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乡村教育之路,承烛火育人之业
——基于湖师勤敏训练营的暑期调查研究
£杜金鑫(马克思主义学院2102班)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作为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无疑值得每个人的关注。尽管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一春,但也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日渐拉大,乡村教育的诸多问题逐渐暴露且愈发明显。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教育发展,颁布了一系列政策,随着《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继落地,许多青年才俊也重返家乡,走上三尺讲台,成为乡村教育的生力军,为我国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本文意在针对乡村教育的现状与城乡教育差异进行探究,并从新时代青年的角度出发,探求青年乡村教师与乡村教育的关系,寻找乡村教育之路,继承烛火育人之业。
【关键词】乡村教师 教育 青年
一、前言
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决定着一个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的未来。而乡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对于促进教育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教育发展,大力推动乡村教育硬件设施建设与教师队伍改革,一场从学历、年龄、性别等多方面着手进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宏伟壮举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无数有未青年也积极相应时代号召,重返家乡的三尺讲台,为乡村教育作出积极贡献。然而现存的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相比较而言仍有巨大的鸿沟,如何从全方面出发弥补差距,改善乡村教育的薄弱现状,仍旧需要我们的探索。
二、调查背景
(一)政策背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国35%的初中、66%的小学、35%的幼儿园设在乡村,乡村学校是我国覆盖面最广的基层教学单位。由于受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交通地理条件不便、学校办学条件欠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乡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仍然不够强,“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困惑依然存在,严重制约了乡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此,2015年6月,国家开始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给予乡村教师特殊的支持和关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 年)》制定出了“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党的十八大中倡导“24 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
(二)现实背景
湖北是教育大省,在中国教育指数的排行中,湖北居全国第7位、中部地区首位。到2019年湖北地区普通小学学校数为5405所,初中学校数为2080所,高中学校532所,大学130所,学校数量非常多。但是拥有这么多学校的湖北地区却没有几所学校是在农村的,特别是高校,基本不会选在农村。这就体现了湖北地区农村的学生拥有的学习资源少之又少,他们无法享受到城市教育中发达的教育。这就体现了湖北地区城乡教育存在一定差异,并且这个问题还未解决。
三、调查目的与意义
(一)调查目的
1.了解乡村教育基本情况,探究乡村教师队伍情况。
在我国1500多万教师队伍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长期工作在山高谷深、闭塞落后的地方,默默坚守着为人师表的信念和职责,撑起了乡村教育的蓝天。他们有一个朴素的名字———乡村教师。当前有330多万乡村教师承担着5200多万乡村中小学的教育任务,他们肩负着振兴乡村教育,实现教育强国,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的重要使命,可以说乡村教师是决定乡村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因素。长期以来,乡村教师身处艰苦的教学环境,经济收入微薄,教学任务繁重,面临着较低的社会地位以及巨大的生活压力。尽管国家及相关教育部门纷纷出台相应的举措,然而受历史、经济发展水平、办学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乡村教师的难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解决。尽管如此,广大乡村却师依旧能够坚持职业操守,继续在教师岗位上发光发热,无怨无悔,用自己的青春、智慧和汗水编织着无数农村孩子绚丽多彩的梦。究竟是什么鼓舞着一批批教师扎根乡村教育,十年如一日,默默地付出和坚守?乡村教师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又是如何转化成教师行为而作用于实践的?他们身上具又有哪些不一样的特质或品质?
