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探究双减政策下的中小学课后服务调研
继“双减”政策发布落地,“课后服务”成为教育界热刺。推进课后服务,是实现“双减”工作目标的重要举措,是我国为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帮助中小学生家长解决子女放学后“解放难”‘监管难’问题,是‘顺民意、暖人心’的民生工程。2017年教育局就出台了课后服务指导意见,很多学习也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课后服务。“双减”背景下。课后延时服务不只是“帮助家长解决暗示接送放学困难的托管”,更是“学习更好回归校园的重要举措。2022年7月23日,探究中小学课后服务调研团队分别在阜阳,合肥展开了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对课后服务政策的三个主体——学生、家长、老师,进行采访和问卷调查,分别分析三个方面课后服务开展遇到的问题及改善方案。
结合当地防疫要求,调研团队首先来到安徽省颍上县致远学校,在学校领导的配合下,我们集中了解了学校按要求开展服务和学习具体做法、开展过程中主要阻碍和实践和理论不一致的原因等。
林达曾言:刺破平静水面的锐利冰峰,往往只露出一角。我们不仅要看到减负后的良好局面,更要看到教育的转向——由育分到育人。经调研,安徽颖上县致远学校李同学说到:“‘双减’政策颁布后,大大减轻了我们过重的课业负担,也减轻了爸爸妈妈的经济负担,我有了充分的时间追求兴趣爱好,也有了放松时间。”以结果导向来看,“双减”减去的负担实实在在,不仅有效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更有助于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撑起一片天。
而对大部分家长来说,“双减”政策的落地让她们一下从焦虑的心情中解放出来,政策既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不需要再与其他家长攀比,也让他们有了更多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高一某家长说:“孩子的上学时间不再人为提前,终于有时间让孩子踏踏实实吃完早餐;学校布置的重复性作业减少,孩子有了更多的休息时间…”然而,也有家长因此产生了焦虑情绪,他们担心孩子的学习质量和成绩会不会有所影响,作为家长的他们,又该如何引导孩子的学习教育。可见,如何安抚平衡家长的焦虑情绪也是“双减”充分实施的一大难点。为此,我们展开了调查问卷,例如以下图片。
双减政策不是简单做减法,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要求老师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把他们的兴趣和潜能激发出来,“双减”政策的出台,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义务教育而言,既要不折不扣落实“双减”政策,又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共同探索构建基于“减负”与“提质”并举的教学设计,精进教学技能,优化教学方式,进而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推动“双减”政策落实落细,要求广大教师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改变传统教学思维,向课堂要效率、要效益,把握课堂教学规律,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把握作业布置的科学性、合理性、智慧性、艺术性,实现作业布置、批改、辅导调结构、提质量,真正成为大先生,成为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一、多方协同推进,确保政策落实。探索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新体系,舍弃具有排名性质的学习评价,构建“好身体、高情商、优学力”培养模式。加快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协同方式,通过线上线下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咨询和辅导,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理性规划孩子未来发展方向,使其对孩子的成长预期保持理性态度,形成“减负”共识。各方协同联动,在抓好“五项管理”、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育人体系等方面形成合力,不断强化学校的育人主阵地作用,推动“双减”落地落实。
二、树立科学教育理念,缓解家庭教育焦虑。教育部门和学校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内容上,应更多关注未成年子女品德、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良好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在家庭教育方法上,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家庭教育理念,提高家庭教育能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家庭环境。鼓励家长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三、加强教师待遇保障,提高教师教育情怀。在推进“双减”政策落实中,要切实关注教师工作压力和身心健康,帮助解决后顾之忧。学校要想办法正确处理课后服务与教学研究之间的时间冲突,切实保障参与教师相应的劳动报酬、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权益,激励广大教师在“双减”改革实践中贡献智慧,与学生共同成长。
文:宋娟 朱容萩 周慧芊 付静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31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