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安市金寨县的历史沿革
1.地理环境
金寨县,隶属于安徽省六安市,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腹地,地处三省七县二区结合部。西、南两面与河南省、湖北省毗邻。同时,金寨县是安徽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山区县和旅游资源大县,作为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和鄂豫皖根据地的中心地区,是中国第二大将军县,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是革命老区,更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
2.社会事业与历史文化
金寨县自然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处于稳定增长的趋势。当地的第一产业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主要是国内贸易。金寨县是国家首批重点贫困县,2011年被确定为大别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曾经也是一个贫困村。近年来,大湾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光伏扶贫、健康脱贫等一系列帮扶“组合拳”实现整村出列。目前,大湾村已探索出一条“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红绿结合”的特色脱贫之路。茶产业是大湾村因地制宜发展的重要特色产业,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同时,茶学专业也是我校重点专业之一,我们团队多为来自信计院的队员,将学以致用,调研普查,展现风采。
3.时代背景
现如今的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国家越来越注重农村经济发展,“三农”是国家计划作为财政工作和预算安排的重点关注问题,通过完善、巩固并且加强各项惠及农民,农业产业的财税政策,推进加强农业基础,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扎实推进新时代农村建设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国务院颁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今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农业科技支持、政策宣传、教育爱心支持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积极培养能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养的青年。
二.红色土地,人杰地灵
1.金寨县梅山镇镇情
梅山镇,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北麓,是县委县政府所在地,为副县级建制镇。东与白塔畈、裕安接壤,南与麻埠、油坊店、槐树湾交界,西与桃岭、全军毗连,北与固始陈淋子、叶集、产业园为邻。境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物产富饶,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四轴十八横”呈循环公路网贯通全县,是金寨对外开放的窗口。梅山镇历史悠久,境内开顺府是吴、楚两大诸侯国相争之地,辖属常移,称为“吴头楚尾”。这里既能聆听“红色”传统教育,也能领略“绿色”自然风光;既能展现“蓝色”清新宁静,也能感受“橙色”历史沉淀。
2. 讲红色故事,传红色精神
梅山,金寨红色历史纪念地,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集群和全国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基地。大革命时期,大批青壮年参加红军,老人、妇女、儿童投身革命,坚贞忠诚,前仆后继。村村有烈士、户户有红军,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153位老红军和革命烈士长眠梅山烈士陵园(其中将军32位)。读红色书籍、讲红色故事、写红色征文、唱红色歌曲、体验红色活动,“五红”教育成为全镇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不竭动力。
3. 通山达水,山幕绿环;商贸旅游,无限生机
由于濒临史河峭壁岩石裂纹,如朵朵梅花,近观翠绿,远看青黛,云铺深壑,雾庶危岩,故称梅山。城区宽阔平直、纵横贯通的金叶大道、红军大道、将军大道、映山红大道、梅山湖大道、金家寨大道和众多的星级宾馆饭店连接城乡,供人追寻红色遗迹,缅怀先烈伟绩,体验绿色梅山,感恩幸福生活。拥有梅山水库、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光伏产业园、小南京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分布城乡等4A级景区。步入新时代,镇党委、政府继续坚持以人民为宗旨,永振最红动力、整合自然资源、发展文化市场、拓展畅达交通,提升互联网运用,勾勒“一带一核一走廊多节点”发展远景,吹响城乡振兴集结号,构筑梅山经济社会发展新高地。
三.小南京村的传承与振兴之路
1. 富裕和谐的生态农业观光村
小南京村位于梅山镇西北的城郊结合部,东与六安市叶集实验区接壤,北与河南省固始县毗邻,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该村借助村企、村校共建平台,通过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通过几年建设,如今一个自然古朴、整洁优雅、宜居宜游的村庄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时,这里建起了农家乐等一系列的传统工艺作坊,可供游客观摩体验,具有浓郁的乡村风情和民俗特色。这些供游人观光体验的展示都是原生态的,农家风味浓厚。
2. “小循环”与“大生态”
小南京村的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种养结合”生态发展模式,按照一定密度,在果园里养殖土鸡,土鸡啄食果园里生长的野草和害虫,降低饲养畜禽成本的同时,鸡粪作为天然有机肥浇灌果树,在果园里建立起了一个资源“小循环”。同时果园还采用杀虫灯杀害虫、人工机械除草、杜绝除草剂等绿色生态种植理念,致力于种出有机精品生态水果。目前,小南京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成功创建国家级标准示范园,注册产品通过了绿色验证。
3. “小产业”与“大成效”
在大别山地区,年均日照时长能达到2000小时以上,从全国来看,这个时长并非名列前茅,而对于安徽六安金寨县小南京村的贫困户来说,这个数字意味着每年有3000元“从天而来”的收入。2014年,村里为贫困户安装了3千瓦的户用光伏发电站,加上国家补贴,光伏能源以每度约1元的收益“照”进了村民的存折。在小南京村的贫困户,脱贫还就真得指望“太阳公公”。 金寨“农光互补”光伏发电小南京示范项目位于梅山镇小南京村,占地约300亩,总装机容量为6千千瓦。该项目具有清洁、高效、无污染等特点,集观光旅游、科普教育、农(林)种植、光伏发电“四位一体”,真正实现了土地增值、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环境增美的目标,是切合村庄自然资源优势、产业发展方向的朝阳产业。同时,在深入了解光伏产业后,我们明白了这是以农光互补(发电,农业生产)、现代农业技术应用实施产业开发,以公司与基地企业形式组织经营种植、养殖业的龙头产业,成效显现,发展持续。光伏电站利用太阳能发电,生态环境不受污染,产生农光互补作用;现代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多元开发,形成农业发展特色;企业经营周期大约为20年,经济效益持续时间较长。