2.探寻乡村教育发展状况,研究城乡教育差异基本情况。
2016年7月1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要求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可见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整个社会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事关教育公平。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是解决了“有学上”之后,逐步解决“上好学”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缩小校际差距、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提高教育质量的本质要求。
通过了解湖北省城乡教育发展现状,深入探究湖北地区城市和乡村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教学模式、师资基础等方面的相似与差异,了解造成城乡教育差异的因素。通过分别走访城乡地区的教师、城乡地区的学生、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社会人士,了解城乡教育差异格局形成的原因,了解当地政策落实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意义
1.推动青年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高举返乡为乡奉献精神。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作《赠乡村教师》,诗云“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育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乡村教师是乡村社会的脊梁,燃起了乡村的希望之火,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栋梁人才。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广大青年学生,应该要认清自己肩上的责任,不仅要有对献身教育事业的一片热忱,还需要有与艰苦环境作几十载坚守的决心。
2.探究乡村教育改善方案,推动现代化教育事业发展。
有利于推动更多人关注城乡教育差异问题,激发年轻人对城乡教育差异问题的关注,为乡村教育问题的改善解决提供了年轻的力量,从而推动现代化教育发展。有利于推动农村孩子学习条件的改善,增加他们的学习资源,在一定意义上推动教育公平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四、调查过程及方法
(一)调查过程
1.调查成员:湖北师范大学第二期师范生勤敏训练营营员
2.调查地点:各省乡村学校
3.调查对象:乡村教师
4.实施过程:调查前期进行调查前的筹划和准备工作,确立相关课题,并制作出了本次调研的问卷;调查中期由全体成员以线上或者线下的方式,对于乡村教师进行访谈;调查后期全体人员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撰写调研报告,总结调研心得,整理访谈材料。
(二)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在基本原则上,以线上线下两种渠道,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两种方式。
1.问卷调查法:调查小组编制并完善了调查问卷,并在访谈过程中合理使用该问卷。
2.访谈法:小组内成员自由设计访谈提纲,以贴近生活的方式对乡村教育进行访谈,充分了解在问卷中仍未涉及的相关部分,并做好访谈的电子记录以及相关材料的保存。
3.文献法:全体成员通过知网、中国期刊网、百度文库等相关文献查阅渠道,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调研资料,并在后期结合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团队成员进行讨论交流,最后进行本次课题的总结。
五、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乡村教师队伍
1.年龄结构
乡村教师年龄结构呈老龄化,新鲜血液长久流入较少。
根据本次调查研究,受访教师的平均年龄为41岁,大部分都属于是“老教师”;新加入的年轻教师不仅在比例上偏少,而且不一定会长期扎根于此。
近些年来,尽管不少地区都推行“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等政策来吸引优秀青年将青春献给教育事业,但由于偏远乡村地区在工资福利待遇等问题上与城市地区的的确确存在很大差距;与此同时,当下的年轻一代正面临着较重的经济负担以及精神压力,也与传统乡村有着一定的代沟等问题,进而青年教师在选择进入乡村教育上的人数不但大打折扣,而且流入的“新鲜血液”也存在着“留不住”的问题,故乡村教师队伍在年龄结构上存在着可预见的风险。
2.学历结构
乡村教师学历结构有待提高,乡村教育需要更多优秀人才。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有11.27%的教师在学历为中专及高中,有7.04%的教师在学历上是大专,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的比例仅10%左右。
辅以上述的年龄结构分析可知,占乡村教师队伍大多数的“老教师”们在学历上存在部分“中专、大专”,是存在与之对应的历史因素的,同时乡村教育的繁重教学压力也使得乡村教师们抽不出空来进一步提升学历。但随着数字化网络时代来临、新旧教育理念方法的交替,乡村教育需要更多的青年才俊来到这里,构建一批新型教师队伍,用他们更为科学先进的教育方式,来帮助当地的孩子们更好地成长。
3.性别比例
乡村教师性别比例总体平衡,但新进教师性别比例失衡。
从本次调查获取的乡村教师性别比例来看,男性占49.3%,女性占50.7%。虽然从总体来看比例合理,但这是包括了从上世纪开始执教的“老教师”队伍,而根据受访教师反馈,近些年来很多地方都存在新进教师性别比例失衡的情况,既新教师多为女教师,较少有男教师的出现。
由于青年男性在经济压力上的负担等可能更重,这一群体无法在乡村“扎根发芽”;再加上乡村教育中多为小学,男性教师在这里工作可能存在归属感、社会认可度等问题,更是加剧了乡村教育中教师队伍性别比例问题。目前,乡村教师队伍如何解决新进教师性别比例问题,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所担忧的问题,还关乎着数以万计学生的成长问题。
(二)乡村教师坚守
1.教育需求
乡村教育新旧“交接”不稳,“老教师”不能离开讲台。
通过上述中对于乡村教师队伍中的年龄结构与性别比例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可进一步明确:乡村教育中缺乏年轻、新型的教师队伍。而本次调查中也有超过50%的乡村教师表示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原因就包括“为乡村建设培养和留住人才”、“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等。
乡村由于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历史背景等因素,与城市教育相较而言,存在较大的差距。“老教师”一把年纪仍旧坚守在乡村一线,除了内心对于教育事业的一片心血,也有其不得已的一方面。“老教师”如果也离开了乡村教育,那么很大一部分乡村留守儿童将面临“去哪上学”的巨大问题;同时,“老教师”也需要时间帮助年轻教师适应乡村环境,顺利地完成乡村教育的历史“交接”过程,故“老教师”们仍旧坚守在乡村教育的第一线。
2.奉献精神
三尺讲台几十载,坚守乡土为人梯。
根据本次调查数据显示,超过85%的受访教师都是师范生出生,甚至在所处乡村地区学校的任教教龄平均值为19年。同时,通过与受访教师的交流可知,很多同龄教师都是当地的“土生土长”的乡里人,而返乡在三尺讲台上任教几十年,超过70%的教师表示是为了“在自己家乡任教,希望为家乡教育发展做贡献”。
坚守过以及仍旧坚守在乡村教育第一线的乡村教师们,或许是厌倦他乡的奔波、留恋家乡的山水,或许是见过了城乡教育的巨大鸿沟而毅然返乡、走上这三尺讲台为教几十载,又或二者皆有。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正在或已经,为这几十方圆的乡村教育奉献了他们的青春,十年如一日地坚守着。
(三)乡村教师困境
1.师资紧缺
硬件设备逐渐完备,“软件设备”仍需努力。
随着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对于乡村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大,大部分的偏远山区的学校也逐渐完备起了“班班通”、操场、食堂等硬件设备,使得乡村教育发展有了新的曙光。
但乡村教育的“软件设备”仍旧需要加紧:一名乡村教师可能需要承担多个年级、多门学科的教学任务,“音乐”、“美术”、“班班通”的设备齐全了却没有教师能够使用;面对众多的“留守儿童”,孩子们的心理问题缺乏专业人员的引导;乡村教师由于自身繁重的任务,如何不断提升自我教学素养……
2.条件艰苦
“老少边穷”条件艰苦,乡村教师如何坚守?
