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小屋,用心守护
——曙光山村行公益团队浠水分队手工课“特色”吸睛
7月24日下午,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曙光山村行”公益团队浠水分队在团陂镇大熊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继续开展特色手工课。缤纷的卡纸、特色的教学让大熊托管中心大部分低龄留守儿童一瞬间成为手工课的“粉丝”。这次卡纸手工课课堂氛围活跃,充满留守儿童的欢声笑语。
这节手工课以卡纸为主要材料制作完成“立体蘑菇屋”作品,由作品讲解、启发与创意变形和师生合作制作三个环节组成。为保证课堂效果,采用一名主讲教师和一名助教老师合作方式进行教学。在作品讲解环节中,曙光山村行公益团队队员万锦秀对准备好的“立体蘑菇屋”简易版作品进行组合部分的讲解和技巧分析。“红色!”“蓝色!”“老师,我知道,还有蘑菇帽子上面的白色!”针对老师的提问,一年级的小朋友踊跃地举起了小手,有的同学为了抢答,直接站起来急切兴奋地望着老师,嘴里不停地嘟囔着“我我我!”。随后,万老师以简易版“立体蘑菇屋”为基础,鼓励小朋友发挥想象力自我创作。小朋友们创意不断,小老虎、小狮子、长颈鹿纷纷入住“蘑菇屋”。在最后的师生共同制作环节中,万老师和助教李老师协助同学们进行实践制作,同学们的创意构思在卡纸的剪裁与胶水的粘合中实践化。在问及特色手工课时,万老师说:“农村的留守儿童比较缺少手工美术的接触和锻炼,本着关爱留守儿童的初心和激发留守儿童创造性的目的,我们开创了这个课程。特色手工课能让孩子们体会到动手和思维的重要性。”相对于原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曙光山村行浠水分队的手工课以特色手工内容和特色教学方式两个特色强势吸睛,引起托管中心一到六年级留守儿童的热烈反响。
据悉,曙光山村行公益团队有手工课、粘土课、特色版画课和漫画创想课等一系列特色美术课程,以启发开放式教学模式进行,以美术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美感,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自我表达和个性创造。

指导老师:余彦君
记者:李慧敏
摄影:陆一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0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7月12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徙南渡,心系家国”筑梦淅川实践队开启了渠首陶岔之行。来到渠首,映入眼帘的是波光粼粼的丹江口水,库水碧波万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村淅川县邹庄村时说:“你们为了沿线的人民能够喝上好水,舍小家为大家,这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沿线人民、全国人民都应该感谢你们。吃水不忘……
公共管理学院“北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饮水思源,前赴征程;波澜壮阔,气势恢宏。为深入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伟大意义,体悟丹江口市两次搬迁共40万移民“忠诚担当,大爱报国”的南水北调移民精神,2023年7月9日,华北水利……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你们为了沿线的人民能够喝上好水,舍小家为大家,这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沿线人民,全国人民应该感谢你们,吃水不忘掘井人,你们就是掘井人。”这是2021年5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烟波浩渺,一碧万顷,壮丽如画。“南水”来之不易,只为一渠清水永续北送。为深入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伟大意义,感受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移民精神,传承弘扬历代先贤治水精神、南水……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1969年元月,南阳地区以“远景南水北调,近期引丹灌溉”为蓝图,动用7县10多万群众,展开了陶岔大会战。为更加深刻的领悟南水北调移民精神,感受陶岔大会战的壮烈场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徙南渡,心系家国”筑梦淅川实践队查看全文 >>
烟波浩渺,一碧万顷,壮丽如画。“南水”来之不易,只为一渠清水永续北送。为深入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伟大意义,感受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移民精神,传承弘扬历代先贤治水精神、南水……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美丽乡村,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以来,各乡镇以此为目标,拼力追赶。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是乡镇达成的标准,在实践队队员的调研中,也发现……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