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熔铸非遗文化艺萃,赓续匠人匠心精神

来源:惠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非遗所思队

团队简介 团队名称:非遗所思队 实践时间:2022年7月9日至7月12日

实践地点: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越秀区、白云区 指导老师:王瑶、柯宇丹 团队成员:邓婷月、袁怡琳、郑瑶婉、廖俊宁、黄琳芷、黄昕、江敏玲、李佩儿、陈思霓、李珠、赖诗怡、陈仕鑫

调研方向:探寻非遗文化实践活动——广绣 实践内容 广绣是流传于广州及其古属地南海、番禺、顺德等地的民间刺绣工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近些年来,广绣呈现出脱离民众社会生活的趋势,加之民间生活风尚习俗的渐变造成市场需求下降,广绣生产逐渐陷入窘境。 在本次的实践活动中,团队希望通过实地参观、互动交流、亲身实践、翻阅相关资料等形式全面详细地了解广绣文化,制定出一份针对广绣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方案。 地点1 陈家祠 团队的第一站来到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这里馆藏各类珍贵文物与现代工艺精品,广绣便是其中之一。 在陈家祠的岭南民间百艺展厅中,陈列着数件广绣的绣品,精细的绣品在展厅的灯光下熠熠生辉,绣品构图饱满,纹路清晰,色泽富丽,让人叹为观止。通过欣赏各式各样精美的绣品,团队成员对广绣的了解进一步加深,为后续的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地点2 锦纶会馆 团队第二站来到了锦纶会馆。锦纶会馆里面陈列着优秀的广绣作品,在此参观可领略广东纺织行业曾经的辉煌。 团队成员在参观锦纶会馆中见识到了广绣与香云纱的巧妙结合。广绣与香云纱两者相得益彰,为广绣的传承与创新也提供了无限可能性。 地点3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 团队第三站来到了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在博物馆中,团队成员不仅观赏到精美的广绣作品,更从广绣的历史文化特色、工艺特点、商贸概况和中西融合的风格等方面,了解广绣的历史故事及其独特的韵味。 地点4 梁雪珍艺术馆 团队第四站来到了梁雪珍艺术馆。作为番禺新造广绣传承人的杰出代表,梁雪珍老师从事刺绣至今已半个多世纪,其作品题材广泛,栩栩如生,反映了传统广绣的技法特色。 梁雪珍女士向团队成员介绍了广绣的概况和作品的特点。广绣远看非常醒目,近看又非常精细,由一股线劈十六丝进行刺绣,可见其难度之高;构图饱满、色彩鲜艳、立体性强,具有极高的装饰性和艺术性。人物绣和花鸟绣是广绣的主要产品,生机勃勃、富贵吉祥,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祝愿。梁雪珍女士的女儿传承了她的手艺,同时也致力于广绣的宣传,与各大高校联合进行授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丰富广绣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进一步激发广绣行业新活力。 地点5 绣形绣色广绣艺术馆 绣形绣色广绣艺术馆是团队实践的第五站。绣形绣色广绣艺术馆主人唐晓玲是国家级广绣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师。几十年来,唐晓玲老师一直致力推广广绣,长期开展“广绣进校园”活动,并在多所学校兼职上课,同时开设“广绣公益大讲堂”、公益培训班等。 地点6梁秀玲广绣工作室 的第六站来到了梁秀玲广绣工作室。梁秀玲老师是广绣代表性传承人, 绣艺精湛,常到各地参观刺绣,与不同的刺绣艺术家切磋技艺,并从中吸收了许多新的手工刺绣技艺。此外,梁老师还对传统广绣题材进行拓展,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色的广绣作品,开创了别具一格的“南粤广绣”品牌。 在与工作室另一位刺绣名家梁建英女士的交流中,团队了解到,当下传承人们正积极地对广绣文化进行推广,如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将广绣的艺术风格与现代的艺术风格相融合使其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与其他非遗文化联合创作出新的艺术品以满足人们对不同艺术结合的追求等等。梁建英女士说:传承人们每天奔波于广东各地高校进行授课、宣讲,是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广绣。广绣传承人们不忘初心,怀揣着对广袖炽热的爱不断努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与发展广绣的行动中。 地点7 广州绣品工艺厂有限公司 团队实践的最后一站是广州绣品工艺厂有限公司。广绣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梁桂开老师热情地接见了团队成员。老师在与团队交流中提到:学习刺绣需要恒心与热爱,两者缺一不可。恒心是需要你能坐得住;热爱是用来维持你的坚持。据梁桂开老师透露,目前广绣主要运用在大型的绣品上,多用于展品或装饰,少用于与文创产品的结合。保障市场活力,打开广绣的传播力成了新一代手艺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后,梁老师带领团队成员去参观了创新工作室并现身演示刺绣。团队成员们都跃跃欲试,切身体验了广绣的魅力。 成员感悟 陈思霓: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可谓大开眼界,见识到许多精妙绝伦、栩栩如生的绣品。其中最令我惊叹的便是一把利用广绣艺术编制而成的扇子,一针一线都十分清晰,可以看出广绣工作者对其认真程度之深,体现了工作者对广绣工艺的热爱。这次实践我获益匪浅,希望广绣能被更多人熟知,从而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李佩儿: 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我们了解到广绣的一般传承方式是口口相传、亲身传授、线上授课与出版相关资料相结合以及与学校合作传授的方式。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参观锦纶会馆时了解到香云纱可以与广绣相结合,制作出巧夺天工的绣品。其与现代服装相结合,为非遗广绣注入了活力。传统与现代、非遗与时尚的结合是大势所趋,我认为应该为广绣创造更多的表现形式,让非遗香云纱落实到使用上,努力真正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 廖俊宁: 这次实践活动我们来到梁雪珍老师的工作室进行参观学习。在老师传艺授徒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广绣传承人身上不断学习、追求卓越的至高境界。我们还参观了梁秀玲大师的作品展,折服于广绣精美的作品。不管是构图、线条、色彩亦或给人的整体感受,广绣所展现的事物之美实在令人赞叹。广绣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实在不应该被时代遗忘,希望在一代又一代传承人的努力之下,广绣能被越来越的人重视并传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29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葵花向阳开,童声咏流传

