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下午,在指导老师陆剑锋教授和林琳副教授的带领下和中国水产养殖网主编蔡俊的陪同下,合肥工业大学暑期“三下乡”虾蟹盈篮实践团来到滁州市全椒县开启“稻虾共作”新模式的调研之旅。团队参观了安徽鑫农汇冷链食品有限公司和全椒县潘氏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了解了“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绿色发展”的循环农业模式,同时加深了同学们对三产融合新模式的理解。
第一站,团队成员来到了安徽鑫农汇冷链食品有限公司。在此,团队有幸遇到来全椒授课的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蒋军,并在全椒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文明的共同带领下,调研了解了该公司。
安徽鑫农汇冷链食品有限公司系安徽省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二级子公司,位于全椒县十字镇界首村,项目总投资7.1亿元,总占地面积220亩。该公司主要经营速冻清水原料虾、调味小龙虾、速冻虾尾、速冻虾仁、虾壳粉等龙虾系列产品以及速冻鱼类水产品、速冻蔬菜产品等,致力于打造成国内冷链食品行业百强企业,成为滁州市最大的冷链食品综合加工园区。
在蒋站和王局的带领下,团队成员还近距离参观了该公司现代化的小龙虾加工车间。随后大家从小龙虾的市场需求、市场环境、产品、营销等方面进行了调研。了解了小龙虾庞大的消费市场和看到了养殖区产出的优质稻米后,大家纷纷对稻虾共作产业在当地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表示惊叹。
随后,团队来到了本次实践活动的最后一站——全椒县潘氏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全椒县十字镇陈浅村,主要从事稻虾综合种养生产、小龙虾苗种繁育与销售。常年稻虾综合种养面积1.05万亩,年产小龙虾2000吨,优质水稻近6000吨,产值近亿元。
团队在负责人潘正福的带领下参观了公司的养殖基地。据负责人介绍,公司生产基地建设以来,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公司累计投入近亿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引进新型科技设备,着力促进稻虾综合种养向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生态化、健康化方向发展。公司对种养田块进行标准化改造升级,采用稻虾共作(连作)模式种养,发挥小龙虾除草和饲料残渣、排泄物增肥等功效,提高稻米质量,实现“一田两用、田面种稻,水体养虾,虾粪肥田,稻虾互利”的良好生态。除此以外,公司安装应用微孔增氧、流水增氧设施170台套,提高了水体自净能力,实现小龙虾生态健康养殖。
在走访过程中,团队还观察了公司的生态沟渠。据了解,公司为了有效保护养殖水体环境和生态环境,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积极建设生态沟、过滤坝、沉淀池、曝气池等设施,促进产业的绿色发展。在接下来的访谈中,负责人还告诉大家,公司注重科学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建设智能化养殖监控物联网系统,实现对水温、酸碱度、气温等各项基本参数实时采集,自动控制换水、增氧,及时预警异常情况,实现精确感知、精准操作、精细管理。同时引进试用渔业无人机(无人小艇)智能投料系统,可预设航道、航速和投料速度,有效提高投喂精度和节约生产成本。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让团队成员大开眼界。
经过调研,团队得知公司带动周边普通农户季节性就业240人,贫困户就业10人,通过土地入股带动扶贫户44户126人增收,辐射带动周边近300户农户发展稻虾综合种养,与农户达到利益联结,带动周边乡村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经此次实践,团队成员们受益匪浅。一方面,深刻理解了“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空间布局、实现乡村振兴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深刻见证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对于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显著作用。最后,团队成员们意识到科技兴农的重要性,科技进步将成为未来农业实现飞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将成为新一轮的助农热点,而未来农业发展也迫切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也就要求青年一代,自觉把自身发展、个人奋斗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行动中,当好推动者、做好先行者,为助力我国农业持续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年智慧和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87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