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科技生态齐发展,乡村振兴辟新路

来源:新乡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作者:张妍

大学生网报许昌8月24日电(通讯员 张妍)为献礼二十大,重温习总书记教导,2022年7月8日,新乡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豫”见青年力量,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团牢记总书记教导 奋进新征程”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谦益农业位于湖北省黄梅县的生态农业基地进行实地探访,并与其创始人李明攀展开了深入交流。

7月8日上午八点左右,实践队员到达谦益农业位于黄梅县的生态基地。小暑刚过,水稻生长繁茂,满眼青绿,田垄交错纵横,水田呈块状分布。

从负责人余健的讲述中,实践队成员了解到,基地近期的主要任务是除草。为了保证农产品的绿色健康,黄梅生态基地不喷洒农药,而是雇佣附近农户进行人工除草。长期以来,基地和附近的农户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劳动合作关系,也初步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农户三位一体的生产合作模式。此外,基地保持一年一季的种植模式,长时间的休耕和绿色肥料是维持土壤肥力的主要方式。在黄梅的一片天地中,实践队成员所见,不仅仅是满田青绿,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

实践队成员在与李明攀的交流中了解到,当年这个闯入生态农业圈的年轻人,他走的路,其实从一开始就异常坎坷。一个决定开始实施的初级阶段往往会伴随着不为人知的心酸。为了寻求一片土地,李明攀来到湖北黄梅。李明攀告诉实践队员,第一年种小麦,撒了8000多斤种子下去,结果因种子没撒农药全部被鸟吃光;第二年因发生土地合同纠纷,几十万元的启动资金很快见了底。“排除资金、技术方面的问题,品牌、加工、销售、团队,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也是极大的挑战。”李明攀向实践队成员坦言道。“但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对粮食的需求,会从量的高要求转到质的高要求。”也正是出于这种对自己初心的坚定,李明攀并没有向事业里的挫折低头,这个身材精瘦的年轻人身体中释放着一股不服输的勇气。“现在回首我的一番创业经历,我觉得最悲伤的不是我遇到了多少困难,而是有些曾经与我朝夕相处、一同奋斗的伙伴们离开了我”,当如今事业有所成就的李明攀讲到这里时,内心不免还是会五味杂陈。

现在,当李明攀再次回首自己选择这一领域的机缘,除了那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更为深层的是自己过去几十年间与土地、与自然结下的情愫。谈到此处,李明攀略显深沉地告诉实践队成员:“我从小到大都很钟情天地自然,并且我一直坚信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共生的。”

在实践队成员接下来与李明攀的交谈中,他反复提及:“动物吃剩下的,才是人类的。”而以李明攀为代表的新农人们也正是这样践行的,“坚决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守住自然农法”。他创办的生态农业湖北黄梅基地位于永安水库上游,藏在大别山余脉脚下,水土丰饶,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区位优势,水稻、蜘蛛、青蛙、飞鸟于此和谐共生,天人合一。

“除了不用农业化学制剂以外,我们还会选择去养土地:我们会在秋天的时候种植紫云英做绿肥,将榨油剩下的菜籽施进泥土里,这样渐渐地,土壤就会越来越肥沃!”李明攀自信地介绍到,说着转身弯下腰去捧起一把泥土,轻轻拨开泥土表面。随后,李明攀又将泥土放回原处,在田间的水渠中缓缓冲净了手。

除却用最纯粹的农法对待土地,对待自然万物,李明攀都怀有一颗敬畏之心。说起旧事,李明攀孜孜不倦,对待蚊子叮,他每次都是轻轻拂去;一岁多的儿子在地上踩蚂蚁玩,他上去即刻制止,反复对儿子进行说教;朋友送来肥美的大鱼让他煲汤喝,他却偷偷放掉……

实践队成员感受到李明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定传承者,而他的生态观也正是植根于此。对此,他向实践队成员说道:“中国的传统文化跟我们几千年的农耕实际上是非常紧密的融合在一起的。我们自然农法来源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所以我们这些年提炼了‘敬天爱人,万物共生’来作为我们自己的企业理念。”