在安顿好行李、对张畈村进行挨家挨户的走访招生后,我们终于迎来了正式上课环节。作为音乐课任课老师,我想将小朋友们所学的歌曲与我们此次的调研主题——“赓续抗美援朝精神,探索红色…… 郑梦月 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小葵花实践队查看全文 >>

遨游书籍之海,陶冶文学之美

为培养学生文学能力,提升文学素养,陶冶艺术情操,开阔学生视野,我作为小葵花实践队的一员,在阳新县张畈村张畈初级小学大班(即三至六年级)开展了一堂书籍推荐课,介绍日本著名作家…… 何皖佳 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小葵花实践队查看全文 >>

青春烛梦,一路前行

转眼间,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小葵花实践队“三下乡”支教之旅已经快接近尾声了,短短时间我感受很多,也收获颇丰。支教从来都不是简简单单去给农村小朋友上上课,支教是一种责任,一…… 闻姗 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小葵花暑期支教活动进行中

2023年7月7日是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小葵花实践队来到张帆初级小学开展支教活动的第七天。上午6点30分,支教队员们已经全部起床,洗漱完毕后,居住村委会的队员步行前去张畈初级小学与剩…… 何皖佳 湖北师范大学小葵花实践队查看全文 >>

青春正当时,支教伴成长

怀揣着一份执着的信念和一颗热忱的心,我跟随学院组织的暑期支教团队——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小葵花实践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夏天,伴随着炙热的太阳,多了些燥热与沉闷。…… 王钰铃 湖北师范大学小葵花实践队查看全文 >>

小葵花实践队大班“铭记抗美援朝历史,传承抗美援朝精神”课程顺利开展

(通讯员王钰铃)为让支教地区孩子铭记抗美援朝历史,赓续抗美援朝精神,湖北师范大学小葵花实践队于2023年7月8日上午针对对点支教小学——张畈初级小学——大班的24位小朋友开展了“铭记抗…… 2023小葵花实践队 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小葵花实践队大班“硬笔书法课”顺利开展

