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春心向党·矢志耀百年:重返革命圣地,传承延安精神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牛泽玲

回首延安,世纪风云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乍起,近代血泪在这片土地上重现。二十世纪上半叶,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从1935年到1948年的十三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为了更好地感悟延安精神,河南科技大学“青春心向党·矢志耀百年”实践团一行于7月31日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实践中切实感受延安精神,在生活中传承延安精神。

团结活泼抗大人,紧张严肃塑军魂。

早饭后,实践团登上了前往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大巴,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最高军事学府,实践队员走进了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纪念馆,切实体验这所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教学原则,培养了抗日战争中坚强骨干力量的“抗大”。实践队员仔细聆听了讲解员对“抗战将才的摇篮”、“窑洞大学育英才”、“挺进敌后显神通”等部分的讲解,并通过仔细观看相关文物以及照片了解了这所“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的大学。

通过观看纪念馆中的教导队课程表使大家切实感受到了先辈们当年的环境与现在的差距如此巨大,先辈们不仅要学习军事知识,还要同时兼顾政治与文化,我们今天的一切与他们都息息相关。抗大的历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是一部记录无数共产党人锻炼钢铁意志,培育坚强作风,练就过硬素质,勇敢战斗的历史。

凤凰山上瞻初心,持久战中卫家国。

在参观完抗大纪念馆之后,实践队员前往了凤凰山革命旧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泽东主席的旧居,毛泽东旧居一共有三孔窑洞,中间是毛主席的会客厅,主席曾在那招代过白求恩医生。毛泽东主席曾咋左边窑洞创作了《论持久战》、《矛盾论》等著作。讲解员讲到主席一写作就是几个小时,有一次写的太投入,连棉鞋都烧焦了,警卫员闻到了烧焦的味道,连忙跑进来才避免了火灾。在毛主席旧居前,实践队员久久肃立,心情无法平静。窑洞里光线昏暗,简陋的木桌陈列在窗前。而正是在那张木桌上,毛主席撰写出了《论持久战》等大量远见卓识的政论著作,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道路,让中国人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如今,见证了中国革命艰苦历的排排窑洞已经成为珍贵的历史遗迹,让后辈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它所流经的是怎样一段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给后人以警醒与力量。

艰苦奋斗创新业,敢为人先开新局

下午,实践队员在班主任王娜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梁家河,来感受这个给了习总书记最初信念并注定了他人生轨迹的地方。在梁家河村史馆,实践队员聆听了当年习总书记离开梁家河时,13名村民把他一直送到延川县城的往事。当年,习总书记亲自带领干部群众从建大坝、挖水井、修沼气、种蔬菜、办代销社等吃饭饮水问题抓起,逐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群众都看到他的为民之心以及扎实的工作作风,从而很快赢取了当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习总书记心系群众,当年总书记带领乡亲们打淤地坝,但这正是立足于陕北这个耕地少,干旱成灾,农业生产条件恶劣的现状实际,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最大限度解决了粮食困难短缺这个大问题。

通过一天的学习,实践队员体验到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抗大精神,抗大所锻造的抗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战烽火中所放射的璀璨光芒。实践队员将会铭记抗大精神,传唱抗大校歌使抗大旗帜永远在心中飘扬。实践队员在梁家河真切感受到了习总书记带领群众战天斗地、扎根群众、摆脱贫困、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爱党爱国情怀。通过探究和感悟梁家河精神,重温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感悟总书记在梁家河的大学问,追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头,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铭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通过寻访旧址,实践队员切实感受到了延安精神,并通过不断的实践铭记红色基因,传承延安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42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三下乡实践心得总结
为期一个星期的线上三下乡活动已圆满结束,在准备三下乡的课程和开幕仪式期间,虽然有些劳累,但也收获了许多。当我们在准备“文化交融”这一课程期间,为了让同学们有更好的上课体验,提高同学们的上课兴趣…
聚焦疫情之下的老年生活,感受时代的温度
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网上服务办事方兴未艾,不仅提升了疫情期间的公共服务效率,也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对疫情期间人员的生活起了名副其实的积极作用。近日,为了解老年人这一群体在疫情时期运用“云服…
“三下乡”——府谷行,牵动青春心
选择奉献,是因为社会需要我们;选择给予,是因为人民需要我们;选择三下乡,是因为责任与使命。不一样的精彩,不一样的怀念,不一样的光阴,不一样的绚烂。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夏天,我们非常荣幸地参加了暑…
镜头下的三下乡:推进“云服务” 疫情少距离
疫情反复,人情不变。为深入人民群众推进“云服务”,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8月5日…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们应该高举五四火炬,争当时代先锋
2022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五四运动103周年。回望历史,青年始终在建设国家中勇当前锋。1919年,山河动荡,百年前的中国,如同风雨飘摇里的一座将倾的大厦,那一年,青年先进知识分子们,为了国家和民族存…
红色青春话陇原,红色火种散九州
红色青春话陇原,红色火种散九州所在单位:预科教育学院小分队名称:西北民族大学赴兰州市党史学习教育小分队2022年6月10日,西北民族大学赴兰州市党史学习教育小分队来到兰州市八路军办事处旧址进行参观和学…
湖北学子三下乡:特色产业推动乡村经济
(通讯员谢丹莹)为探寻乡村振兴精神,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成功经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仲夏村镇行,文化梦之旅”调研团于7月6日来到十堰市郧西县的下营村。为了解当地特色发展历程采访了村委书记王建华先生。…
速度与温度并行 助老年人赴约便利“云服务”
自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人们的生活也随之不得不作出了许多改变。如今互联网连接千万个你我他,也在抗疫期间为人们生活提供了不少便利。与此同时,也会有一些赶不上时代步伐的群体倍受关注……近日,南京师范大…
“贡献青年智慧,发出青春之声。”—实践团成员深入基层宣讲,传播红色精神
为了重温青年的光辉事迹,学习楷模的理想信念,并将青年的故事传播给大众。2022年7月22日,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同路人”巡讲团成员采用分散实践的方式,前往家乡所在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红色社区、博…
关山千万重,书写新华章
即使在夏天,早晨的府谷也是带着一丝凉意的,微风轻轻起,吹醒了我们惺忪的睡眼,也给我们带来了新一天的工作动力,伴着微风,我们一行人出发去了府谷县农业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进行实践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