敬天,顺应自然时序;共生,热爱世间万物。但“敬天爱人,万物共生”的奥义,在李明攀看来,不仅仅是生态之道。李明攀的语气真诚且坚定:“我始终坚信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这一准则放到我们的社会当中也是同样适用的,当国家、民族需要你的时候,你也要有一种大家共生共荣的理念。”实践队成员为他的赤子之心动容。他的心不仅与脚下的土地紧紧相连,更与广大的人民与社会牢牢相依。

得益于李明攀心中那份对于人民与社会的真挚情愫,他也在他的整个公司内部传达着“与整个社会同呼吸,共命运”的理念,希望借此机会让更多人与他为伍,一同播撒爱心、传递善意。在更深入的采访中,实践队成员了解到:曾在2020年武汉疫情肆虐期间,虽然李明攀也身处疫区,但他还是带领团队毅然决然捐献了近十吨大米作为抗疫物资;在2021年夏天河南暴雨期间,李明攀发动山西基地紧急赶制小米星夜驰援……在他回忆这一段往事时,神情又略显焦急,语气又变得局促。

低头思索片刻后,李明攀又重新面对镜头,这一次他的目光更为坚定:“我想扎根于乡村,想让乡村土地能够真正兴旺发达起来。”他是这样说的,同时也是这样践行的。从2009年十月,13年来,11万3千8百多小时,李明攀开着自己的小破车,辗转湖北、河南、山西、黑龙江的广大农村土地,去寻找生态农业的星辰大海。习总书记曾说:“广大乡村大有可为!”在更深入的采访中,实践队成员惊讶地了解到“农业”其实是李明攀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以后的职业选择之一。“去年年底,我也在我们公司内部树立了‘爱农兴农’的价值观念,它和我们国家的大政方针是相互匹配的。”在广大乡村里不断延伸的,不仅是李明攀及其团队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产业链,更是李明攀希望振兴农业的那一份初心。据悉,李明攀及其团队曾获得过湖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这一份荣誉在他看来仅仅是一份支持与认可,绝不是终点与归途。

李明攀先生正是在践行习总书记教导,在社会最需要的领域深耕,在广阔的农村做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事业。经此一行,实践队成员身临其境地体会了生态农业的种植之道,感受到李明攀创业创新的勇毅决心,体悟到产业振兴之于乡村振兴的深远影响,更明白了践行总书记教导,扎根乡村的重要意义。

牢记总书记教导,奋进新征程。黄梅之行,是实践队员重温总书记湖北考察指示精神的第一个目的地,也是激励实践队员未来继续前行,深入乡村,积极投入社会实践的重要一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25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参观文化馆,感受兰考人的文化自信

  文化交流中心,这是对外展示自己很简单又非常有效的窗口,正大门口是焦裕禄同志的全身雕像,他那辉煌的气势,坚毅的眼神,对他所带领下的兰考人民的幸福生活的肯定。走进文化交流中…… 孙燕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到达兰考开启新征程

  在经历了层层选拔与扣人心弦的答辩之后,我们冲出重围顺利组队成功,虽然我们不是重点队伍,但这并不代表这我们的计划不好,我们在此之前也是做了充分的准备,无奈败下阵来,但是我…… 闫雪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焦裕禄精神——人民大于天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一职时,县委组成以干部,技术员,和农民为骨干的“三害调查队”120人,焦裕禄同志亲自带队,徒步跋涉5000余华里,掌握了关于兰考危害的大量第一手…… 闫雪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焦桐树下聆听焦裕禄精神

  来到兰考我们知道了焦书记通过种植泡桐来改善兰考土壤问题,为了更多地了解兰考的历史,更多地了解焦书记的辛勤付出,我们“豫见兰考”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焦桐树下,听焦书记在…… 李云龙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焦书记恩情永不忘

  今天,我们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豫见兰考”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焦裕禄纪念园,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焦裕禄曾说过的话,使我们对他的了解更深了一步。  焦裕禄同志在工作…… 闫雪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有一种精神叫焦裕禄

