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了解六尺巷后面的故事,探访桐城文化当地传播情况

来源: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 作者:权梦婷

“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是一首至今广为流传,弘扬仁义,宣导谦让,主张宽容处世,大度待人的通俗诗作。也是在告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争端与矛盾之时,要谦恭礼让,宽厚待人。只要各退一步,就能化干戈为玉帛。8月12日,安徽财经大学“必有回响暑期实践调研团”在严格遵守教育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教育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的情况下,实地来到桐城调研桐城派文化短视频传播效果,以及当地人民对桐城文化的了解情况。

实地探访六尺巷 了解传播情况

调研团队来到了六尺巷,“六尺巷”位于桐城市文庙旁,是一条全长180米、宽两米的巷道。清朝康熙年间,桐城张家因宅基地与邻居吴家发生纠纷,大学士张英收到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请求他利用职权进行干预,他回复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到回信立即退让了三尺。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两家礼让之举和张家不仗势压人的做法成为流传300多年的佳话。

在桐城张英宰相的故事家喻户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佳句几乎人人传唱,六尺巷的谦让精神也正代代传承。

调研团队通过和附近的村民了解,发现当地很多部门都借鉴创新化用了六尺巷的智慧,用于调节生活、工作上发生的矛盾,住着附近的张叔叔介绍:“大家都是桐城人,‘六尺巷’的故事也都知道,发生矛盾的时候,所以回头想一想,还是觉得应该互相体谅,退一步海阔天空。”看的出来桐城文化,对当地人处事性格方面影响也比较大。

参观桐城文化馆 感受文化魅力

桐城文化博物馆是继徽文化博物馆、黄梅戏博物馆之后全省第三家“国字号”博物馆。8月13日,调研团队成员走进位于桐城文庙中的博物馆,寻迹桐城璀璨夺目的地方文化,品读统领文坛二百多年的桐城文派,调研团队成员在现场仔细观看,聆听讲解员的解读,跟随着人群的步伐,缓缓走进桐城文化的世界。据了解,安徽中国桐城文化博物馆是桐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体与集中展示区。该馆展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完整呈现了先秦至今发生在桐城这片土地上的光辉岁月,充分体现了桐城文化特色以及厚重的人文底蕴。

在有千余年历史的桐城市中心,矗立着一处拥有700多年历史、占地7000平方米的古建筑群,这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桐城文庙。文庙外,是车水马龙的繁华街区。文庙内,桐城市博物馆展示出的传统文化就像附近流淌千年的龙眠河一样,在时光打磨流转中依旧生动、美好。历史上,文庙与儒学“学宫”连在一起。“庙学合一”的体制,对桐城崇文重教传统风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桐城派殿军马其昶统计,明清之季桐城进士及第者235人,举人793人,贡生509人。1902年,桐城派名人吴汝纶更是亲手创办了安徽省第一所新式学堂——桐城中学堂。

问卷方式调查 结合短视频发展

调研团队通过在当地发放调查问卷得知,大部分当地居民对桐城文化并不是很了解,仅停留在听过名字但是并不理解的程度,他们耳熟能详六尺巷故事,但是对抽象桐城文化了解程度不高。同时相当一部分调查对象对于桐城文化比较好奇,但是缺乏相关渠道进行了解,他们抱着学习继承的态度,希望进一步扩大桐城文化的知名度。其中当地居民对桐城文化的认可度比较高,根据当地居民介绍,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桐城繁衍生息。周朝置桐国,因适宜种植桐树而得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使用短视频的人越来越多,通过对当地人了解,发现很多人越来越关注短视频,也会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将桐城文化传播出去。因此,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桐城文化也是当地需要解决的问题,将六尺巷、文庙、北大街、东作门、紫来桥等特色桐城文化地点通过短视频的方式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漫步其间,俯拾皆是风光胜迹,旧日的文都之风得以窥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本次实地调研,调研团队明深刻了解了桐城文化的丰富的内涵,通过短视频传播桐城派文化扩大桐城派文化影响力,增强淮河皖南地区公众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弘扬安徽优秀地方文化的重要方式。同时作为当代的青年人,应该发挥自身专业长处服务社会,围绕调研结果,总结传播活动的成效与不足,结合当下时代发展,做好短视频桐城文化的发展。并在实践中培育团队协作精神,培养自强不息的优良品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24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疫情还未结束,任需提高警惕 —山建机电工程学院小青柠志愿服务实践团队社

近期山东境内新冠疫情出现了一定的反扑现象,在党中央和地方部门作出重要指示: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各级政府和乡村干部积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积极组群众进行…… 王宪恒 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爱心暖夕阳,走进敬老院 -----山东建筑大学小青柠志愿服务团队实践活动

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公德意识,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为老人献上一份爱心,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小青柠志愿服务团队成员张超于7月14日到山东省海阳市南…… 张超 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疫情等于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山建机电工程学院小青柠志愿服务实践团队社

近期,防控阻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成为了临沂市人民的主要任务,党中央和地方部门作出重要指示: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一名大学生,更是作为一名小青柠志愿…… 张付启 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社区服务,共创和谐 ——山建机电工程学院小青柠志愿服务实践团队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的作用在于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社会各种活动,增加大学生社会阅历。为了共创和谐美好的社区,同时为构建令人愉悦的社会氛围,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小青柠志愿服务实践…… 陈明扬 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少一点垃圾,多一份净土 ——山建机电工程学院小青柠志愿服务实践团队社区

