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7月8日为止,E路先行社会实践团已经在曲阜进行了三天的调查。7月8日到7月9日这两天主要是在孔林展开行动,调查小组怀着一颗敬畏之心进入到孔林里,一是对死者的尊敬,二是对儒家文化的起源感到敬畏和崇拜。
“三孔”调查小组查阅了孔林的由来,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到秦汉时期也只有少量墓地和几家守林人。后来随着儒家文化的传播,孔子的地位越来越高,孔林的规模也就越来越大。到现在为止,孔林已成为世界上延时最久的家族墓地。经过这两天的参观,队员们惊叹于孔林规模之大,墓地数量之多。据当地人说,孔林中不只孔家人的墓,还有一位为孔子守墓的守墓人之墓,他为孔子守了三年的墓,后人把他葬在孔林中以示尊重。只是可惜,小组并没有找到守墓人的墓。
在孔子墓的旁边,分别是他的儿子孔鲤,和孙子孔伋的墓。拜祭了孔子墓后,令队员印象最深刻的是经过孔鲤墓前,一位导游说,在曲阜的菜系中,没有菜叫关于鲤鱼的名字,是因为孔子的孙子就叫孔鲤。原来孔子文化已经渗透到了曲阜这座小城,进入了家家户户的生活中。由此可见,文化是真的能渲染一座城市,给一所城市注入新的灵魂。假如全中国的每座城市都能被它自己的文化熏陶,具有自己的独特魅力,那该有多好。这几天通过不断在网站上发稿,实践队也获得了很多关于三孔的有用信息,就在昨天,一位队员在网上发稿,意外收到了很多网友的回复。团队一直疑惑的为什么孔林没有蛇鼠乌鸦等,得到了答疑。一位热心大叔说,是因为孔林中一直在撒硫磺朱砂,来驱赶蛇虫,而且孔林中只种植柏树,蛇虫等也不喜欢柏树的气味,于是孔林中便没有蛇鼠。
参观孔林,实践团成员不仅学习了儒家文化,更多多学习了一些自然知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45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化学化工学院“破茧逐光”社会实践队:访龙山,寻六祖7月23日,“破茧逐光”社会实践队来到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龙山旅游度假区继续探访六祖惠能的足迹,进行调研工作。经过前两站的考察,……
汤佳瑶 岭南师范学院“破茧逐光”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岭师三下乡调研:六祖诚心求佛之“禅”7月22日,“破茧逐光”调研队伍的第二天。在昨日对六祖生平有了大致的了解,调研队伍今天来到六祖慧能母亲故乡——旧郎村。在这里,实践队通过实地……
练卓宛 岭南师范学院“破茧逐光”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化学化工学院“破茧逐光”社会实践队:游藏佛坑与夏卢村,知禅文化7月21日,“破茧逐光”社会实践队来到广东省新兴县六祖镇寺田村东侧的藏佛坑与六祖镇的夏卢村进行调研工作。调研方式为……
汤佳瑶 岭南师范学院“破茧逐光”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禅文化推动旅游业发展7月21日,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破茧逐光”社会实践队调研组的成员们来到六祖故里夏卢村,进行禅文化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活动。夏卢村位于云浮市新兴县六……
罗腕茹 岭南师范学院“破茧逐光”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2022年7月21日,“破茧逐光”社会实践队结束在棠下学校的支教,开启了对云浮当地文化的调研。为了更深切地了解“禅”文化,实践队调研组的第一站是藏佛坑。藏佛坑位于广东省新兴县六祖镇寺……
杨元珠 岭南师范学院“破茧逐光”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岭师“破茧逐光”实践队三下乡:再会,棠下学校2022年7月20日星期三,今天是“破茧逐光”社会实践队支教的第五天,也是最后一天。下午,队伍人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下午的游玩课,队伍人员……
曾圣镔 岭南师范学院“破茧逐光”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化学化工学院“破茧逐光”社会实践队:棠下情缘,未完待续7月20日下午,“破茧逐光”社会实践队的支教工作进入收尾环节。短短五天的支教时间里,队员与学生都收获甚多。在队员的带领下,……
汤佳瑶 岭南师范学院“破茧逐光”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岭师三下乡:和棠下的故事不会结束7月20日下午,“破茧逐光”社会实践队的下乡支教活动正式落下帷幕,就要跟学生们说再见了。实践队通过与学生们这几天的相处,也很不舍与棠下学校分别。……
练卓宛 岭南师范学院“破茧逐光”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