  风沙肆虐,盐碱遍地,内涝频发,无论是谁,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都会感到命途多舛,作为兰考县委也会感到力不从心吧。但就是他,焦裕禄,他不相信,立誓除三害。  焦裕禄的到来,可…… 张港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时代楷模焦裕禄

  爽的天气带着一丝丝明媚的阳光,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焦裕禄精神的精髓,我们走进焦裕禄纪念园了解焦书记在兰考的日日夜夜,体会焦书记在兰考付出的心血。  一座焦裕禄的铜质头像带…… 张港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看兰考人民改天换地

  兰考人民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50年前的兰考,风沙肆虐,盐碱遍地,孰能想到2001年起,张庄村还是是国家级贫困村,全村2960多人,2014年还有754人没有脱贫,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14年…… 张港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大学举行“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 引领春日青春热潮

3月29日晚,湖南科技大学田径场灯光璀璨、人潮涌动,由校团委主办、学生会承办的“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如期举办,吸引了大…

4.18公共管理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童心依旧”活动

(通讯员:刘羿男王君青)4月18日下午,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的志愿者们走进了怡智家园,陪伴心智障儿童度过了一段充满欢笑与温暖…

经管院团委竞赛指导部举办“挑战杯”宣传动员大会

为提高学生的比赛参与度,激发学生创造灵感,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在博学楼b502举办了“挑战杯”宣传动员…

经管院成功举办2025年“挑战杯”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激发我院学生对“挑战杯”竞赛的参与热情与创新活力,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特邀学院教授刘波老…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服务暖人心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主题志愿活动在岳龙社区顺利开展。五名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

最新发布

文化旅游相融合 带动经济新增长
青州古城——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城景合一的文化旅游区。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浓“农”深情,“乡”约振兴实践团来到了山东省青州市青州古城进行实地调研,感受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走进青州…
巢院学子三下乡实践:聚焦幼儿成长,用心守护未来
由于互联网技术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使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子产品的使用者越来越多,在众多使用者中,幼儿的比例已经越来越大。巢湖学院为了解巢湖市学龄前儿童电子产品使用现状以及…
山理学子赴禾丰开展实地调研 第八站参观无人化设备,感受数字化赋能农业发展
生态无人农场云端大脑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通过农场罗盘、数据驾驶舱、智能监测等功能模块,实现生态无人农场的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无人化管理,为打造精准、无人、高效、低成本和绿色环保的…
凝聚企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为进一步了解企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带动作用,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浓“农”深情,“乡”约振兴实践团来到山东大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实地探索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山东大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是集…
大棚经济奏响富民“增收曲”
为进一步了解大棚种植产业对乡村经济的带动作用,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浓“农”深情,“乡”约振兴实践团来到了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实地探究大棚种植产业对乡村振兴起到的带动作用。走进大棚种植…
山理学子赴禾丰开展实地调研 第七站体验家庭农场工作,感受现代化畜牧发展
畜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贯彻落实,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必须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故为了畜牧业发展的持续性问题,8月7日上午,”经禾“实践团抵达山东理工大学生…
聚焦龙江乡村振兴,东林文法学子在行动
绿动青春实践队指导教师宋美玲团队成员庄岩浩法学21-03班海妍法学21-03班张颖法学21-03班师昊森政行21-01班王凯政行21-02班李子怡广告21-01班刘子璐社工21-01班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关乎民生大计的重要战略部署,…
教师教育学院学子赴疆携手推普,共筑乡村振兴梦
(编辑谢淑婷)2022年7月至8月,为积极创造有利于推广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大力宣传普及普通话和规范字,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教育学院“同心同语”援疆推普实践团队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富…
关于《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的学习心得
还记得一百多年前,青年学生们为了追求真正的民主而走上街头,迸发激情,为了弘扬真正的科学而直面枪弹,英勇奋进。在那片黑暗的混沌中,青年大学生们化身耀眼的惊雷,蛰动长彻的暗夜,他们以科学知识为灯座…
教师教育学院学子赴疆推广普通话,共圆美好乡村梦
2022年7月至8月,为提升国民语言能力,促进新疆各地区间交往交流交融,教师教育学院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吉别特村组织开展推广普通话活动。活动开始前,实践团队的调查小组成员互相协调,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