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农村创新创业环境得到大幅改善,吸引了大批青年农民工返乡创业,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为深入了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过程和成效,2022年7月18日,南京财经大学“田园复兴款款归”暑期社会实践小队前往江苏省宿迁市,深入考察了当地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调研发现,开办家庭农场是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形式,也是盘活农村特色要素资源的重要途径。农场主秦东成创办的“义秋家庭农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图为实践队采访秦东成先生。百舸网通讯员 孙芫芫 提供
据秦东成介绍,建立家庭农场是政府政策引导的结果。2016年以来,地方政府通过实施放宽准入条件、简化审批程序、加大扶持力度、提供金融服务等政策,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基础条件。在政府政策的激励下,他作为马场镇秦马棚村青年农民,迈出了创办家庭农场的第一步。据他回忆,创办家庭农场就像是“摸着石头过河”,好在有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技术支持,秦东成将承包来的200亩土地用来修建蔬菜大棚,主要种植黄瓜、小米椒等特色蔬菜和糯米稻等无公害农产品。创业第一年,秦东成的家庭农场就初具规模,获得了成功,不仅盘活了当地土地资源,促进了附近农民在家门口就业,也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政府出台“好”政策支持农民创业,是农民工回乡创业信心所在的关键。秦东成回忆,在创办农场过程中,种植技术、管理技术、经营策略方面具有较高的专业门槛,其中技术难题是创办家庭农场之初最大的绊脚石。但创业初期每次在遇到困难时,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部门总能第一时间上门服务,对症施策,及时给予种植技术和管理经营方面的指导。在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秦东成迈过了专业种植技术的门槛,并逐步实现从单纯的农民转变为一名有技术、会经营、懂管理的青年农场主。在政府农业部门的技术加持下,“义秋家庭农场”越办越红火,不仅产品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还曾多次接待县农业农村局领导、市开放大学领导、省妇联领导莅临观摩,为当地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较好的示范效应。
图为实践队参观仓库并了解各农产品月销售量。百舸网通讯员 孙芫芫 摄
产品销路问题是农民工创业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据秦东成介绍,当地政府通过建设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围绕电子商务开展招商引资,并积极为农民工创新创业赋能,通过帮助创业者参与各类农产品产销对接会,畅通销售渠道,有效破解了传统当地农产品销路不畅问题。趁着政府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网络直播带货的东风,秦东成的产品成功地打开了线上销路。
正是得益于当地全面有力的长期跟踪扶持政策,返乡创业企业积极谋求更大发展。2017-2019年期间,在家庭农场之外,秦东成连续三年扩大业务范围和企业规模,土地承包面积达210亩,建造蔬菜大棚达30座;并投资兴办了江苏竹亦青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专注稻米加工厂和辣椒酱制作,目前,秦东成家庭农场的产品体系涵盖辣椒酱、萝卜干、雪里蕻、酸豆角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农产品。
食品安全是农产品生产的重要领域,也是农产品取得市场认可的关键。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当地政府对食品安全严格把关,要求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新的食品安全规则,要求所有出产食品必须满足新的食品安全标准;同时,鼓励企业提高食品安全标准,探索进行跨国贸易。为此,地方政府帮助建设无尘厂房,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应用,24小时全方位监控厂房工作情况,实现农业生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在食品安全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为农场工作人员为实践队介绍引入的新型机械。百舸网通讯员 孙芫芫 摄
在调研过程中,暑期社会实践小队了解到,秦东成创建的家庭农场糯米亩产量700斤以上,小米椒亩产达6000余斤,亩产收益可达9000元,加之大棚瓜菜收入,年创产值120多万元,并通过布局食品加工领域,推动当地有效延长了产业链条,在当地构建集合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图为实践队队长观察种植的新品种小冬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孙芫芫 摄
调研组发现,秦东成和当地众多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功离不开自身的勤奋努力,但更多的来自于国家营造了良好的“三农”发展环境。农民工返乡创业成效显著是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有机结合的成果,是国家出台实施一系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结果,也是欣欣向荣的中国乡村发展缩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48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