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云如烧,盛夏八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号角已经悄然吹响。在这条没有捷径的新征程上,如何把握好时代机遇,如何谱写出青春新章,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的使命。为了弘扬中国传统语言文化,宣传浙江靓丽风景,助力构建世界友好序章,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话,话中国——绕的开的嘴皮,留得住的情谊”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结合自身专业特色,接过了实践这一面锦旗。
首先,实践团成员制作绕口令宣传视频,面向全浙江省留学生,开展绕口令接力挑战。在实践团成员的盛情邀请下,来自浙江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大学,嘉兴学院以及中国中医药大学的15名留学生选择参与,完成接龙。最终也成功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官网爱心商店中购入二十块儿童洗手皂,守护孩子们的健康与梦想,助力社会公益慈善活动。通过绕口令接龙,留学生向外传播以绕口令为代表的的中国民俗文化,感受中国汉字音韵之美,不同的绕口令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哲理。文化的魅力无穷,从历史的隧道、文学的天空、民间的集市,到语言的栈道,绕口令的音律,无一不体现着中国话,话中国,绕的开的嘴皮,留得住的情谊。
同时,为了让记忆中的浙江再现于眼前,实践团各成员重返家乡,从温州、丽水、金华、杭州四座城市中,为他人,尤其是远洋之外的民族,带去真正的浙江韵味。
提到温州,那就不得不谈一谈它的美食,便又能立马联想到糯米饭、瘦肉丸、鱼丸等。美食当前,若能有所思,实践团成员童柳艺特此返乡追寻属于温州的独特风味。“藻溪金牛牛杂”的牛杂肉质松软,牛肉细嫩,汁浓味厚,牛油渣、牛肉碎、牛板筋三种混合更是香味扑鼻;“多味小吃”中的糯米饭色泽鲜艳,滋润柔软,令人回味;“星光集市”和一条条小吃街,一到晚上便热闹非凡,各种冷饮小吃应有尽有。回归到最本初,温州美食文化体现着温州人独特的创业、自主、开拓、创造的精神
丽水,被《国家地理杂志》称为“江南最后的秘境”, 这不禁让人想一探究竟。这儿不仅有美丽的古堰画乡,有“金色布达拉宫”杨家堂村,还有清明上河图般的松阳老街。老街没有其他的古镇商业,更多的是浓厚的市井气息。漫步在松阳老街上,有质朴的打铁铺、满屋中药清香的草药铺,看似略显“简陋”却手艺精湛的理发店,日常生活少不了的米面铺子,也不乏各种传统点心、煨盐鸡等特色小吃店,走走停停,吃吃看看,好不惬意。老街看似平淡而普通,却在不经意间流露着惊喜,传递着温暖,传承着手艺。
两洲相望,三江汇流,城水相依,那是婺州古城。追溯历史,它已有两千多年的年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的千古绝唱却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小组成员潘彦瑾回到了她的家乡金华,并探访了火腿馆、婺剧馆以及剪纸馆,找寻一些散落在一代代金华人脑海中的记忆。一栋由二层民居改成的博物馆里整齐摆放着火腿的制作工具和历史照片,向我们完整地展示了火腿的制造史、品鉴史及闻名史。一件件在时光挫磨下已不见光彩的戏服,以及主人挂在墙上的黑白照片,则向我们诉说着那段婺剧在江浙一带兴盛的过往。而剪纸馆里一个个堪比艺术品的剪纸画,则蕴含着金华人对精工巧件的追求与向往。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杭州的美,无需多言。西湖的春光,良渚的期盼,运河的守候,非遗给予了杭州以特别,而我们也不能忘记,还有一梦,是丝绸。丝绸所馈赠的,是独树一帜的浪漫。实践团成员李洋帆在拜访了坐落于西湖边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以后,更是倍感幸运。世界史,或许就是一部丝绸史。而杭州,始终保持着丝绸文化的初心。从勤勤恳恳的养蚕人到大匠运斤的织布女,从朴实敦厚的宽大衣到新颖华丽的新式衣,杭州的丝绸,蜕变了稚嫩,珍藏着回忆。
至此,为期一个多月的暑期社会实践已接近尾声。唯愿语言常青,唯愿浙江涌起,唯愿中国永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33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