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华南师大学子三下乡:推普传文明,朗诵颂党魂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书画协会流墨实践服务队 作者:陈吉丽

7月25日至8月5日,华南师范大学书画协会流墨实践服务队与河源市和平县华强中学共同举办“流墨盛夏,梦旅同游”线上夏令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响应“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政策,进一步推进农村地区语言文字教育,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流墨队文教组以华强中学初一、初二年级学生为对象,组织开展了推普系列课程。系列课程主讲人由文教组的黄婷和陈吉丽担任。

本次推普系列课程分为两大环节,文教组分别从普通话学习和朗诵学习两方面入手,带领学生掌握知识并运用于实践中,课程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牢牢地吸引住了学生们。“普通话的前世今生”、“纠正发音与错字课”、“朗诵技巧课”、“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主题诗歌朗诵比赛这四项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推普第一课从普通话的基础知识开始。黄婷开展了以“普通话的前世今生”为主题的课程。她选择以普通话的历史起源和发展为出发点来进行普通话的通识内容讲解,使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普通话推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黄婷重点讲解了普通话的“前世”,结合引用典例、翻译文献等方式,带领学生们梳理普通话的发展历程,并整理归纳了普通话的发展简史。学生们反响热烈,对普通话的发展表现出强烈兴趣,在腾讯会议聊天区踊跃表达自己对普通话的认识与疑问,并得到了教师的鼓励与解答。

黄婷将普通话的历史知识与现代进行了紧密结合,讲授了现代普通话的定义内涵、作用意义,进一步地增强了学生对普通话的理解和认识,并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到“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推普大队伍中。

在学生认识了普通话的发展历程和常识的基础上,推普走进生活,走近你我。陈吉丽以普通话的语言和文字两方面为切入点,结合生活实践,从普通话的“听说读写”四个角度出发,对现实生活中常出现的普通话错误进行了解释与纠正,并呼吁学生多观察、多收集、多思考、多纠正。

课堂围绕四个部分进行普通话语言文字纠错,分别是:方言普通话的错误、说普通话时的常见错误、普通话的书写错误和普通话常见词语成语使用错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陈吉丽鼓励学生开麦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常见普通话错误,在了解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对常见错误进行了纠正。学生在课堂中与教师积极互动,通过多种课堂趣味游戏,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浓厚,并进一步地提升了其对普通话的理解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

朗诵练习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普通话水平,增强普通话兴趣并提高审美能力,为此,陈吉丽开展了以“朗诵技巧”为主题的推普课程。此课程在学生普通话听说读写能力都比较强的前提下开展,以提高学生使用普通话的语言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好地感受普通话的魅力,培养对普通话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对民族通用语言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陈吉丽引用经典红色诗歌《七律长征》,结合朗诵知识和技巧带领学生们认识诗歌魅力和红色党史,并鼓励学生开麦朗诵爱国诗歌。其中,何心蕊、何锐珊等同学主动开麦朗诵,感情饱满,语调丰富,读出了青年的神采志向,读出了伟大红军的气魄豪情。陈吉丽表示,“希望同学们能从字里行间领悟爱国精神,培养爱国情怀,从而激发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投身于建设祖国的热情。”

在学生们认识并熟悉了朗诵技巧后,为加强学生们对推普课程的整体把握和系统温习,培养学生们终身学习的习惯,展现学生们的学习成果,黄婷开展了“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主题诗歌朗诵比赛。

比赛前,黄婷发放比赛通知和具体要求,得到了学生们的热情响应,并收到了众多朗诵作品。在比赛过程中,黄婷对已学推普课程的重难知识点进行了讲解与归纳总结,使学生温故知新,更牢固地掌握了说标准普通话和朗诵红色作品的语言能力。在播放了《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的优秀示范朗诵视频后,黄婷讲解了朗诵的基本要求,并介绍了朗诵比赛评选作品的规则。

在学生们的呼声中,诗歌朗诵比赛正式开始,黄婷依次播放了学生们团队合作朗诵的朗诵视频,由学生们进行投票决定,并邀请同学分享了朗诵感悟。黄挺同学分享道:“大家的朗诵都非常棒,我受益匪浅,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和展示,我感觉自己更加自信了,我掌握了更多的朗诵技巧,朗诵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最终,表现优异的朗诵团队获得了“语音标准奖”和“声情并茂奖”。在朗诵比赛中,学生们自信地展示学习成果和爱国情怀,在红色诗歌朗诵领悟到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领悟到了中国红色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十天的推普系列课程,在学生们的欢笑声中落下帷幕。流墨队队员们深入基层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设计注重来源于学生生活、作用于学生生活,有助于学生加强对普通话的重视与运用,使推普真正落于实处。在此次活动中,流墨队还重视继承红色文化,以朗诵这种优美的方式传播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红色文化的熏陶,加速思想觉悟并立志继承红魂党魄。流墨队以青春之行助力乡村振兴,为普通话推广注入了新鲜血液,为赓续中华文明倾注了青年力量。

