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烁日队队员王亚来到邹城烈士陵园,开展实践活动。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祭拜英烈,了解邹县红色革命历史文化。在实践中,实践队员了解红色文化,并用视频的方式记录宣传红色文化。
一腔热血为报国 忠勇永存天地间
在革命烈士纪念碑两侧,长眠着抗日战争以来的823名烈士。一方墓碑,上面简短的介绍,概括出烈士伟大的一生。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许多烈士在二十多岁的年纪就牺牲了。他们中有男有女,有普通的百姓也有思想觉悟较早的知识分子。在解放邹县,保卫家乡,或者是远赴战场,保卫祖国的过程中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在烈士陵园中最高的建筑是革命烈士纪念碑,在纪念碑的前侧,有烈士英名录。无名烈士部分空白的墙,有名的烈士名字密密麻麻,站在名录前面,让人们可以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出生在战争时期的人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乡和祖国到底是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用血肉之躯筑起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上。
邹城烈士铭,176个字写出了邹城儿女在战争中付出与功绩。“邹鲁渊源,洙泗流长,君子之国,礼仪之邦。民风至醇,仁义为尚,文公舍命,漆女忧忘。”一开始介绍了邹城的历史以及其他渊源,记录了当地的民风和百姓的仁义。在这受儒家影响巨大的地区,人们的忠肝义胆也得到了极大的体现。接下来的墓志铭展现了邹城为了保家卫国做出的重大贡献,表现出在战争中的英勇无畏的气概以及不怕牺牲的精神。“代代英烈,前赴竞上,为国为民,捐躯疆场。”墓志铭中写出来了邹城人民的抗争。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依然奔赴朝鲜、越南作战,不仅守护自己的家乡,更加要守护国家的决心。最终烈士们都聚在烈士陵园中,背靠山脉,守卫着自己的家乡。在烈士铭的最后,有这样三段文字最能展现今夕:“舍生取义,大行德广;碧血丹心,豪情跌宕。英魂忠骨,坟茔行行;鲜花拥簇,青松依傍。丰碑高峙,功业显彰;永垂不朽,丹书一行。”短短几行字概括出了烈士长眠的环境,展现出后人对烈士的敬仰。英魂忠骨,最终化为坟茔行行。他们死去的只是肉体,精神必然像这松柏一样,永远保持生机活力,将这铮铮铁骨永远传给后人!
图文讲述历史 遗物缅怀先烈
邹城烈士陵园的另一主体建筑为革命烈士纪念馆,在纪念馆中图文并茂地展现了那一段风云变幻的历史。在墙上的图画介绍了战争胜利的历史,介绍了烈士的生平和功绩。主要陈列的是烈士的遗物。一身草绿色的军装,或者用过的毛巾,他们的笔记本,军功章,被授予烈士的证书……所有的东西都让我们更加近距离的看到那一段历史,他们身上的血泪,他们经过的灰头土脸担惊受怕的生活。
军功章经过历史的沉淀更加的有魅力,暗红色放着光芒。他们就静静躺在盒子里,展示着主人的功绩。有一等功的,二等功的,三等功的军功章,每一块都彰显着历史的遗迹,每一块都凝聚着烈士的汗水或者鲜血。
有一块毛巾,静静地躺在那里,但是他用沉默无言讲述着主人的美好品质。那是烈士王慎昌的遗物。和他的军功章,背包陈列在一起,这块毛巾是保存最不好的,也是保存最好的。毛巾依旧是白色的,上面印的红色自己依然非常清晰。最引人注目的是是磨破的地方,可见这块毛巾伴随烈士很长时间。从毛巾磨破的洞上垂下来丝丝缕缕线,缠绕在一起,仿佛勾住人们的思绪,把人们拉到那个时候,让人们看到在那段日子中,什么是珍惜。那一辈人将节俭刻在骨子里。
笔记本的黄色泛着历史的光泽,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有很多遗物上都有烈士留下的笔记。也有家信,诉说对家乡的思念。刚劲的字迹依然清晰地展现在实践队员的眼前,我们看到的是对亲人思念的诉说,对战胜敌人返回家乡的期盼。
经过本次实践,实践队员更加清晰认识到红色文化的力量与传承。烈士陵园里长眠的不仅是抗日战争牺牲的烈士,更有抗美援朝和越南战争牺牲的烈士以及后来为建设祖国而牺牲的。经过这次实践,对红色文化弘扬和基因传承方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26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