睡眠、运动
一、调研背景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年化进程加快,我国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疾病谱不断发生变化。目前,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已经成为居民的主要死因,导致的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肝炎、肺结核、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形势仍然严峻、职业健康、地方病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并且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越来越多的病痛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甚至在大学生群体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老年病”。为了更加深入了解我国大学生群体的衣食住行和身体健康情况,公管院的几位热心青年以此为主题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暑期实践调查。小组成员分别是公事管2001的黄景宸、张蔷、雷六闽、杨子林、冷益谦。
(图为小组成员在查找相关资料与文献)
二、调研过程
实践小组将调查分为了两部分:文献调查和问卷调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健康中国”规划的大背景,有了以下发现。
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多年呈下降趋势,每年大学生体能降低幅度在3%-7%。数据显示,在校大学生中,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生在耐力素质、速度素质、肺活量等评价指标中连续多年降低,肥胖、超重学生比率则呈逐年上升趋势。就大学生身体素质进行调查,主要根据大学生当学期体测和体检结果进行判断,结果显示男性大学生肺活量达标率38.6%左右,女性大学生肺活量达标率41.4%左右,远低于正常水平者中,男大学生占比11.3%,女大学生占比13.3%;耐力素质则从心肺功能进行评价,主要依据大学生中长跑成绩进行判断,800米测试中女性大学生不及格率最高的院校达到了56.6%,最低的院校为12.0%,均值在20%左右,1000米测试中男性大学生不及格率最高的院校可达44.4%,最低的院校为6.7%,均值在16%左右,就这一结果来看女大学生耐力素质的上限低于男大学生,但下限也高于男大学生,多数大学生不及格的原因是运动过程中“喘不过气”,这提示大多数大学生的心肺功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锻炼;速度素质则通过50米测试成绩进行评价,就结果来看,近13.24%的在校大学生能够在50米测试中得到优秀的成绩,在速度素质评价上在校大学生几乎全军覆没,相较于其他素质而言,速度素质上的欠缺更加显著。因此从整体上看,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问题体现在两方面,因饮食造成的营养不均衡及其引起的体型异常以及缺少锻炼引起的体能降低。
三、问卷调查图文介绍
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实践小组制定了问卷。问卷分为四个大板块,分别是:饮食、睡眠、运动与心理,每一块细分为5-6个问题,确保能涵盖大学生生活习惯与方式的方方面面。问卷发出来后,经过一周的收集与整理,小组得出了以下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数据。
首先,在饮食方面,只有25%的参与者能保持每天吃早餐的习惯,而经常不吃和从来不吃早餐的比例高达37.5%;在根据营养价值挑选食物方面,有超过40%的参与者没有根据营养价值挑选食物的习惯,这意味着有接近一半的参与者有潜在的营养不均衡的风险。
其次,在睡眠方面,有超过50%的参与者是在12点之后才睡的,这意味着熬夜的现象十分严重,尽管在睡眠时长方面,超过60%的参与者都能有每日7小时以上的睡眠。
再次,在运动方面,有56%的参与者声称有运动的习惯,根据所得数据来看,超过50%的人每周能有2-3次1小时左右的运动,20%左右的人有每天运动的习惯,剩下的人没有固定的运动频率与时长,基本属于随性的状态。
最后,在心理方面,60%左右的参与者偶尔会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大都与学习与生活压力相关。
四、结论与对策
根据以上数据,实践小组得出了以下结论:目前,大多数年轻人的生活习惯是不健康的,熬夜、饮食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不运动是造成当下各种疾病年轻化的主要原因。对此,实践小组提出了以下建议:
1、规律作息,早睡早起,不要熬夜
2、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规律,根据自身情况挑选合适的食物
3、适度运动,争取每周有3-4小时的运动时长,最好以耐力运动为主
4、学会排解心理压力,以合适、健康的方式进行宣泄
五、经验总结与反思
在本次暑期实践调查过程中,小组每个人负责的工作板块不同,遇到的困难也各不相同。一个团队的实践活动基础首先就离不开队员的协同性和积极性,如同大多数团队一样,在暑期社会实践初期,队员尚且处于刚刚放假的喜悦之中,对各项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较为低迷,这导致整个小组的行动效率低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我们完成的任务却没有到达应该有的指标。在长达半个月的内耗过程中,组长和一些较为积极的组员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个团队没有具体的安排和计划是没有好的行动效果的,通过组长明确的任务安排和规划之后,整个团队的行动效率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不同的组员负责不同的板块内容,而且明确的时间限制和惩罚规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各个组员任务完成的质量,使得小组内耗问题迎刃而解。
实践调查自然需要大量的文献资料基础,现代互联网平台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资料基础,但如何在海量的文献资料中正确识别我们所需的资料对于从未有过这种主题实践经验的队伍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筛选资料如同海底捞针,光是查阅出的相关数据就成千上万条,如何辨别出正确的与有用的数据信息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缺乏有经验的人的指导会让团队在这一方面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在必要时刻,团队选择了向指导老师请教。老师拥有着较为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在接收过指导老师所提出的关键性建议之后。我们的资料搜查正式提上了日程,资料搜寻的主题主要揽括三个方面,有关我们国大学生饮食、运动、心理健康的数据调查和文献综述。这些重要资料的收集,为我们小组的下一步计划的制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我们看来,本次暑期实践最大的苦难也是最大的遗憾——由于国内疫情反复无常而导致的实地调查的取消,我们只能够通过网上问卷调查来替代街头访问和走访调查。这让我们的暑期实践少了一半的实践性和真实性,虽名为暑期社会实践,但我们的实践过程大部分都是在家中电脑或手机上完成,组员之间的相互联系也是依靠社交软件等。这样的实践调查虽然能保证一定的效率,可是却让我们无法切实地步入社会了解情况。我们认为暑期社会实践的意义还是侧重于实践两个字上,实践出真知,只有经历过真正地实践才能够更加切实地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帮助才是实践的意义,可是由于疫情的限制这些目前都难以实现。
虽然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难,但小组内部通过彼此的协作和努力,将困难一一化解。在一次次实践中,我们都得到了实质性地提高和自我提升。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实践学习能力,于大学生而言一次实践就相当于一次学习机会,不同的实践主题让我们有机会接触不同的实践领域,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另一方面,团队实践较好地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让我们懂得如何在一个队伍中与他人和睦相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与人交往的能力是我们进入社会的必要能力,因此提高自己的社会叫我能力对我们有利无害。最后,社会实践活动引导我们了解这个社会,了解不同的群体,不同的领域,增强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适应能力,让我们更加明白了学会适应社会的重要性,更好地迈出我们未来的下一步。
2022年8月10日
公事管2001班黄景宸、张蔷、雷六闽、杨子林、冷益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56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