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红色血脉长,传承焕新生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语过添情队 作者:林韫琨 郑仪 谢霖

红色血脉长,传承焕新生 作为三河坝战役的旧址所在地,梅州大埔三河镇拥有深厚的红色文化根基:八一路、朱德大桥将军事斗争与领导者刻进每个村民的生活,矗立于半山腰的三河坝战役纪念园远近闻名,成为人们回望与铭记峥嵘岁月的锚点之一。华南师范大学语过添情队通过走访革命遗址、对话汇东村与旧寨村书记等方式,感受三河镇流淌的红色血液,记录三河人为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传承所作的努力。 一、踏寻红色根脉,见证薪火相传 八一建军节当天,队员们来到位于三河镇的大埔中山纪念堂与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参观并进行访谈,探寻三河的红色足迹,见证三河人对红色血脉的传承。作为全中国最早的中山纪念堂,大埔中山纪念堂始建于1929年,历经岁月风雨,见证了革命与建设的历史,矗立至今。纪念堂所在的中山公园绿树掩映,园林布局典雅,孙中山雕像立于正中,可窥见当年领导革命,誓要救民于水火的气魄;纪念堂一楼设置等身雕像,复原孙中山在三河坝劳军后与众人共商大事的情景,二楼则采用图文方式展示孙中山等人的人生经历与革命历程,孙中山与夫人画像、“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的遗墨等等,折射出时代伟人的生平与理想。纪念堂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队员,作为全国最早的中山纪念堂,疫情之前这里每逢建军节等重要日期都会迎来大批瞻仰历史的游人,作为传承与发扬当地革命文化的基地之一,大埔中山纪念堂始终承担着爱国教育、红色教育的职责。 与中山纪念堂一江之隔的,正是著名红色景点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园区分为纪念馆、纪念碑、烈士陵园几部分,也从不同角度为后人再现了三河坝战役的全景。纪念馆中陈列着大量三河坝战役期间人民军队所使用的的武器、生活用具,并用文字、照片、沙盘地图等方式讲述战役的前因后果、艰辛过程与重要意义。在以朱德为首的起义军英勇抗击国民党钱大钧部,激战三昼夜,歼敌数千人,为井冈山会师保存了部队力量。“没有三河坝战役,就没有井冈山会师”,山脚下坐落着的,正是无限历史经验精炼而成的三河坝战役重要历史地位。 在访谈时,纪念馆讲解员表示,大埔的红色文化传承从物质与精神上惠及了当地民众,近年来各村的红色文化资源利用较为完整,作为本地人,他们会利用自己对大埔红色文化的熟悉程度,帮助外地朋友了解当地红色文化,以此传承客家红色文化精神、擦亮大埔红色文化名片。 二、文旅融合创新致富路,爱党爱国打造新阵地 走进三河坝,高耸入云的彩绘烟囱率先映入眼帘。朱德大桥是进入小镇唯一的通道,人民解放军“红色三河铸军魂”的雕像正矗立在桥前,守护着全镇人民,也展现了三河镇“红色小镇”的昂扬风貌。8月2日上午,实践队来到了大埔县三河镇汇东村党群服务中心,探寻三河坝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优化之路。 三河坝位于大埔西部的三河镇,因梅江、汀江、梅潭河三江在境内交汇而得名,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三河坝战役”就曾发生在此处。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国家修建了“三河坝战役纪念园”,而这个著名的红色文化景点,正位于三河镇汇东村笔枝山顶,属汇东村管辖。 汇东村党支部书记邓振先向实践队成员介绍,在党和政府以及三河坝群众的不断努力下,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不仅入选了《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也成为了广东省党员教育的重要基地,每一年都能吸引大批外来游客来参观学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红色景点的带动下,旅游业逐渐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三河镇也由此得名“红色小镇”。但在乡村振兴发展道路上,仅靠红色文化却是远远不够的。在未来,汇东村也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与三河镇的汇城村、旧寨村联合,修建村史馆,置办农家乐,把当地的红色旅游资源与蜜柚产业、梅州特色文化结合起来,创新旅游业发展道路,开辟乡村振兴新模式。 此外,汇东村也十分注重村民的爱国爱党教育,创设“汇东书院”,为村民提供学习党史、铭刻村史、陶冶情操的精神基地。在了解完汇东村发展的大致情况后,书记带领队员们参观了汇东书院。文房四宝兼备的书画室、扫码即可观看红色电影的观影室、满墙皆是书籍环绕的阅览室、明亮整洁而颇具巧思的人文展馆以及装潢崭新、设施齐全的汇东学习大讲堂课室……每一个场馆设施,都足以看见汇东村党支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匠心与决心。“很多孩子都爱来我们的阅览室看连环画,有时候还催着让我们赶紧上新的书,说是不够看呢!”在参观阅览室时,邓振先书记笑着对队员们说道。下至五六岁的孩童,上至饕餮之年的老人,每一位村民都能在汇东书院内找到精神文化寄托的港湾,汲取红色力量,赓续红色血脉。 三、凝聚党建力量,推动乡村振兴 8月2日下午,实践队来到三河镇旧寨村村委会,探寻革命基地的红色文化传承。旧寨村作为广东省“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第一批示范点,树立“党建+”概念,推动“支部+产业,支部+理事会,支部+精准扶贫”落到实处,并放大“红色村”党建示范效应,依次形成“党建+绿色产业、党建+红色经典旅游、党建+古色乡村旅游、党建+党员教育基地”的发展模式,凝聚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 村书记吴志辉从梅州红色文化渊源出发,向实践队成员介绍了旧寨村的红色文化建设。旧寨村以“缅怀先烈,不忘初心”为使命,对村镇红色文化元素进行多层监管保护,并联动周边村落和各级学校,宣传红色传统文化,着力打造红色小城镇,营造红色氛围。同时旧寨村以党建为中心,建立“343”党建模式,实行六村联动,通过支部联建、产业联通、环境联创、自然联防等方式,以示范村带动周边村落发展进步。 在访谈中,实践队成员了解到,旧寨村由于开通铁路,导致村内多数土地荒废。2018年,旧寨村党支部因地制宜,与相关技术公司及微生物研究所携手合作,建立有机灵芝生产基地。党支部也下设灵芝产业支部,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号召党员集资、带领工作、开辟销售渠道。如今,旧寨村灵芝生产基地已初具模型。除灵芝产业支部,旧寨村还成立蜜柚产业支部、外出支部及两个属地支部,密切党员与支部的联系,紧抓党员思想建设,落实“党建+”发展模式。 旧寨村以党建为核心,以红色文化为根基,凝聚党员和村民力量,以此共同助力乡村发展,切实推动了乡村振兴。 通过实地走访和与当地干部群众交流,语过添情队见证并记录下三河镇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群策群力以及作为革命精神滋养下的红色村镇发展自身、发扬传统的成果。三河镇的发展是发掘发扬红色文化、促进乡村振兴时代洪流的缩影,它的繁荣同样会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石之一。语过添情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紧密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挖掘地方红色资源,讲好地方红色故事,为红色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彰显青年担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86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智启田园:日照农户的智能农具挑战与展望

