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广财学子三下乡:入千年鼍城,看刀剪流光,览漆器韵美

来源: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徐梓琼 梁照林

阳江有三宝:豆豉、小刀与漆器。其中,小刀和漆器作为三宝之二,工艺精湛,久负盛名。为探寻阳江传统文化刀剪与漆器新的生命力和存在形式,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流光溢彩”队在7月21日至25日前往阳江对刀剪与漆器的发展现状及历史价值展开调研,以此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助力行业打破目前的困境,为今后阳江刀剪与漆器发展新局面提供参考。

观刀剪“流光”——能教七月薰风似,为取漠阳江水来

阳江是名副其实的刀剪之都,一个坐落在仅有200万人口土地上的城市,却拥有上千家刀剪工厂。

7月21日上午,实践团来到太盛五金有限公司。冯经理介绍道,“太盛主打“锋派”和“前刀刀”两个刀剪品牌,其中,“锋派”注重出口,主要售往澳洲、美国等地;“前刀刀”对接内销,基本涉及全国销售面。”访谈之余,冯经理带领我们参观生产车间,全面呈现产品的制作流程。开料、打眼、调直等十多道工序实现数字化指挥自动生产辅以人工生产。从原料进购、生产制造到成品出厂,生产车间将全环节、全方位对产品进行品质把控。产品较之其它品牌价低而质优,设计、质量等方面符合消费客户需求,近年来在国内、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份额的占有率十分可观。

阳江十八子有“中国第一刀”之称誉,被列为“中国驰名商标”。当日下午,实践团前往阳江十八子工业旅游示范点。讲解员介绍道,“阳江刀具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隋朝冼夫人屯兵阳江造剑制刀时期。20世纪30年代,李良辉创立阳江十八子,由此开启中国刀剪行业新道路。”在十八子技术革命展区,实践团参观了阳江十八子五次技术革命时期不同的制作原料、工艺流程、刀具品种等,从自主研发制刀专用钢材到刀具热处理技术再到精密铸造技术等技术改革,向外展示了刀匠们一丝不苟、细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时隔几日,实践团来到当地的昌大昌超市刀具销售点进行走访。我们得知:超市以卖刀为主,剪刀为辅,其中刀以厨房刀如菜刀、切骨刀以及水果刀为主。品牌主要有十八子、美珑美利、金榕等。虽然阳江刀剪市场大,但不会以阳江品牌作为主要销售目标,受疫情和电商平台影响,超市的销量略微减少。在谈及刀剪的继承发展问题上,经理表示刀剪行业很难雇佣年轻人,这导致传统的刀具设计长时期缺乏新鲜的血液涌入,而这与阳江属于四线小城市,对人才的吸力弱有直接联系;同时政府对高端人才的引进不够,相关的政策和补助也不够落实。

览漆器“溢彩” ——晶莹髹漆千层罩,凌霄画境羡几分

“静女心如发,名师手有神,阳江朱漆好,留得岭南春。”这是田汉在1962年参观阳江漆器工艺厂(现阳江漆艺院)时题的诗句。而今,7月23日,“流光溢彩”实践团走入阳江漆艺院,走进漆艺历史,领略“晶莹髹漆千层罩” 的精奇高妙。在漆器展示厅中,大到床柜、桌椅、板凳,小到首饰盒、眼镜盒、印章盒、盘、杯、碗筷,细到一颗纽扣都可以是漆艺的装饰。漆器最初以销售实用性产品为主,但碍于八九十年代漆器业停滞,工艺人为生活所迫,开始发展漆画。近年我国注重传统技艺的传承问题,而传承最重要的是回归生活,于是漆器渐渐又往实用结合观赏的方向发展。当漆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要跟艺术接轨,这可以说是规律使然。

