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风筝飞,地上潍坊美。”潍坊是世界风筝的发源地,制作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湛。为积极响应共青团号召,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2022年8月24日,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维周之翰”文化传承实践团成员梁心茹来到潍坊市的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展开调研活动,深入了解风筝文化,学习风筝制作工艺,并宣传潍坊风筝文化。
都说历史是开局起步的“动令员”,学习新事物应当从了解其本源开始。队员来到博物馆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首先学习了潍坊风筝的历史。一副硕大的石壁连廊画,将潍坊风筝两千多年的发展史娓娓道来。一脉相连,古今传承。
风筝,古名“纸鸢”。潍坊风筝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距今两千多年的鲁国大思想家墨翟制作第一只“木鸢”。据工作人员讲解说,古人为了怀念故去的亲友,便将慰问故人的情谊寄托在风筝之上。听后,实践队员不禁感叹于中国式的浪漫。在明代,风筝开始兴盛起来并走向民间。在清朝中叶,潍坊民间开始出现专门从事风筝制作的手艺人。明清时期,潍坊风筝逐渐形成了自身的艺术特色,制作艺人以家族为单位传承技艺、翻新花样。到了近代,潍坊成为了世界风筝的主要产地,潍坊风筝甚至飘洋过海销往美国、日本等国。潍坊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潍坊风筝的产生是人们的娱乐活动发展的结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24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2019年7月10日,一支名为风车队的三下乡队伍从广东医科大学出发来到肇庆市高要区禄步镇中心小学开展为期六天的三下乡志愿活动。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庆典和日本无条件投降74周年纪念……
黄士铭 广东医科大学风车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2019年7月15日,广东医科大学风车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义教活动的第五天。在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禄步镇中心小学的升旗台前,站立着三排参与风车义教的中心小学的学生,身着黄色校服,脖系红领巾……
黄士铭 广东医科大学风车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1927年8月,南昌城里的一声枪响,打破了夜的寂静;1945年8月15日,密苏里号的主甲板上日本外相重光葵在投降书上代表日本阵营签字投降;1949年10月1日下午天安门广场前的人山人海为扬声器中传来……
黄士铭 梁金诺 广东医科大学风车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在夏季的末尾,湿热的暑气渐渐少去,迎着暴雨后泥土的芳香。风车队的成员们来到了本次三下乡的目的地:肇庆市高要区禄步镇中心小学。平复了一下心中的兴奋感,怀着胸中的热诚开始了我们……
黄士铭 莫松荧 广东医科大学 风车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弘扬五四精神,奏响时代旋律义卖小摊承载着我们的“下乡梦”在五四运动100周年来临之际,我们,来自广东医科大学风车三下乡服务队的青年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来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让五四精……
风车队 宣传组 黄 广东医科大学 风车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