(通讯员闻姗)为了提高孩子们书写水平,写一手好字。湖北师范大学小葵花实践队于2023年7月8号上午针对支教地点—张畈初级小学—大班24位小朋友开展了“硬笔书法课”,为小朋友带来了一堂有…… 2023小葵花实践队 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微光亮星空,爱意暖童心

伴随着夏日的骄阳与蝉鸣,我跟随着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支教团队——小葵花实践队,来到了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张畈村进行为期十五天的支教活动。绵延的山脉下,坐落着张畈初级小学校…… 王钰铃 何皖佳 詹 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我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正式授课

(通讯员邓姝涵陈晗汤雅芸)4月10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正式授课。此次授课课型为讲评课,由长沙…

义诊春风拂病痛 仁心细雨润民生

为推动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实现医疗服务的优势互补,并打破地域限制,使更多患者能够便捷地获得专业医疗咨询,南昌大学第二…

为生命喝彩,与健康同行

为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新要求、…

湖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召开教育实习中期总结会议

(通讯员周新奕尹雯杨紫英)为进一步梳理实习阶段性成果,优化后续实践路径,4月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2022级赴长雅中…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开展队内第二轮试讲

(通讯员杨纯吴曼妮)为提升实习教师教学能力,夯实课堂教学基础,4月8日至9日,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初中部成员于同升…

最新发布

身残志坚有想法,蜂蜜产业做大做强
为了解我国乡村脱贫致富,圆梦小康取得的成就,鼓舞人们坚定迈向下个百年目标,2022年7月2日,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豫见小康”小队成员来到了河南省洛阳市三合村。为了解我国乡村脱贫致富…
陕西学子三下乡:守护绿水青山 你我一起行动
为了解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让团队成员树立环保意识,2022年8月8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牢记总书记教诲奋进新征程”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追随总书记脚步前往陕西牛背梁国家自然保护区北沟保护站进行参观学习,…
【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双目追寻,构建新时代的红色记忆
双目追寻,构建新时代的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既是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开创新时代各项工作新局面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这个假期,我们重走红色足迹(鹞落坪红二十八军旧址)、追溯…
探索非正规就业,我们在路上--烟台篇
刘文慧与刘瑷玮共同负责烟台地区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探索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现状,这有利于团队对农民工就业流动趋势与职业变动的深入研究。两名实践队队员首先明确了分工,两人共同负责联系受访者、与受…
深入就业调查,助力城乡融合
随着第一次线上会议结束,菁溯民工实践队济南小分队于2022年7月4日正式踏上了实践旅程。“太阳强烈,水波温柔。”形容的大抵就是夏日的泉城济南,带着分发调查问卷、收集照片等任务,实践队成员在这座如画的小…
安徽学子赴淮南市武庙村访美丽乡村青春同行
为了响应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滁州学院机电学院“赴安徽省武庙村访美丽乡村,青春同行”实践小队于六月下旬在安徽省淮南市武庙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
发扬革命传统,铸就共同理想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历经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磨炼筛选,不断孕育积淀升华的决定中国共产党人本质特征的特有品质。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
探索非正规就业,我们在路上--菏泽篇
周党负责的是菏泽地区的实践工作,进一步探索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现状,这有利于团队对农民工就业流动趋势与职业变动的深入研究。在推进实践过程中周党负责和两个调研对象的深度访谈等工作。考虑到调研对象的…
始知三合特色,访谈更知发展
为了解我国乡村脱贫致富,圆梦小康取得的成就,鼓舞人们坚定迈向下个百年目标,2022年7月2日,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豫见小康”小队成员来到了河南省洛阳市三合村。为了解我国乡村脱贫致富…
调查非正规就业,助力城乡融合
随着第一次线上会议结束,菁溯民工实践队滨州小分队于2022年7月3日正式踏上了实践旅程。带着分发调查问卷、深度访谈、收集照片等任务,实践队成员刘梦晴、范师哲在滨州分头展开了实践活动。刘梦晴在邹平地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