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力行致远”团队赴南京李巷进行“垃圾分类·青春助力”暑期社会实

来源: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作者:徐工院土木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垃圾分类能将这些垃圾转化为新能源,同时能让这些垃圾得到有效的处理,为响应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节约使用能源,提高社会文明水平,以美好人居环境迎接二十大,徐州工程学院“力行致远”实践团队于2022年7月来到南京市溧水区李巷村,开展了一系列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队思考创新,希望通过青年学生的努力与调动、宣传、实践,对乡村垃圾分类建设展开研究,在社会上形成垃圾分类的倡导,对于助力垃圾分类工作带来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团队利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团队线下去到村中开展知识宣讲,利用宣传板互动和常见的生活垃圾做成演示道具让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学习中,通过一些小游戏,更加生动的呼吁大家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知识。线上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团队在公众号上发布每日感想心得,让居民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垃圾分类的具体做法和重要意义。同时拍摄宣传短片、制作介绍垃圾分类知识的推文,发布一些互动问题和转发抽奖,获得了广泛的影响力。团队还充分发挥创意,结合标识标语,设计制作与垃圾分类的相关周边,例如环保帆布袋,徽章,以及设计海报展开宣传。此外,团队展开调研,研研究不同社区或乡镇的分类垃圾桶摆放位置,设计李巷村垃圾分类垃圾桶最优摆放地点、数量和位置,对本次实践的宣传效果和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和总结。

团队在实践过程中收获颇多,实践提升了团队成员的演讲能力和知识储备,亲身实践垃圾分类的投放,增强他们对于乡村环境保护的责任心,也让他们通过实际行动帮助了祖国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农村垃圾分类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团队实践之行,希望每个人都爱护家园,做好垃圾分类,树立理念、落实行动,四处可见村貌风景如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57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广海学子三下乡——大手牵小手 红色文化进课堂

2023年8月16—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跨越千里赴井冈,分别前往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和龙市小学开展了红色文化进课堂教育实践活动。实践队围绕《国旗法》、《国……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讲好井冈革命精神,赓续红色文化血脉

为讲好井冈山精神,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传承红色基因,2023年8月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赴江西省井冈山市龙市小学,展开以“铸魂仰望——井冈山红色文化进课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千里赴井冈,共铸旗帜魂

“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雄浑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在场人们肃穆挺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齐声唱响国歌。2023年8月16日……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追赤仰望队|千里赴井冈 筑牢新时代青年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为弘扬井冈山精神、……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重温峥嵘岁月 寻红军印迹点亮教育航灯

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有利于青年学生真切回顾党的光辉历史,了解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深化对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忆苦思甜的革命精神的认识。2023年8月15日,广东海洋……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燎原星星之火 筑牢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2023年8月12日,广东海……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传承井冈精神 谱写时代新章

内蕴家国情怀于心,外化红色精神于行。为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代代相传。2023年8月14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远赴井冈山,重温故土的红色革命历史,……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拥有悠久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体验社会课堂中的“受……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最新发布

绿水青山金银山,江淮环保入民心
江淮在行动,环保近民生。假期临近,大学生走出校园社会实践,惠己惠民,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2022年6月20至30日淮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校重点团队“绿茵江淮”环保…
淮师学子三下乡:“访安徽革命旧址,守红色使命初心”采访分析
采访讲解员为深入了解渡江战役纪念馆的宣传、保护情况,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十个一”——“访安徽革命旧址,守红色使命初心”社会实践团队在参观纪念馆后,对讲解员进行了采访,重…
垃圾分类进乡村,绿色环保入人心——徐州工程学院“力行致远”团队开展“垃圾分类·青春助力
“十四五”时期,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提出了十项发展重点,涉及到生活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处理等各个方面。为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徐州工程学院“力行致远”…
垃圾科学分类,文明你我同行——徐州工程学院“力行致远”团队开展“垃圾分类·青春助力”调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探究目前乡村垃圾分类工作现状,优化垃圾分类管理体系,徐州工程学院“力行致远”实践团队于2022年7月来到南京市溧水区李巷村开展“垃圾分类·青春助力”乡村垃圾分类情况调研。李…
“双减”春风润边疆,工大学子在纪实
为了了解各地“双减”政策的落实成果及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观‘双减’,察民情”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18日起在安徽、山东、内蒙古、新疆等全国多地开展以线上实践为主体,线上线…
“双减”春风入草原,工大学子在纪实
前言:2021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赴信阳市固始县苏维埃遗址实践团新闻稿
革命遗址是红色革命的见证,记录了光辉的革命事迹,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蕴含着厚重的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归宿。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为了重温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
南师学子返家乡:调研“双碳”落实,共促绿色发展
随着“碳中和”目标的确立,中国电力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挑战与机遇,也更加清晰了近年的发展与提升方向。因此,调查“双碳”具体落实、了解行业内部变化,南京师范大学“双碳政策及其落实”实践团自2022年6月2…
长江大保护背景下大运河常州段古迹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中国青年网在江苏常州7月2日电(通讯员赵文凯)江苏省常州工学院“长江大保护背景下大运河常州段古迹的保护与利用研究”实践项目团队实践团成员于7月2日前往常州地区运河沿岸实地考察研究。长江是亚洲第一大…
大运河古迹从古街巷陌的淡然到文化飘香的争鸣
中国青年网在常州于2022年7月28日电(通讯员赵文凯)常州工学院“长江大保护背景下大运河常州段古迹的保护与利用研究”实践团于2022年7月28日星期四在西直街附近开展文化研究与传承活动。活动1:“古街巷陌出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