漆艺工序繁琐,从胎体到成型,需经历脱胎、裱布、脱模、刮灰、上漆、打磨、髹漆等步骤,期间需反复上漆与打磨。何主任表示漆艺比较复杂,至少需要十余年的学习才能做出像样的作品,而做出一件像样的作品也需至少3、4个月。当日在工艺坊遇见的师傅是从2000年开始跟随阳江漆器髹饰技艺的省级传承人陈其积学习阳江漆艺的制作技艺,至今已有22年,在谈及自己做漆艺的动力时,师傅的眼睛突然闪烁起了亮光,他表示漆艺所展现的色彩美和艺术美令他深深着迷,每日沉浸其中,无法自拔。漆艺是祖先留给大家的文化瑰宝,每个人都有责任,也有义务把它传承下去。

实践团在将离之际与何主任谈起了漆器的日后发展问题,面对阳江漆器青黄不接的发展状态,何主任显得有些力不能支,而这也向我们揭示了一些普遍问题:漆器、漆画人工成本高,价格昂贵;除此之外,漆艺的宣传力度不足,毕竟传统技艺的宣传仅靠个人是行不通的,需要地方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才行。漆艺的一切都是那么美,那么精致,那么神妙,有这样镂月裁云的风味,每个人都说实在说不出哪一样最可赞羡,然而若是漆艺这般可贵的传统文化,却不复往日荣华,实为可惜。生活是根,艺术是花,愿这漆艺之花,澡雪垢滓,生生不息,静待花开。

阳江刀剪以上千家工厂照顾着寻常人家的生计,而阳江漆器又因种类丰富和用途广涉及到百姓日常的方方面面。经了解,阳江刀剪与漆器在历史文化、内在精神、政府政策等方面具备突出优势,但在企业规模、阳江市人民整体思想、人才建设等方面仍有不足之处。如何复兴、从何入手,成为刀剪与漆器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综合各方被采访人以及团队成员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意见与思考,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需做到:一、活化传承,回归生活;二、政府支持,政策引领;三、走进现代,科技支撑;四、迎合大众,抓住市场。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刀剪和漆器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华文脉的薪火延续,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向,更是文化自信的有力彰显。 “品味过去、把握现在、谋划将来”,将刀剪与漆器文化与人民生息相契合,让古老的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光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96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弘扬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我心痴绝处,悠悠系古城。温州市永嘉县是一座充满历史人文气息的古城,这里有静如处子、波光潋滟的楠溪江,有传承千年、满载乡情的舴艋舟,更有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儿女。近日,…… 阮晨璐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寻访抗战英雄之子,传承红色传统文化

走进永嘉县的北村的“钟寿祠堂”,来自浙江理工大学文化团的成员便感受到浓浓的红色气息:破旧简陋的屋瓦白墙上,革命英雄汪吉仁和汪瑞烈的照片悬挂着;室内简单的陈设中,还有对那段革命…… 郭慎远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传统舴艋情满载,经典红色永流传

近日,为期10天的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 “悠悠我心系古城”社会实践团活动在温州永嘉县岩坦镇圆满落幕,特色活动以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为主题,旨在挖掘、传播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为当地的…… 郭慎远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浙江理工学子听乡镇党委书记传授大学生下乡工作秘诀

“脚勤,皮厚,嘴抹油——这七个字是大学生下乡工作的秘诀。”在温州市岩坦镇政府的办公室里,党委书记徐翔笑眯眯地向浙江理工大学的实践团队传授他多年工作总结的经验。 …… 阮晨璐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悠悠古城殷殷期盼,红色文化传承发扬

清晨,太阳在鸡鸣声里缓缓升起,蝉鸣聒躁,万物开始慢慢地苏醒,又是一个烈阳高照、热情似火的夏日。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一座红色文化气息浓郁的古村庄,在7月14日这一天,浙江理工大学…… 王佳希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革命热血育红菱,红色文化伴我行

近日,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悠悠我心系古城”志愿服务团队来到了温州永嘉县屿北村,一个曾经孕育出多位革命英雄、沉淀了丰厚的革命文化基础的红色圣地,在这里开展了以“革命热血育红菱…… 魏佳文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理工学子开展支教活动,弘扬传统文化

