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9日至7月28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赴河津市阳村,黄村调研队在河津展开了为期十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内容具体包括体验作物生产,开展敬老爱老志愿服务,采访农业龙头企业,观察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模式,紧扣着“农业与民生”的主题,见证了河津这片土地上的生气与温暖。
农业的广阔天地同样需要青年的关注,需要青年人的活力。实践队的同学们虽然在外地上学,但都是地地道道的山西人,他们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为了解山西目前的农业现状,在河津这片黄河边上的土地上进行了调研。首先,他们对从事3万亩种植基地经营的万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了采访与考察,了解到公司主营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及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的经营模式,调研队重点关注了农场的机械化与科技化水平,比如无人机播种,无人机喷洒农药,土壤监测技术等,并进行了现场观看。纵然与东北等地的大规模农场的高标准的现代化模式还有所差距,但董事长曾表示:“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化掌握在我们这些青年人手里,相信在政府的统筹规划下,我们会不断努力,与时俱进,让万色农业迸发出更大的活力,为扶贫脱贫做出一定的贡献”。现代化农业正在等着青年们让其迸发更大的活力。
在河津市农业局植保站贺振东站长以及黄村村民委员会宁建平副主任的的带领下,实践队前往黄村标准基本农田进行调研,在田间生动形象地上了一堂植物保护课。贺站长为同学们讲述了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生物防治的可行性,以及田间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措施,之后,站长又带领同学们观察了病虫诱捕器,并进入田地里观察玉米植株是否有病虫害,并识别不同害虫的啃食痕迹。这次生趣盎然的田间学习让同学们明白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后来的几天时间里,调研队参观了阳村街道办事处的绿色种植专业合作社,见识了各种功用的农用机械,比如小麦收割机,喷洒农药的无人机等。同时也参观了铁棍山药的种植环境,跟着奶奶们参与了韭菜的种植与收割。跟奶奶们闲谈时,一个奶奶说:“你们要好好上学,学知识,这样不至于像我们一样在烈日之下汗流浃背地劳作”,一位同学回答道:“你们才是最可敬的人,没有你们辛勤地劳作,哪里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呢,我们将来学有所成后也会走向基层,走向群众,跟你们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新时代背景下,已有很多大学生村干部在基层为老百姓做实事,在这条道路上,有很多西农人的身影,希望将来会有更多的身影。
再说起去黄村敬老院的那天,实践队伍早早地赶到敬老院,在相关领导人员的安排下,他们被分配好了相应的任务,包括去老年人房间打扫卫生,清除房梁等地布满的灰尘与污垢和在电脑前编写《敬老院紧急预案》。这一天时间内,他们勤勤恳恳,不嫌脏,不怕累,和老人们一起吃简单而又富有营养的饭菜,也跟老人们聊了些家常,听他们讲述年轻时的故事。此次实践活动展现了西农人的社会责任感,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们不忘初心,将中国“孝”的美德化于实践的决心。
既敬老院之后的两天时间,在黄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安排下,实践队的每位成员跟随各自对应大队的负责人员前往大队中家中有老人未打疫苗的人家进行走访,调查具体情况,并宣传打疫苗的好处,打消他们对于老年人打疫苗的顾虑,在走访完对应的各家各户后,他们跟随志愿者们去接腿脚不方便的老人们前往卫生所,搀扶老人们前往相应的诊室。医生对老人身体情况充分了解后,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再决定是否打疫苗,之后将老人们再安全送回家。在这次的实践中,一位队员曾感叹道:“卫生所的院长清楚地了解每个年迈老人的身体情况,甚至知晓老人之前的病例与身体情况,跟老人们走的很近,真的好负责任啊”,记得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又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这群新时代青年身上,这样的光辉更应当愈加闪耀。同时,“走向大众,服务大众”的理念应当也在这些青年心里生根发芽了吧。
这次“三下乡”对这群青年们意义匪浅,他们也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与使命。什么是最美的青春?大抵是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脚踏实地地前行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56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