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印象实践队参观山东潍坊风筝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虽已是广为人知的词语,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意义与价值却并未完全展露,为进一步了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潍坊风筝制作技艺。8月19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遗印象实践队成员丁仕钰同学赴山东潍坊风筝博物馆对潍坊风筝制作技艺进行调研。
调研之前,实践队成员对潍坊风筝的历史进行了相关调研。潍坊风筝兴于明初的杨家埠村。那时,村民已掌握木版年画的刻印技术。村民利用每年春天的空余时间,用印年画的纸张、颜料,绘制出各种图案,最终扎制成风筝。这类风筝最初仅供村民娱乐或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后逐渐发展为商品。至乾隆年间(1736—1795),风筝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手工业。
实践队成员在游览博物馆和采访博物馆经理的过程中,对潍坊风筝技艺的特点和发展现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明代潍坊风筝以板子风筝为主,后逐步形成了以硬翅风筝为主,以长串蜈蚣为最(最长可达三百六十多米)、软翅风筝为巧、筒子风筝为奇的造型系列,内容有人物故事、鸟兽、鱼虫等。目前,西杨家埠村风筝扎制专业户近百家,风筝品种达三百余种,年产近百万只,主要传承人为杨其信、杨其民、杨连敏、杨乃忠、杨学顺等。
潍坊风筝具有起飞平稳、放飞高的特征。无论是软翅、硬翅还是串式、立体式的风筝,除了板子风筝需要坠外,其他不需要任何辅助物都能平稳地直升蓝天。其扎制方法虽简单,少则竹条三根,多不超过七根,但讲究竹条均匀、骨架周正、左右对称、重心拴线,形象简练,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博物馆经理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透露,近年来,受疫情等环境因素影响,许多风筝制作人为节省制作成本,选择舍弃传统的文化内涵,变换传统风筝材料,转而使用尼龙布和炭素钢管,丢失了传统技艺,也失去了潍坊风筝的地方特色,不利于潍坊风筝制作技艺的传承。
通过此次实地调查研究,非遗印象队全体队员更深一步地认识了风筝的制作过程以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艰辛与困难,实践队成员希望可以通过此次调研激发更多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共同守护非遗的传承。
(丁仕钰/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78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8月4日,山东大学“心聚石榴籽,E研民族情”实践队成员哈特采访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房爷爷。采访记录如下:哈特:房爷爷,了解到您组织参与了很多志愿服务活动,我也非常荣幸当时加入了您……
哈特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8月3日,山东大学“心聚石榴籽,E研民族情”民族文化调研专项社会实践队成员前往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金花园社区开展民族文化调研。2020年6月8日,雨后初霁。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金花园社区,……
哈特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8月2日,山东大学“心聚石榴籽,E研民族情”民族文化调研专项社会实践队前往银川市民族风情街开展民族文化调研。民族风情街从最初的招商引资、商户安排、业态布局开始,就朝着民族团结、……
哈特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8月2日,山东大学“心聚石榴籽,E研民族情”民族文化调研专项社会实践队前往怀远市场“石榴籽”警务站开展民族文化调研。近年来,银川公安围绕“塞上枫桥”警务品牌创建目标,在全市公安……
哈特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8月1日,山东大学“心聚石榴籽,E研民族情”民族文化调研专项社会实践队成员前往盈北社区开展民族文化调研。银川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是银川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
哈特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7月31日,山东大学“心聚石榴籽,E研民族情”民族文化调研专项社会实践队成员前往宁夏颐和城府社区开展民族文化调研。据了解,颐和城府社区辖区共有74栋居民楼,居民4055户,有回族、维吾尔……
山东大学“心聚石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7月28日,山东大学“心聚石榴籽,E研民族情”社会实践队成功与民族非遗锡雕传承人王绪贤老师展开线上会谈,王绪贤老师欣然接受团队的邀请并表示:看到越来越多的新一代青年人重新燃起对传……
山东大学“心聚石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7月27日,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心聚石榴籽,E研民族情”社会实践队成功与济南剪纸传承人王涛老师展开线上会谈,王涛老师欣然接受团队的邀请并表示:看到越来越多的新一代青年人重新燃起……
山东大学“心聚石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