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振兴是灵魂。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乡村文化作为我国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乡土人文之美。如果说没有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没有乡村文化的同步振兴,那么乡村振兴就失去了真正的灵魂。因此,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抓住乡村文化这一灵魂根本。为了深入调研彝族民族特色文化,将彝族乡村文化推广宣传给更多的人以及吸引更多的人来感受彝族人民的热情,7月18日,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彝族自治县县,感受彝族传统文化体验民族特色节日。
7月18日下午实践队前往南涧彝族自治县无量山药谷进行实践活动。在此实践队首先观看了南涧人民的“跳菜”表演。“跳菜”,是南涧彝族特有的古香古色的饮食文化,他把粗犷豪爽、古朴生动的民间艺术亮点融汇其中,堪称“东方饮食文化之一绝”。看着“跳菜”表演者们姿势各异,变化多端,刚柔相济,旋转自如,不断地把装满菜肴的托盘在手中花样翻新,看着表演者们一张口便能咬住一张桌子稳步前行,实践对成员感叹到:“这跳菜不仅仅是一种杂技更是一种艺术和文化,南涧“跳菜”,不仅包容了饮食文化的精华,而且囊括了民族文化丰富的内涵,更是能让人感受到彝家人对远道而来的客人的一片深情厚意。”彝族是能歌尚舞、热情好客的一个民族。彝族人对客人的情,就像“火把节”的火一样热。
在表演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在表演团的邀请下来到场地上学习体验“跳菜”的艺术。在忽高忽低、忽急忽缓的音乐声中,团队成员在表演团的指导下根据音乐节拍,迈着轻柔而矫健的步伐,动作幽默而滑稽,舞姿轻松而优美,大步舞盘。
体验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再次感受到了彝族人民的热情好客、能歌善舞。体验完“跳菜”之后实践团见识了一种被称为“世界上最热情的敬酒方式”——高山流水。高山“瀑水”酒长流,轮番品尝尽欢乐!真可谓:“高山流水”,情深意长。此时,在场的人都拿出手机、相机围观、记录,甚至鼓掌叫好,声浪一阵高过一阵,场面非常热闹,大家都非常开心。“高山流水”结束后,为了再次欢迎实践团的到来,彝族人民拿起酒杯,唱起祝酒歌,在推杯换盏之间实践团与彝族人民“打成一片”。
时至七月,正值火把节的到来,实践团在当晚还提前参加了到当地的民族传统节日-火把节,大家将火把燃起驾成一个大火堆,那腾起的熊熊火焰,火光照亮了南涧的夜空,也映红了在场所有观众的笑脸。火光掩映下,所有人手拉手围着火堆,跟随着音乐快乐地跳舞游戏。火把节充分体现了彝族敬火崇火的民族性格,保留着彝族起源发展的古老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火把节是彝族传统文化中最具有标志性的象征符号之一,也是彝族传统音乐、舞蹈、诗歌、饮食、服饰、农耕、天文、崇尚等文化要素的载体;火把节对强化彝族的民族自我认同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火把节作为彝族人民与各民族交流往来以及促进民族团结都有现实作用。
以文化振兴赋能乡村振兴,重塑现代乡村文化空间,着重加强村落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保护性利用,并依托乡村文化禀赋,整合乡村文化资源,打造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更是为乡村振兴提供保障。当代青年更应该深入挖掘乡土文化潜力,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让非遗文化、民族服饰形成品牌效应。政府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文旅产业,把旅游要素聚集起来,提供互动式、体验式、嵌入式服务体验,让乡村文化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形成保护和传承的良性循环。让优秀文化入脑入心,更好地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扬革命文化,提升乡村文化教育的生动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乡村文化软实力。
本次实践团队深入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去,感受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活动。增强了团队成员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希望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能得到更好保护和传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91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