撰稿人:陈吉丽

初审:黄江夏

复审:李浩文

终审:董光柱

来稿单位:华南师范大学书画协会流墨实践服务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40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水产之路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6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解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当地的主要水产业情况,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西流河镇红光村点位团队志愿者们在7月22日和……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麦田守望,放飞梦想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4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我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携手来到了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用我们炙热的爱来进行志愿支教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在盛夏,用双手传递爱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1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刚进大学的时候,我已经早早听过“三下乡”这个扶贫政策的响亮名号。作为一位梦想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我来说,三下乡的活动无疑是对我最好的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乡村里的每一颗童心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3日电(通讯员彭景扬)我知道,来到仙桃的小镇,和孩子们相处,我可以通过他们的视角窥见这个世界最本真的模样,可以让我想起十几年前我们也曾像他们那样怀着一颗赤……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黏土搭建梦想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9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促进小朋友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8月9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和小……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双手感受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7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队员于8月7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进行志愿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盛夏的热情感受中国传统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使每一个小朋友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用黏土搭建梦想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7月28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激发小朋友们的创造能力,展现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28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校园,是知识汇聚的无垠海洋,孕育着莘莘学子对未知的渴望与追求;活动,则是…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践践行新时代使命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之际,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

最新发布

山大学子赴临清市松林镇松林社区开展龙山文化宣讲体验活动
为宣传龙山文化,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丰富社区孩子的暑期生活,8月14日,电气工程学院“赏遗风,听陶韵”龙山黑陶文化调研宣讲实践队成员走进临清市松林镇松林社区,为中小学生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文化宣讲体验…
“赏遗风,听陶韵”社会实践队赴临清市松林镇松林社区开展龙山文化宣讲体验活动
为宣传龙山文化,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丰富社区孩子的暑期生活,8月14日,电气工程学院“赏遗风,听陶韵”龙山黑陶文化调研宣讲实践队成员走进临清市松林镇松林社区,为中小学生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文化宣讲体验…
滁州学院学子三下乡:探访含山县博物馆,领略独特玉文化
岁月承载着历史的脚步,大地积淀了文明的精华,2022年8月7日,为了解家乡含山县的文化,滁州学院三下乡“赴含山县博物馆”实践小分队来到含山县博物馆,开展以“探访含山县博物馆,领略长江玉文化底蕴”为主题…
汉师学子追溯红色记忆,感悟革命精神
在2022年七月,八月暑假期间,汉江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青马工程追溯红色逐星小队,分别在各自组员家乡,即辛亥革命博物纪念馆,中共五大会议地址纪念馆,孝感烈士陵园,九口堰革命旧址,百色起义纪…
“三下乡”教我—情深意重,不离不弃
弹指一挥间,三下乡已经结束一个月了。虽然三下乡的时间不是很长,只有短短的十二天,但留给我们的却是一辈子的回忆。回想起下乡时候的情景,嘴角还泛起淡淡的微笑,早读课上学生们高声齐读的样子,早操时候…
“三下乡”教我—学会珍惜,不辞辛苦
“三下乡”让我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学会珍惜。南老庄的生活条件不是很好,特别是作为志愿者,我们要住在学校,条件相对更差。用的是地锅,睡的是桌子拼成的硬板床,用水也不方便,每天拖着忙碌的身子,连洗澡…
“三下乡”教我—学会负责,催化成熟
“三下乡”教会了我要有责任心,认真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作为小孩子们的班主任,我必须要对我的学生负责,不仅仅是他们在学校里的表现,更是要对他们的人身安全负责任。每次进教室,听到小朋友亲切的拉着声音…
既白:以诚待人是质变的升华
在三下乡的过程中,我们懂得了“三个关系”,即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大学生必须以课堂为主题,通过实践将理论深化;暑期实践与平时实践的关系,以暑期实践为主要时间段,平时注重积累;社会实践的广度…
参观会议旧址,感悟红色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聆听总书记的教诲,机电工程学院“豫州薪火,红色传承”实践团队成员在8月20日前往中共中央中原局扩大会议旧址,通过重走红色足迹,来…
见识世面,增长才干,以实际行动去实践和谐社会宣讲
七天如白驹过隙般划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社会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说起我们这些大学生,空有书本知识,到基层锻炼的机会是非常少的,但是基层的确可以锻炼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