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大力传承红色基因 发扬光大沂蒙精神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 作者:周青禾 徐士博 焦

为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将包含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发扬光大,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山东理工大学E路先锋实践团于8月18日前往山东临沂费县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和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进行参观学习。

临沂是革命老区、沂蒙精神主要发源地,红色文化丰富、革命文物集聚、英雄模范辈出。革命战争年代,沂蒙革命根据地120万人参军支前,20多万人参军参战,10万多名战士血洒疆场,涌现出沂蒙红嫂、六姐妹等一大批先模人物。“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8月18日的上午E路先锋实践团的成员们来到了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纪念馆以理想信念、鱼水情深为主题,以大青山突围战斗为主线,分为抗日烽火燃遍沂蒙、浴血青山胜利突围、蒙山沂水铭记殊功、军民一心水0融、坚定信念继往开来部分,全面展示了山东党政军民在大青山突围中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悲壮场景。纪念馆以历史图片和实物为主,辅以景观、油画、雕塑、多媒体等展示手段,突出展现了大青山突围战中英烈人物顾全大局、同仇敌忾、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在这里我们共同学习了一段沉痛的历史。1941年11月,侵华日军调集其第十军团主力和第二十二师团3个混成旅团以及伪军53000余人,由日军侵华总司令(火田)俊六坐镇临沂督战,日军山东管区司令土桥中将指挥,对我沂蒙抗日根据地发动了“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

1941年11月29日,抗大一分校移驻。当日,一一五师、山东纵队发起绿云山战斗,为免受损失,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八路军一一五师、山东纵队等后方机关也相继转移到大青山地区。敌人得知这一情报后,连夜调集重兵,以一个混成旅团的兵力合围大青山。此时陷于敌人包围圈的我方人员中,大都是非战斗人员,所配武器数量少,质量差。只有抗大一分校第五大队是有武装的学员队。在抗大一分校校长周纯全的指挥下,首先抢占制高点,以阻击敌人,掩护领导机关和非武装人员突围。突围中,我们遭受了重大损失。山东省战工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陈明、国际友人汉斯·希伯、一一五师敌军工作部部长王立人、抗大一分校二大队政委刘惠东、蒙山支队政委刘涛等近千人壮烈牺牲。

而在下午的沂蒙山天蒙旅游区,实践团成员参观了沂蒙风俗馆、沂蒙山消掉展馆、大众日报展示印刷所旧址、沂蒙物产馆和沂蒙小调诞生地,深入了解沂蒙人家、沂蒙历史、沂蒙风俗、沂蒙物产、沂蒙声音、沂蒙精神、沂蒙味道,探索革命时期红色革命文化的发展;

《沂蒙山小调》诞生地教研基地是集国防教育、沂蒙党性教育、沂蒙红色文化教育、红色研学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基地。该教育基地包括《沂蒙山小调》诞生地、沂蒙山小调纪念馆、大众日报社印刷厂纪念馆、抗大一分校文工团驻地旧址,以及沂蒙历史、沂蒙文化等特色展馆。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后勤机关经常活动地、驻扎地,抗大一分校、《大众日报》印刷厂都曾长期在这里驻扎。

1940年,国民党顽固派扶持地主土顽反动武装和反动道会门“黄沙会”杀害抗日干部,“蚕食”我抗日根据地。为揭露国民党顽固派阴谋和黄沙会罪行,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员李林、阮若珊在白石屋村创作了《反对黄沙会》,为瓦解敌人、教育群众、鼓舞我军斗志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经过不断修改加工,注入了更多歌颂家乡、歌颂共产党的元素,形成了今天传唱大江南北的著名民歌《沂蒙山小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65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智启田园:日照农户的智能农具挑战与展望

在日照这片充满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土地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现代农业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农户对当前智能农具的看法以及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智能农具促发展

在了解了日照农业发展情况后,队员又进行了新的调查。在新的一次调查中,队员到农村地区去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和访谈,了解日照农户们目前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和目前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智慧农业赋能 助力粮食增收

近期,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深入乡村,调研当地农户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及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此次调研旨在了解智能农业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日照农户拥抱智能农具:革新生产,迎接未来农业

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的广袤田野上,一场由智能农具引领的农业革命正悄然兴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业技术逐渐渗透到农户们的生产生活中,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解决了诸……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赋能日照农业

科技是乡村建设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技术保障。科技的发展可以提升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农村,探索新的农业经营形式和农村治理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下乡,慧农同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具逐渐走进了农村的生产生活。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地区农户对智能农具的接受程度以及他们目前面临的具体问题,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在刘兆宇老师指导下……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日照农村:智能农具与农户心声的探索之旅

夏日炎炎,曲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于2024年8月8日前往日照市农村地区深入实践,他们此行目的,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了解农户们对智能农具的看法……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

为了解农村地区对智能农具接受程度和生活生产问题的任务,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举办了以“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的主题活动。通过发放调查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子积极投身暑期社会实践
(通讯员黄笑徐佳亮图片侯智佳)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锻炼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当代青年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积极…
山东大学(威海)焕然“医”新调研团实地调研工作圆满完成
为剖析我国医疗机构废弃物治理的基本现状及困境,助力医废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7月28日至8月19日,山东大学(威海)数学与统计学院焕然“医”新调研团选取山东省各地市展开实地调研工作。于前期准备环节中…
守法普法,你我同行第二天
守法普法,你我同行——测绘学院“汇聚青年力量,共筑法治社会”暑期社会实践队2022年6月28日星期二,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开展到中后期,在遵守最新疫情防控规定的条件下,本实践队以线上线下线下相结合的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赴合阳县宣讲调研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健康中国行动》、《国民营养计划》的重要措施,响应国家全民营养周“合理膳食,营养惠万家”的号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级6名学生组成食品安全与营养宣讲调研团,于7月29…
守法普法,你我同行总结
本实践队采用多地市共同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践方式,普及“禁毒、防电信诈骗、四防”等相关法律知识,鼓励群众积极维护自身权益,调查乡镇中有关禁毒宣传和“四防”教育普及情况、明确学生青少年对相关…
赤诚丹心传承红色基因,青春昂扬凝聚奋进力量
(通讯员黄笑徐佳亮图片郝安迪)为进一步弘扬党的红色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勇当新时代逐梦人,8月11日至8月13日,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红色梦想家实践团队前往河南省洛阳市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中…
“书沂团史,薪火相传”实践团走访滕茂菊老人
为加强实践团成员的党性教育,学习老党员、老同志的优秀精神品格。7月22日,受滕茂菊老人邀请,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书沂团史,薪火相传”实践团成员来到滕老家中进行拜访。22日下午,实践团成员抵达滕老家中…
乡村振兴在路上,“材”子下乡正当时
赋能乡村振兴,尽展“材”子风貌。2022年7月中旬,长江师范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启智助‘材’”乡村振兴促进团来到重庆市涪陵区义和街道临江村,围绕调研产业振兴、聚焦人才振兴、提升…
“书沂团史,薪火相传”实践团拜访滕茂菊老人
为加强实践团成员的党性教育,学习老党员、老同志的优秀精神品格。7月22日,受滕茂菊老人邀请,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书沂团史,薪火相传”实践团成员来到滕老家中进行拜访。22日下午,实践团成员抵达滕老家中…
乡医相依,一路前行
为了解当前乡村民众医疗负担状况,研究在“乡村振兴”背景之下“强基层”改革,推进医疗救助工作,切实关注农村人群看病就医压力及困难,患病群众看病就医的便捷度、满意度和获得感、幸福感。湖北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