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7日,我作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来到了红安县太平桥镇进行红安绣活非遗文化学习,在红安学习实践的这四天,让我明白了“非遗”二字所蕴含的文化底蕴。
第一天队伍长途跋涉,几经辗转来到了黄冈市红安县,在我刚走下巴士时,太平桥镇那文化古镇的质朴气息扑面而来,道路两旁排列着颇具年代气息的砖瓦房,这些景色无不向我们展现红安县作为一处“非遗文化区”的文化气息。我们第一天的目的红安绣活传承中心坐落在远离公路的一处居住区旁,这座传承中心一开始看起来并不显眼,入口处的“红安绣活”四个字淳静低调地立在大门口上,和周围的清静相得益彰。
当我迈进传承中心的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面摆满了作品的展览墙,以红安绣活针法绣制的鞋垫呈扇形排列摆放在一起,两百多双作品在白色的墙上呈现除了十分惊艳的效果,走进细看,每对鞋垫上的图案都大相径庭,有的图案色彩缤纷,绣梅兰竹菊,并蒂莲开、有的图案栩栩如生,绣二龙戏珠,凤穿牡丹、有的图案寓意美好,绣麒麟吐书,白鹤归松,只是浅浅赏析一下这些作品,我就能感受到红安绣活那生机盎然又独具地方特色,颇具劳动人民风俗的清新质朴的气息。
在传承人刘珊的一番讲解下,我了解了红安绣活的全称是红安民间刺绣活动,绣活应用于鞋垫、枕套、门帘、桌围等日用纺织品,是流传于中原地区红安乡山的民俗活动。红安绣活的种类大致分为三类,丝绣主要展现红安民间的艺术风格,挑绣则是广泛吸收当地其它红安文化技艺的手法,与绒绣共同展现红安的民俗与风土人情。红安当地有着深厚的民间文化,而其中有个乡风民俗非常吸引我的注意力:姑娘会亲手缝制鞋垫,送给心仪的男性,以此表达自己的心声,这项传统也是红安绣活的起源,在了解到这项民俗后,当我再回头去看墙上那些红安绣制的鞋垫,此时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那些作品细致的针法和精美图案,更感受到了作品背后一针一线所蕴含的感情,以及红安绣活作为非遗所承载的文化之厚度。
次日队伍集中来到了红安绣活传习所,终于轮到自己来以红安绣法制作刺绣了,之前参观传承中心时那些精美的红安刺绣作品仍让我念念不忘,也让我感悟到了缝制作品时的心意与投入到感情和针法一样重要。尽管从未有过刺绣经验,在传承人刘珊的悉心教学下,我也逐渐了解了刺绣的几种基本针法和走线的几种思路,但在实际操作之前,还需在绣布上绘制自己的底稿图案,昨日的参展,有几种别具特色的作品令我印象深刻,喜鹊闹梅图和龙飞凤舞图都把红安绣活细致的针法和优美的画面交相辉映,盘丝桂花图和双鱼图也以质朴考究的图案和红安传承千年的民俗文化结合在了一起。在历经了这些作品的文化熏陶后,包括我在内,整支团队的成员都似乎早已想好自己想要创作的红安刺绣作品,于是每位队员心怀对红安绣活的欣赏与向往,手中的针线不禁跃然于深蓝色的绣布上,我也把自己对红安绣活这一非遗的见解和喜爱,一齐倾诉到手中的作品中。
两天的时光在全心全意的创作中不知不觉的过去了,而当团队中所有人的刺绣作品都装裱完成后摆在一起时,看着作品中以红安三种传统绣法所编织出的各种新奇有趣的图案,我感觉到了红安绣活这一非遗传统文化与当今大学生的新颖思维所碰撞产生的奇妙反应,刘寿仙老师看着我们各自介绍自己的作品,不禁喜上眉梢,而我在这次的非遗学习中,不仅深刻的了解到红安绣活那代代相传,经久不衰的魅力,也意识到宣传非遗传统文化在当前的迫切,中国地大物博,有很多地方也诞生了像红安绣活这样的当地民俗民风的瑰宝,而我身为“拾遗”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希望有更多的非遗优秀文化被挖掘、被宣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83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