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响应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深入探寻山东省农业与乡村发展现状,研究乡村发展历程,了解农村改革发展工作进程,感受乡村人居环境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变化,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赴山东四市社会实践团在7月8日至7月14日、7月21日至7月28日于山东省济南市、聊城市、菏泽市、日照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问卷收集、实地考察、走访调研、乡村支教、线上搜索资料等方式,了解山东省四市农业农村发展情况,探寻乡村振兴新思路新方法。
7月7日,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赴山东四市社会实践团成员于线上召开实践会议,协商确定了本次实践活动的基本方案。实践团成员充分利用网络等信息资源,收集山东省乡村发展现状、扶贫政策等方面的信息资料,并分类整理后,确定了以问卷收集、实地考察、走访调研、乡村支教、线上搜索资料等为实践方式,以当地农村居民和孩子为主要调研对象的实践方案,并前往实践地开展实践。
到达实践地点后,实践团成员拜访了当地的农村居民,交流了解了当地乡村状况。村民们热情接待并耐心回答了实践团成员提出的问题,给实践团成员细心讲解了近年来农耕工具的变化、土地生产政策的改变以及土地产品的增收等具体细节,并填写了实践团成员针对农村居民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之后,实践团成员对问卷进行了收集整理。
在村民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参观了当地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亲眼看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农村道路、厕所、供暖、供电、学校、住房、饮水“七改”工程的有序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初显成效。要想富先修路,据实践团成员了解,现阶段山东全省基本形成以县道为骨架、乡道为支线、村道为脉络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实现了与国省干线公路以及城市道路的有效对接互通。
为了切身体验乡村农耕生活,实践团成员跟随农村居民行走在耕地田垄之间,听农村居民讲述农田耕种的过程,从犁地播种到施肥灭虫,再到灌溉收获。实践团成员仿佛亲身经历了农田产物的一生。与此同时,实践团成员对农产品稳产保供等问题进行详细调查。之后,实践团成员在烈日炎炎下和农村居民共同下地劳作,感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文化。劳作过程中,农村居民传授了实践团成员许多耕作的技巧,实践团成员也不住地赞叹农村居民们的智慧与勤劳。整体氛围融洽热闹。
在完成了与农村居民相关的实践调研后,实践团成员来到了山东省四市的乡村中小学实践地,在和学校老师领导进行沟通后,与孩子们进行了第一次的见面。这一次见面,实践团成员向孩子们进行了简单的支教内容介绍,并对孩子们有了初步的认识。在经过猜猜我是谁、姓名击鼓传花等破冰游戏后,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都对彼此更加熟悉,孩子们也没有了开始的矜持与不自在,大胆热情地与实践团成员交流起来。
之后,实践团成员依据自身对孩子们的了解,辅以线上线下的信息收集,精心设计了以孩子们为对象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涵盖了家庭经济情况变化、乡村环境改善以及扶贫政策了解等方面。在问卷调查途中,实践团成员多次与孩子们进行交流,询问他们在乡村的生活情况,小到穿衣吃饭,大到教育农耕,孩子们都畅所欲言,氛围轻松愉悦。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最好的方法是扶智。实践团成员在乡村支教中与孩子们近距离接触,除了基础知识和科学素养的教学,还有口语表达、书法、绘画等拓展性课程,通过图片视频、课堂问答、抢答游戏等方式,将乡村政策发展变化等知识以方便理解的形式教给孩子们。并引导孩子们比较脱贫攻坚完成前后家庭经济情况的变化以及乡村发展的变化,鼓励孩子们探索思考变化产生的原因。小到个人努力亲邻帮扶,大到科技发展政策支持,孩子们都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在实践团成员发出“作为一个孩子,我能为乡村振兴做出什么?”的问题后,孩子们都在绞尽脑汁地进行思考,课堂陷入了一片沉默。
支教的最后一课,实践团成员讲述了时代楷模黄文秀的故事,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实践团成员以此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使得在场的孩子们大受鼓舞,热泪盈眶。不少孩子都当场表示,自己会像黄文秀一样,好好学习,回来为自己的家乡做贡献。话语质朴,但充满真诚,令实践团成员十分动容。
自7月21日后,实践团成员全部由线下实践转为线上实践。在线上,实践团成员分别搜索资料,了解各个地区政策的变化,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总结乡村典型的脱贫经验,感受各自家乡脱贫攻坚成功前后的变化。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文字,记录着国家逐步向好的态势。实践团成员将以这些资料为基础,将青春奉献给祖国,让信念之花开遍山野。
至7月28日,实地实践调研全部完成,实践队成员召开线上会议,整理分析以农村居民和孩子为对象的调查问卷,并对本次实践进行实践总结。至此,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87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