四.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
1.昔峥嵘岁月,今红色道路
在行程开始,我们参观了金寨县梅山镇红军烈士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们的英勇奋斗事迹,了解当年红军先辈们的艰苦岁月。这让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来到这里,我们仿佛穿越历史的时空,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卓绝岁月,这里就是大别山红色沃土的历史印记。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先后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团中央、民政部和安徽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革命战争年代,金寨十万儿女为共和国的建立英勇捐躯;在建国初期,为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金寨境内修建了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10万老区人民搬迁,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不仅如此,金寨还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这里有我军历史上的洪学智将军,这些先烈在民主革命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里,使得革命的红旗在大别山始终不倒,高高飘扬。作为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场所,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致力于把博物馆打造成文物资料陈列展览的重要平台、研究成果集中展示的重要载体、讲述红色故事的大舞台、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迎接未来。
2. 走访慰问,情暖人心
为了扎实开展“追寻红色足迹”的实践活动,我们走访慰问了当地的留守老人,在炎炎夏日为爷爷奶奶送上西瓜,献出一份祝福。我们在当地村干部的带领下,前往金寨县小南京村,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与调研,深入了解当地的村民与村情、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情况。在与健谈的爷爷奶奶沟通中了解到,小南京村近十年来实现稳定发展,带给当地居民极大的便利;同时村委会干部务实热心,积极帮助村民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同时加大了对村中留守老人的关注,帮助老人们克服生活难题。这共同提升了小南京村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3.创现代农业综合试验站,拓展“大别山道路”
位于小南京村的大别山综合试验站是安徽农业大学按照教育部、科技部统一部署,依据校县合作协议,以 “一站一盟一中心”模式共建的新型农业推广服务平台,是设立在大别山片区的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创新创业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试验站,是安徽农业大学“大别山道路”的拓展和延伸。这里配备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土壤农化、生理生态3个标准功能实验室,先后组建了安徽农业大学金寨茶业、毛竹、高山有机米、蔬菜、中药材、猕猴桃、生态养殖、桑茧丝绸等8个产业联盟,并且积极服务于金寨县农业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创建了产业扶贫新模式。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共同参观了茶田、智慧农业试验田等试验站项目。通过讲解,我们了解到大别山试验站的主要项目有茶试验田和猕猴桃试验田等。在工作人员的领路和指导下,我们掌握了茶树的生长过程、茶叶的炒制和售卖等环节当前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就如何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思考利用科技与农业发展相结合的高效方法。譬如销售渠道不稳定、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使得试验站发展动力不足,这就制约了试验站高端技术的研发,故需工作人员更为关注资源分配问题,拓展销售渠道,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推进技术创新,普及惠民政策,形成利用率高的产业链条。
4.农光互补,光伏致富
活动后期,在指导老师和当地政府人员的共同帮助下,我们成功召开了一次以小南京村光伏发电项目为主题的座谈会。在座谈会中,我们得以了解到小南京村的光伏产业始于2014年,现如今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同时在2021年小南京村喜提全国文明乡镇,全村向着建设高标准农村的目标迈进的路上,光伏发电项目所带来的收益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座谈会上大家踊跃发言,就小南京村光伏产业提出一系列问题,村干部也积极回答。自2014年起,信义、同景、山路3家光伏公司先后进入小南京村,使用村民组土地建设光伏发电站基地。生活在小南京村的农户们,自从安装了户用光伏发电站,此后被阳光照耀的每一天,对于他们来说都有了新的盼头和意义。同时,我们也了解到,蔬菜和水果是小南京村主要经济作物,相比传统粮食作物具有综合效益高、竞争优势强的优点。农户们也在参与光伏农业的实践过程中,提高了对自动化农业机械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五.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结束了为期四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我们在返校途中,共同交流了在本次活动中所获得的收获与体会。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将紧密结合当地的特色产业与所学专业知识,为促进乡镇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红色记忆深深烙印在我们脑海之中,颜色鲜明,口号响亮;红色精神贯穿史今,高举着旗帜,指引前行方向;红色基因已融入我们的血脉,正焕发生机,润养精神源泉,传承践行在路上。
参考文献
【1】裴文鹏. 农村改革续新篇 光伏扶贫创特色. 北部湾在线,2017-06-05
【2】张文杰. 乐享“文化大餐”赋能乡村振兴. 金寨县梅山镇信息站,2022-07-12
【3】田扬栋. 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大别山精神的红色印记. 金寨三为信息网,2022-07-17
【4】林靖. 安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大别山综合试验站.新农村发展研究院,2020-06-24
【5】田杰雄,张树婧.脱贫靠太阳公公?金寨6000贫苦户在家“发电”. 新京报,2019-07-05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54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