 近日,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悠悠我心系古城”志愿服务团队进入温州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开展了第一次支教活动。“我是你们的彩虹姐姐!”,“我是你们的温柔姐姐!”志愿者们独特而生动…… 魏佳文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乡村振兴也走“一带一路”,永嘉舴艋载得动绿水青山

近日,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悠悠我心系古城”文化活动团抵达温州市永嘉县岩坦镇,意在探究两山理论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时值建党97周年,文化活动团紧跟“十九大”乡村振兴“三步走”战…… 郭慎远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城市更新中的居民自主更新模式探索:以杭州、绍兴、台州为例

近日,一份关于城市老旧小区自主更新的调查报告引发了广泛关注。报告以杭州市、绍兴市、台州市为例,深入探讨了老旧小区自主…

青春筑梦践初心 政社同心启新程

在时代的号召下,“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盛大启航,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学子们以昂扬之姿奔赴基层,用实际…

湖南师范大学实习队于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开展汇报形式讨论会

2025年4月29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赴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实习队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汇报形式讨论会。此次会议邀请到学院指导老师…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召开培养方案修订会议

4月28日,外国语学院在教学楼2-402召开培养方案修订专题会议。外国语学院院长梁晓冬、副院长张帆、党委副书记王伟及各专业教研…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成功召开期中教学检查专题会议

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推进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4月27日,外国语学院于教学楼2-402召开期中教学检查专题会议。本次会议…

最新发布

【支教动态】携手同行 守护希望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躬身践行志愿服务精神,潜心基层工作为乡村教育贡献力量,2022年7月1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爱启明调研团前往日照市后村镇崖头小学,团队成员希望…
三下乡感悟:以梦为马
为了解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中所起的作用,湖北师范大学扬梦青年行实践队于2022年6月17日前往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大王镇开展了聚焦“大王镇香椿产业”扎实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调研活动。本次暑期调研活动带给…
三下乡感悟:社调,未完,待续
为了解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中所起的作用,湖北师范大学扬梦青年行实践队于2022年6月17日前往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大王镇开展了聚焦“大王镇香椿产业”扎实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调研活动。本次暑期调研活动带给…
三下乡感悟:调研出真知
为了解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中所起的作用,湖北师范大学扬梦青年行实践队于2022年6月17日前往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大王镇开展了聚焦“大王镇香椿产业”扎实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调研活动。本次暑期调研活动带给…
东湖学子三下乡:走进屈姑,探寻品牌背后的历史故事
7月17日,武汉东湖学院橘徕服兮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秭归的湖北屈姑国际农业集团,调研屈姑集团的品牌建设情况。湖北屈姑国际农业集团是一家以柑橘精深加工为主导,集农产品种植、加工、研发、出口、冷藏为一体…
普及急救知识,挽救珍贵生命
为解决部分市民群众急救意识较差、对急救知识匮乏的问题,河南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备‘豫’不虞,‘救’在身边”暑期实践团在7月14日和郑州市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一起,在河南省郑州市的街边做起了“急救地摊”…
感受香椿与党建,促进乡村新发展——湖师扬梦青年行实践队实地调研
为探索乡村振兴的发展与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湖北师范大学扬梦青年行实践队于2022年6月17日前往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大王镇开展了关于聚焦“大王镇香椿产业”扎实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调查与研…
智改数转新城市,强富美高新江苏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的高质量发展,8月6日上午,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师志不渝”前往江苏省苏州市江苏通润驱动设备股…
湖师学子三下乡:点点星光,汇成汪洋
2022年6月17日上午10点,湖北师范大学扬梦青年行实践队前往黄石市阳新县大王镇贵湾村开展实地调研。调研的过程并不算长,但准备的时间却是十分的长。为保证调研的顺利进行,在调研前期队员就与当地政府取得了联…
小小香椿树,大大致富梦——湖师扬梦青年行实践队实地调研
近年来,大王镇党委、政府创新实施“党建引领+集体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挖掘产业带头人,以村支部为战斗堡垒,谋划“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湖北师范大学扬梦青年行实践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