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8月27日讯(通讯员:张丽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中国少数民族美术是中国少数民族的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的总称。它们多具有本民族的美学意趣、内容和形式,是本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反映,为本民族人民所喜闻乐见。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遗民族美术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强化当代大学生问题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今年暑期,四川农业大学几名少数民族地区学子组成凡客(folk) art团队回到家乡展开“居民生活习惯及环境与非遗民族美术接触面之间的相关性”调研。团队志愿者积极投身此次实践调研活动,为助力传承非遗民族美术宣传与传承贡献自己的青春活力。
因为涉及民族关系这种敏感话题,相关人员不愿留下视频资料,但志愿者依然积极沟通,留下了不少图片资料,了解了不少相关信息。
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团队志愿者回到家乡,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服饰艺术代表性传承人、蒙古族中学教师、男儿三艺工艺品店店长取得联系,更是前往蒙古族代表性节日内蒙古自治区第32届旅游那达慕深度体验。调研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非遗民族美术产品,为其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但同时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愿意投入其学习发展之中。政府也为非遗民族美术宣传举办了很多活动,但在其生产发展中资金投入欠缺。如今的非遗民族美术生产者也开始利用抖音及微信朋友圈平台进行宣传,其带动营销的效果也十分明显。
来自成都的团队志愿者特意前往宁夏回族自治区与甘孜藏族自治州实践调研。随着国家发展,各地区文化经济交流逐渐频繁,大部分少数民族年轻人汉化,很少保留着老一辈的传统,如,现在回族年轻人基本都不佩戴头巾。文化的流传、继承问题凸显。为了在保护文化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地方大力扶持旅游业,以回族和藏族传统美术元素为根基来吸引游客,但随着疫情的出现,旅游业出现寒冬,也对民族美术的宣传和传承带来巨大冲击。
来自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团队志愿者前往汶川县博物馆,并在当地开展实地调研。居民对羌族民间美术关注度较少;部分羌族民间美术越来越普通化,未能展现羌族特色;随着汉化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羌族人习惯汉族文化,对本民族文化传承越来越少。
来自云南省的团队志愿者积极与当地政府文旅部门取得联系并前往当地布依族景区和线下实体店铺获得第一手资料。很多布依族人被汉化,对自身文化习俗、民族美术了解甚少,这是不容小觑的问题。
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的团队志愿者因当地疫情加重,只能收集旧有资料并积极询问身边人。旅游业对当地维吾尔族和藏族人民生存生活十分重要,也是当地民族美术的主要传播土壤,但近年来因疫情横生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团队收集了上百份调查问卷,涉及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人群,发现当代居民对少数民族相关非遗美术并不是持有冷漠的态度,相反大多数参与者都表示对此很感兴趣并有所了解,而且大多数学校的美术教学也会融入民族元素。当代居民了解民族美术文化的渠道很多,但大多是通过博物馆、网站等官方渠道了解的。如果民族美术文化能深度挖掘互联网传播方式,势必会引起更多的关注。
本次调研实践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民间美术审美价值,充分体现出川农大追求卓越的精神,得到了很多相关从业者的认可与支持,使成员们深刻认识到非遗民族美术的价值与传承现状,也让当代大学生更加了解、认识社会,锻炼志愿者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调研能力。团队志愿者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各显其能、大显神通,学以致用、以学促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与时代同频共振,激扬起更加强大的奋进力量。团队之后还将继续探寻发展,传承与宣传非遗民族美术贡献出当代大学生的力量,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45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