在日照这片充满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土地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现代农业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农户对当前智能农具的看法以及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智能农具促发展

在了解了日照农业发展情况后,队员又进行了新的调查。在新的一次调查中,队员到农村地区去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和访谈,了解日照农户们目前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和目前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智慧农业赋能 助力粮食增收

近期,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深入乡村,调研当地农户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及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此次调研旨在了解智能农业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日照农户拥抱智能农具:革新生产,迎接未来农业

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的广袤田野上,一场由智能农具引领的农业革命正悄然兴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业技术逐渐渗透到农户们的生产生活中,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解决了诸……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赋能日照农业

科技是乡村建设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技术保障。科技的发展可以提升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农村,探索新的农业经营形式和农村治理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下乡,慧农同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具逐渐走进了农村的生产生活。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地区农户对智能农具的接受程度以及他们目前面临的具体问题,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在刘兆宇老师指导下……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日照农村:智能农具与农户心声的探索之旅

夏日炎炎,曲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于2024年8月8日前往日照市农村地区深入实践,他们此行目的,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了解农户们对智能农具的看法……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

为了解农村地区对智能农具接受程度和生活生产问题的任务,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举办了以“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的主题活动。通过发放调查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运输管理学院乡村振兴暑期实践调研团开展“以舞为媒 舞动乡村”实践活动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须铸魂。文化振兴是“塑形”与“铸魂”的内在统一。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根植居民爱乡情怀,打造亮丽人生底色,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管理学院“赓续红色血脉助推绿色发展奋进金色…
探访武当山金殿 学习武当文化
2022年8月21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武韵实践团队前往武当山金殿探访学习。武当山金殿坐西朝东,面阔三间5.8米,进深三间4.2米,高5.54米。仿大式木结构,鎏金铜殿,采用皇家专用的重檐庑殿顶,殿顶正脊两端饰以大吻,…
华南师大学子三下乡:回望百年辉煌成就,迎二十大崭新征程
回首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无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砥砺奋斗,以不败的信仰撑起了百年大党的铮铮脊梁,铺下了民族复兴之路的块块基石。身为新一代的青少年,应当从厚重的党史中出发去寻找一代代共产党人…
访武当山金殿 学武当文化
2022年8月21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武韵实践团队前往武当山金殿探访学习。武当山金殿坐西朝东,面阔三间5.8米,进深三间4.2米,高5.54米。仿大式木结构,鎏金铜殿,采用皇家专用的重檐庑殿顶,殿顶正脊两端饰以大吻,…
注重组织覆盖,强化“红色”动力
注重组织覆盖,强化“红色”动力近年来,各地纷纷探索以党建引领物业治理新模式,形成了“红色物业”等一批先进经验。“红色物业”与民营物业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更加强调党组织引领作用的发挥,更加强调公…
【调研团支教感悟】支教护航,为爱启明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重要性被进一步强调,各地的教育条件,特别是基层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等得到明显改善。为切实了解基层教育现实情况,6月30日,我跟随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爱启明调研团,前往山东省…
盛夏炎炎,“语”润心田 ——华师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语过添情实践服务队 开营仪式暨破冰班
为促进师生之间相互认识了解、帮助同学与家长了解暑期云实践课程的基本安排,2022年7月15日,语过添情队全体队员于线上组织了开营仪式暨第一次班会,本次参与云实践活动的学生和家长共同参加。破冰班会分为队…
【支教感悟】播种温暖真情 挥洒青春汗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与此同时由于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留守儿童如何上学生活,怎样关心其健康成长又成了一大问题。加强农村留守儿童…
做好引路人 不负青春
2022年7月5日,我跟随安徽师范大学千方爱心学校利辛队来到利辛县汝集镇汝集小学支教,度过了一个充实的夏天。今年的支教活动结束了。在过去的十几天里多,度过了一段充实的时光。在本次的支教活动中,我教授的…
浮生若茶,千载风骨 ——以茶文化为媒介领悟为人之道
中国是最早发现栽培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为帮助小朋友们了解茶道等茶文化的相关知识,体悟品茶的过程中部分现象背后的人文底蕴和为人之道,语过添情队的成员于7月16日开设了茶文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