由于乡村的经济发展程度相较于城市而言太低,乡村在现代化程度上远不及城市,致使乡村教师需要接受更为艰苦的生活条件,除了基础的衣食住行外,断水、停电等生活方面甚至无法满足正常需求;同时,在工资薪金方面,超过64%的教师表示乡村教师工资低于县城教师,而且在其他政策性补贴、工资涨幅等方面也不如城市,以至于如果有城里的学校去邀请任教,超过半数的受访教师表示“愿意”。
虽然选择了教师行业便意味着与大富大贵“恩断义绝”,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让乡村教师凭借一腔热血去坚守乡村教育几十年,对于他们的正常需求是不应也不能被忽略的。
3.管理问题
“以县为主”财政体制高度集中,“自上而下”核编有所偏差。
乡村教师所面临的诸多困境,有一部分因素来源于管理方面的问题。由于“以县为主”的财政体制,在诸多福利从城市到县城,最后来到乡镇时所剩下的教育资源已经少之又少;但如果加大对于乡村教育的支出,县级财政又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同时,“自上而下”的核编又不能完全与乡村相适应。农村特殊的地理、历史、文化上的因素,使得“惠及乡村教育”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偏差。
(四)乡村教师流失
1.发展受阻
乡村教师个人发展缓慢,发展机会稀少且困难。
根据本次调查,乡村教师在个人发展上主要面临着教师职称评选困难、外出学习机会稀少、教师学习资源不足三大难题。由于新进的乡村教师看不到进一步发展的希望,自然心生退意,无法再以自我的热情去坚守乡村教育。
在本就对于教师缺口巨大的乡村,如何培养起一批“扎根”乡村的教师班子,推动乡村教师的发展是不可忽视的课题;但由于乡村教育的相对落后,很多加分的比赛、教学技能交流都致使乡村教师无法参与,更不用论及如何进一步发展。
2.社会重压
城乡差异持续加大,乡村教师压力不小。
由于城乡之间在经济上的发展差距实在太大,由此也产生了不少社会影响。高节奏的社会生活推动人们对于乡土文化的日渐陌生,以“工资收入高低来评判个人价值”的错误观念盛行,新的年轻一代如何面对起高昂房价与中年危机……
随着城乡社会之间的“分离”程度加深,乡村教师在社会重压之下的抉择不再只关系到个人,无法彻底融入乡村的教师不能再单靠一份“回报家乡”的热情来解决问题。
3.资源不均
教育资源投入分配不均,城乡教育差距持续扩大。
部分乡镇地区财政力量不足,致使条件艰苦,导致大部分教师都不愿意去;同时在教育经费方面,城市地区基础教育的各项教育经费指标相对于乡镇地区高,在各项指标中,教育公用经费差距最大。
城乡教育差异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表现为师资力量和教育资金。一是师资力量分配不足,二是教育资金分配迟缓,地方财政容易克扣,条件差,教师资源紧缺,很大一部分年轻教师无法长久地留在乡村的原因。
六、思考与建议
(一)经济基础
1.保障乡村教师生活基础,提高编核薪金补贴待遇。
县、乡镇等政府部门应当充分考量乡村教师的负担压力,给予适足的生活补贴、“五险一金”帮扶等,为乡村教师减轻除教学外的生活重担,促进乡村不仅能够让“老教师”安心地发挥余热,也能够让“新鲜血液”在乡村教育中“愿意来”、“留得住”、“教的好”。
与此同时,还应当在编制待遇等方面给予乡村教师优惠。一方面,不能让新进教师因为看不到稳定希望而离开,适当降低对于乡村教师在编制审核以及教职评选上的困难;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乡村教师编制的福利待遇,不能因城乡编制待遇存在客观差距而“糊弄”乡村教师。
2.提高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缩短城乡基础设施差距。
为推动乡村教育“向上向善”发展,仅靠提高福利待遇、呼吁教师发扬奉献精神的“软性”措施是不够的,还得不断用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鸿沟、提高乡村基础建设等一系列“硬性”措施来从根本上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
只有从提高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出发,才能从根本上拉近城乡发展之间的“分离”,推动乡村教育搭上“发展的火车”;乡村教育才能进一步吸取优质的教育资源,孵化出更好的乡村教育基地。
(二)制度适应
1.尊重乡村教育的特殊性,因地制宜地推动制度适应。
由于乡村自身特有的乡土文化、人文风俗、家庭构成等诸多因素,刻意地完全履行“上级方针”可能存在无法落地的问题。例如,在进行“延长学生在校时间,实行教师辅导学生课业”的过程中,由于乡村多是小学,较轻的课业负担不太需要强行延长在校时间,而且这也一定程度的损害了乡村教师为数不多的休息时间。
