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生死里徘徊;他们,在战火中重生;他们,在磨难中铸就。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中华民族不屈的血性;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中华儿女坚挺的脊梁。念兹在兹,一枝一叶总关情。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老兵的位置很高、很特殊,在14亿中国人民心中,也是如此。
趁着“三下乡”的契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赤色铁兵魂”实践队员来到十堰市铁二处,怀揣着崇高的敬意前往三线建设老兵——汪长根家中,倾听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步入汪爷爷家中,映入眼帘的就是门楣上那“光荣之家”的光荣牌,即使小小一块,分量却重于千钧。进屋后环顾四周,我们无一不被满墙悬挂的荣誉震撼到。紧接着,汪爷爷拿出了他视若生命的个人嘉奖令、立功证若干、襄渝铁路建成40周年纪念章一枚,我们庄重地接过,肃然起敬。
通过交谈,我们能够看出汪爷爷等老一辈革命战士为了革命胜利、为了希望曙光,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付出了身残甚至是死亡的代价,他们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和人民。他们永远是国家的骄傲,永远值得中华儿女的无限敬仰。此外汪爷爷对当代青年也寄予着厚望,期盼青年学子锐意进取、奋发图强,走好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在与老先生的交流中我也有了自己的思考,所谓铁道兵精神是追求信仰的远见卓识,是永葆忠诚的矢志不渝,是敢打敢拼的自强不息,是忘我奉献的无怨无悔,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见证了无数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伟大牺牲,承载着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熠熠生辉的红色精神,可令青春点亮岁月,会让生命绽放璀璨,能使人生创造奇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我们要重燃铁道精神,裹续精神血脉,担当时代使命,以斗志昂扬的姿态,以不懈奋斗的恒心,怀揣理想,奋勇前行,用热血青春和澎湃激情唱响祖国伟业新征程上的嘹亮战歌。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 “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发生背景是中苏交恶以及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他们在那动荡的年代里,处处有三难:处境难,吃饭难,行路难。他们是那样艰苦,那么我们祖国的花朵、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却常因一点挫折边叫苦连天,这怎能与他们的艰苦相提并论?怎能担当得起那几个字?在那些枪林弹雨的日子里,一个生命都在身边流逝,怕过吗?想过下一个会不会是自己呢?但在这国难当头的时刻,人人自危又怎么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那些时候,或许老兵爷爷一直都是怀着视死如归的态度,抱着保卫祖国的决心去与敌人对抗。他们也日行百里路,这种毅力与决心可贵,我想我们,也应有这样的决心与坚持。在那个时代,人民备受压迫,而共产党员为了当时的人民,为了土地,为了祖国,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这样的勇气与无私哪一点不值得人们崇敬?哪一点不值得我们学习?退伍军人退伍不退志,有着军人本色。即使退伍,也造福人民,为祖国默默奉献着。这样的军人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在那个时代,众所周知,上了三线免不了伤亡,但每位战士还是怀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信念不顾流血、不顾受伤、不顾生死。我认为即使如今国泰民安,但如果敌人仍然侵略国土,我们也绝不退缩畏惧,祖国的花朵依然可以像先辈那样果断地杀敌,保卫人民、保卫国土、保卫华夏!华夏儿女面对战争,绝不软弱!因为我们的血液里也有先辈传承的红色基因。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现在应该好好读书,蒸蒸日上,不虚度光阴,日后通过文化知识报效祖国,为祖国尽心竭力!
透过这次社会实践我真正明白社会生活与校园生活的差距。校园毕竟是太小了,我们在学校学的是理论知识,我们务必要将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实际中才会发现它的价值。我们总以为在学校上课枯燥无味,总向往那些自语自在享受生活的人,总有着别人不知到的理想,总想着有一个辉煌的未来。但我此刻开始明白,所有的想象都是虚无缥缈的,只有自我亲身实践过,才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会正确地给自我定位,确立相对现实的目标。我们也应该秉承着先辈们的精神努力学习,他们的事迹也有力弘扬着可贵的军人精神,我们会带着他们的精神、他们的品质用功读书。这次的“采访老兵”的活动,我们不虚此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90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