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有三宝:豆豉、小刀与漆器。其中,小刀和漆器作为三宝之二,工艺精湛,久负盛名。为探寻阳江传统文化刀剪与漆器新的生命力和存在形式,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流光溢彩”队在7月21日至25日前往阳江对刀剪与漆器的发展现状及历史价值展开调研,以此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助力行业打破目前的困境,为今后阳江刀剪与漆器发展新局面提供参考。
观刀剪“流光”——能教七月薰风似,为取漠阳江水来
阳江是名副其实的刀剪之都,一个坐落在仅有200万人口土地上的城市,却拥有上千家刀剪工厂。
7月21日上午,实践团来到太盛五金有限公司。冯经理介绍道,“太盛主打“锋派”和“前刀刀”两个刀剪品牌,其中,“锋派”注重出口,主要售往澳洲、美国等地;“前刀刀”对接内销,基本涉及全国销售面。”访谈之余,冯经理带领我们参观生产车间,全面呈现产品的制作流程。开料、打眼、调直等十多道工序实现数字化指挥自动生产辅以人工生产。从原料进购、生产制造到成品出厂,生产车间将全环节、全方位对产品进行品质把控。产品较之其它品牌价低而质优,设计、质量等方面符合消费客户需求,近年来在国内、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份额的占有率十分可观。
阳江十八子有“中国第一刀”之称誉,被列为“中国驰名商标”。当日下午,实践团前往阳江十八子工业旅游示范点。讲解员介绍道,“阳江刀具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隋朝冼夫人屯兵阳江造剑制刀时期。20世纪30年代,李良辉创立阳江十八子,由此开启中国刀剪行业新道路。”在十八子技术革命展区,实践团参观了阳江十八子五次技术革命时期不同的制作原料、工艺流程、刀具品种等,从自主研发制刀专用钢材到刀具热处理技术再到精密铸造技术等技术改革,向外展示了刀匠们一丝不苟、细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时隔几日,实践团来到当地的昌大昌超市刀具销售点进行走访。我们得知:超市以卖刀为主,剪刀为辅,其中刀以厨房刀如菜刀、切骨刀以及水果刀为主。品牌主要有十八子、美珑美利、金榕等。虽然阳江刀剪市场大,但不会以阳江品牌作为主要销售目标,受疫情和电商平台影响,超市的销量略微减少。在谈及刀剪的继承发展问题上,经理表示刀剪行业很难雇佣年轻人,这导致传统的刀具设计长时期缺乏新鲜的血液涌入,而这与阳江属于四线小城市,对人才的吸力弱有直接联系;同时政府对高端人才的引进不够,相关的政策和补助也不够落实。
览漆器“溢彩” ——晶莹髹漆千层罩,凌霄画境羡几分
“静女心如发,名师手有神,阳江朱漆好,留得岭南春。”这是田汉在1962年参观阳江漆器工艺厂(现阳江漆艺院)时题的诗句。而今,7月23日,“流光溢彩”实践团走入阳江漆艺院,走进漆艺历史,领略“晶莹髹漆千层罩” 的精奇高妙。在漆器展示厅中,大到床柜、桌椅、板凳,小到首饰盒、眼镜盒、印章盒、盘、杯、碗筷,细到一颗纽扣都可以是漆艺的装饰。漆器最初以销售实用性产品为主,但碍于八九十年代漆器业停滞,工艺人为生活所迫,开始发展漆画。近年我国注重传统技艺的传承问题,而传承最重要的是回归生活,于是漆器渐渐又往实用结合观赏的方向发展。当漆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要跟艺术接轨,这可以说是规律使然。
漆艺工序繁琐,从胎体到成型,需经历脱胎、裱布、脱模、刮灰、上漆、打磨、髹漆等步骤,期间需反复上漆与打磨。何主任表示漆艺比较复杂,至少需要十余年的学习才能做出像样的作品,而做出一件像样的作品也需至少3、4个月。当日在工艺坊遇见的师傅是从2000年开始跟随阳江漆器髹饰技艺的省级传承人陈其积学习阳江漆艺的制作技艺,至今已有22年,在谈及自己做漆艺的动力时,师傅的眼睛突然闪烁起了亮光,他表示漆艺所展现的色彩美和艺术美令他深深着迷,每日沉浸其中,无法自拔。漆艺是祖先留给大家的文化瑰宝,每个人都有责任,也有义务把它传承下去。
实践团在将离之际与何主任谈起了漆器的日后发展问题,面对阳江漆器青黄不接的发展状态,何主任显得有些力不能支,而这也向我们揭示了一些普遍问题:漆器、漆画人工成本高,价格昂贵;除此之外,漆艺的宣传力度不足,毕竟传统技艺的宣传仅靠个人是行不通的,需要地方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才行。漆艺的一切都是那么美,那么精致,那么神妙,有这样镂月裁云的风味,每个人都说实在说不出哪一样最可赞羡,然而若是漆艺这般可贵的传统文化,却不复往日荣华,实为可惜。生活是根,艺术是花,愿这漆艺之花,澡雪垢滓,生生不息,静待花开。
阳江刀剪以上千家工厂照顾着寻常人家的生计,而阳江漆器又因种类丰富和用途广涉及到百姓日常的方方面面。经了解,阳江刀剪与漆器在历史文化、内在精神、政府政策等方面具备突出优势,但在企业规模、阳江市人民整体思想、人才建设等方面仍有不足之处。如何复兴、从何入手,成为刀剪与漆器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综合各方被采访人以及团队成员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意见与思考,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需做到:一、活化传承,回归生活;二、政府支持,政策引领;三、走进现代,科技支撑;四、迎合大众,抓住市场。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刀剪和漆器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华文脉的薪火延续,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向,更是文化自信的有力彰显。 “品味过去、把握现在、谋划将来”,将刀剪与漆器文化与人民生息相契合,让古老的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光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96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