因此,根据乡村教育其特殊性,适当调整乡村教育的课程安排与教学重点,将有限的教学资源用在“刀刃”上;从教育全局性出发,发挥认识教育的先导性作用,充分融入乡村特殊文化,推动教学制度适应。
2.推动新型教育制度创新,完善相关政策配套措施。
推动乡村教育发展,打出“全方位组合拳”,积极进行新型教育制度创新。例如,在城乡小学、初中教育中开创“轮岗制”,充分调动优秀的教学教师资源,不但有利于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还有利于缩短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
相关政府部门还需要积极完善配套政策,不断解决乡村教师在乡村教育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关注“小班教育”、“多科教学”、“心理疏导”等现实痛点。
(三)队伍建设
1.重视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弘扬重返家乡奉献精神。
乡村教育虽然与城市教育存在一定差距,但对于师德师风的教师队伍建设不能因为环境艰苦而忽视,更应该要重视“三会一课”、深化“两学一做”,不断提供乡村教师的队伍素养,方可培育出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由于城乡差异的拉大,重返家乡的新进教师在认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后,可能由于遭受周边环境、缺乏专业发展主观意识等多重因素而心生退意。那么,在尊重新进教师个人选择的基础上,各校应当积极满足新老师的愿望,新老师群体也应充分发扬主观能动性,不断克服“心理落差”与现实困难,将走上三尺讲台奉献于教育的初心贯穿始终。
2.推动乡村教师队伍转型升级,打造一批素质过硬的新型教师队伍。
随着国家对于乡村教育的大力支持,大多数乡村学校在硬件设备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教学,不少乡村教师仍旧依赖传统的教学设备,存在信息化应用普及率不多且水平不高,网络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
为充分推动乡村教育搭上“网络技术”的高新便车,促进网络教育资源助力乡村教育发展,现在的乡村学校需要打造一批专业素质过硬的新型教师队伍。通过定期举行教师技能学习交流会等多种形式,推动乡村教师队伍不断接受网络技术与新型教育理念,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逐步打造一支能够与时俱进、专业能力强的乡村教师队伍。
3.加大乡村青年教师培养,发挥青年“为乡”内驱动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青年一代是有担当的一代,也是必须接过前人交接棒的一代,一批又一批的师范生走出校园,重返家乡,用行动去履行自己的那份誓言。
各大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师范生”等青年教师群体,引导青年教师制定专业发展生涯规划,不断创新青年教师培训模式,积极推动青年教师返回家乡、建设家乡,充分激发青年“为乡”的内生动力,发挥青年教师的引领作用。
七、结语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人们追求“有教无类”的教育目标,而广大乡村教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他们的无私奉献,是无数抛弃名与利的乡村教师的无私奉献才有得乡村万千学生的今天。尽管目前城乡教育仍有巨大鸿沟,乡村教育本身也存在诸多“疑难杂症”,但我们不能因为前路艰难险阻而踌躇不前。广大青年学生作为民族的未来,应当自觉承担起肩上的重担,重返家乡、建设家乡,发挥“返乡为乡”的奉献精神,为了教育事业作出青年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新新,李月娥.《湖北省城乡教育差距的原因及对策》[R].中国地质大学管理学院,武汉430074,1002-6487(2008)13-0118-02.
[2]陈波涌,刘青.农村特岗教师专业发展转型研究——基于湖南省调研情况的分析[J]当代教育论
[3]吴亮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矛盾、特质及其社会支持体系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5(24) :47-52.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19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