7月十号下午六点钟,马玉文同学在房家疃小区广场旁边捡拾垃圾。为创建一个优良,干净的社区环境,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系小青柠志愿服务实践团队成员马玉文拿起工具在所居住社区打扫了部…… 马玉文 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珍爱岁月,关心老人 ——山建机电工程学院小青柠志愿服务实践团队社区服务

奉献时间,收获充实;奉献时间,收获价值;奉献爱心,收获感动。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重视人伦道德,…… 田子强 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珍惜岁月,关爱老人山建机电工程学院小青柠志愿服务实践团队社区服务实践

珍惜岁月,关爱老人——山建机电工程学院小青柠志愿服务实践团队社区服务实践活动信息来源:机电工程学院作者:傅常坤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团队组织前往独居老人家中…… 傅常坤 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清洁山建机电工程学院小青柠志愿服务实践团队社区服务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改善辖区市容市貌,优化人居环境,创建美好家园,构建干净整洁公共场所;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我们万众一心,众志…… 廖远波 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国家安全 青春挺膺:外院2312团支部开展四月团日活动

(通讯员曹颖)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体团支部成员国家安全意识,4月15日上午,…

全民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 ——国家安全教育宣传活动

“事不当时固争,防患于未然。”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

青春淬炼正当时!商学院第十六届干部骨干培训拉开帷幕

4月11日晚,商学院第十六届干部骨干培训开幕式于第三教学楼101学术报告厅举行。院党委副书记王鹤、学工办主任陈攀、党建组织员…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Magic Box·心语盲盒”活动

四月春光,演绎神奇添幻彩;满台妙计,诠释魔术绽华光。为强化社交活动,塑造温暖社群氛围,一场别开生面的奇幻魔术活动将于…

华中师范大学数蕴强师|2025年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数韵青春,语润师情”普通话

(通讯员:田爽)4月16日下午,由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以下简称“数统学院”)数苑”学习发展中心“数蕴强师”计划工作组与数统…

最新发布

探访基础教育现状,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7月20日,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赴马集镇鹤庵村笃心促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鹤庵村内的鹤庵小学和老寨小学进行实地调研,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为乡村振兴中人才振兴的重要一环,团队将用实际行动助…
农林学子三下乡:凝聚青春力量,探索乡村振兴
见证乡村振兴,彩绘绚烂明天。8月9日至12日,福建农林大学赴宁德蕉城区“绿绘”实践队来到宁德市蕉城区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队以乡村振兴为主线,通过重温宁德发展历程、体会红色文化、寻访畲乡…
访英雄故居,燃爱国热情——合工大赴马集鹤庵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7月17日上午,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赴马集镇鹤庵村乡村笃行促进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拜访了爱国将领马玉崑将军的故居马公府,点燃爱国热情,弘扬爱国情怀,助力文化振兴。马玉崑,清朝抗日英雄将领…
茶叶之乡,古风人情,礼迎20大
8月20日,合肥工业大学数学学院赴霍山县茶文化调研团队来到了霍山黄芽的核心产区:霍山县大化坪镇,探索茶旅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为了解大化坪镇的茶叶种植规模、收益等基本情况,团队首先来到大化坪镇政府,…
富平县大樊村花椒产业:奏响乡村振兴椒响曲
8月17日,资环学院赴富平县城关镇迤山村乡村振兴队来到陕西省富平县进行乡村振兴调查。8月xx日,我们来到富平县大樊村,对大樊村乡村振兴产业进行了解调查。来到村里,道路两旁满是栽种的花椒树,暗红色的花椒…
暑期社会实践|金陵女子学院灿烂余晖团队:居家养老助力友好社会,红心向党奏响青春颂歌
暑期社会实践|金陵女子学院灿烂余晖团队:居家养老助力友好社会,红心向党奏响青春颂歌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逐年增长,“十四五”时期我国已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
走访大樊村:铺满了金银花的振兴之路
8月15日,资环学院赴富平县城关镇迤山村乡村振兴队来到富平县大樊村,开展“青春聚力乡村振兴”专项活动,进行最后调研。此次走访大樊村旨在通过采访,了解到当地村委会扶贫政策以及实施状况,了解当地特色产…
河海大学“若水计划”实习实践团赴湖南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开展暑期实践
河海大学“若水计划”实习实践团赴湖南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开展暑期实践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拓展水文视野,提升水文认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层次…
关注产业扶贫,助力乡村振兴
高瑞声/文陈卓/图联系方式:15141414678为了解乡村振兴的情况以及具体策略,资源环境学院赴富平县城关镇乡村振兴调研队于前往富平县南社村进行调研。8月14号上午我们来到了南社村,在车上我们发现南社村的建筑比…
踏红色踪迹,忆红色精神
为弘扬革命精神,,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高度重视下,积极组织开展踏红色踪迹,忆红色精神活动。2022年8月,暑期社会实践一行奔赴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重走革命路,重温革命史。在未到来该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