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记我的一次服务社会的感想体会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 作者:王昊天 张朝军

时光匆匆,2022年的暑期生活因为一次为社会服务的经历让我觉得格外的充实。古人曾言:驾言各勇往,实践乃精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说人的一生中会有不同的经历,那么在每个阶段都会留下特殊的回忆,收获不一样的经验,而在这一次又一次的经验和体会中形成了独特的自己。于我而言在参加活动的种种经历中,我逐渐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想追求的是什么,即增进了自我认知。学校举办的“三下乡”活动正好给了我这样一个实践和追求的机会,我便没有任何犹豫就拉着几个同学组队参加了。此次社会实践我选择了自己的家乡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在提高自己社会实践能力,开拓自己视野的同时

也让我学会了对社会上的问题进行思考,产生自己的看法。

向基层干部学习:认真负责,无私奉献,坚持群众无小事

我是本着学习的态度去的,基层干部向我展示他们的人生价值观——爱国、学习、 敬业、奉献,诚信。当地农民让我感受到了劳动人民应有的朴实以及他们对知识的迫切需求。他们身上可供我学习的地方还有太多太多。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我们家乡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建设新农村。建设新农村是一件好事,这毋庸置疑。但有些老人非常念旧,不愿离开他们生活了几十年的房子。而这些基层干部真的会不厌其烦的跟老人讲解新农村的方方面面,包括从社区配套设施,户型面积到小区绿化,左邻右舍等等.多次亲自上门不辞辛劳。在社区服务短暂的体验中,我深切的看到基层干部对人民的用心,这体现在切实为村民谋福利上还表现在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中。在他们的带动下我们四个小伙伴,全身心的投人到社区服务中,发扬实干精神。我们和干部一起深人到百姓家中做新农村建设情况介绍,安抚老人的焦虑和担忧心情,做思想工作。在刚开始我们也会不好意思,但逐渐地我们完全融入了,彼此会熬夜了解情况,互相对练介绍,会反复删改不断精炼语言……尽量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只为和乡民拉近距离亲切交流。

为自己喝彩;以真心换真心,不屈不挠,顺利完成任务

在两天的适应下,让我们最有成就感的是第三天,我们一早就前往村里的孤寡老人李奶奶家,为奶奶做新农村建设情况介绍。刚开始先和奶奶聊聊家常,因为是老乡的缘故,我们瞬间就拉近了距离,我们接着给奶奶普及新农村国家政策,看着奶奶态度逐渐缓和,我们也打心里高兴。最终奶奶决定再考虑考虑,我们也就先离开了,一路上我们几个人谁也没有说话,我想可能每个人的心里都带有一点失落和挫败感吧。这是我们在乡里服务的最后一天,明天就要回去,我们都不想给这次的旅程留下遗憾。所以我们决定重拾信心,今晚再稍做汇总,想着明天上午和李奶奶再次争取。谁知在傍晚突然接到消息说李奶奶已经决定迁到新农村,明天就动身。因为我们全程参与了,所以在听到这个好消息后成就感和喜悦感瞬间向我们涌来…后来从村民那儿了我们了解到鲜有人和奶奶聊天,奶奶时常感觉孤独,同龄人很多我们了解到鲜有人和奶奶聊天,奶奶时常感觉孤独,同龄人很多都已不在。小辈也都在城市安家,奶奶不愿走所以就剩她一人在家。我们得知这个情况后心里也十分难受,第二天我们帮助奶奶收拾东西、打扫院子,帮奶奶搬家,给她解闷,希望尽可能使奶奶暂时得脱孤神,让奶奶家里执闹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明白了基层工作的艰辛和不易,想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须付出努力,真心实意为乡亲服务!在这短短三天里,我们脱离了成绩的评价体系,真实的投人到实际中,干实事,体民情,在为乡亲的服务中收获成就感,同时更好的找到自我的价值。有的伙伴深深被感动了,已经准备考公务员,做一名光荣的基层干部,为自己家乡的村民服务

我们大学生,到基层锻炼的机会是非常少的,但是毫无疑问基层的确可以锻炼人,能将人的优秀品质充分展现。基层是苦,条件是差,可谁都知道”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做哪一行不辛苦呢。况且基层是那么需要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生去贡献力量,为乡村发展注人新鲜血液,带动乡村各方面发展。尽管我们本次实践时间短暂,但没有停留在表面,的确力所能及的做了实事。我们帮助录人村民户籍信息,帮助文明社区的建设、走访人户给需要的村民搭把手干农活,给当地孤寡老人送温暖,参与组织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等等。能参加这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我深感荣幸,倍感自豪

总体来说,我们团队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被老乡的热情招待,敦厚善良而感动。为基层干部的无私奉献不辞辛劳热泪盈眶,同时自己不仅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而且增长了才干,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能。增加了对基层干部平时工作的了解,这次经历无形中影响了我们的未来的职业走向。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估好基层工作的秘诀就是,“以真心换真心,无论大事小事始终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准则”。如此,就一定能和当地人民建立一种牢固的战友关系,大家一起朝着一个更高的目标前进。也让我更深的体会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含义,在新时代学生带动地区发展,大学生也需要到基层磨砺自己,不断增长才个合格的大学生必须要掌握多种技能,有实践能力。基层需要大干,积累经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事业早早积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25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支教为荣,共同发展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支教?联谊?许昌学院“筑梦山区”今天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和方山镇红色乡村文化旅游实践队在7月12号上午开展了一次联谊…… 程东亮 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支教队查看全文 >>

加强锻炼,身体健康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

加强锻炼,身体健康——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2019年7月11日,今天又是晴朗的一天,许昌学院“逐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依旧延续了前几天立…… 张鑫龙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隐形的翅膀》,隐形的守护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

《隐形的翅膀》,隐形的守护——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2019年7月11日,今天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许昌学院“逐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的队员…… 张孟帅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筑梦方山 继续前行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

筑梦方山继续前行--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2019年7月11日,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的队员们依旧是元气满满的一天,上课吃饭休息…… 汪俊男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安全之事重泰山,预防为主自救辅。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以教育、安全、兴趣、音乐…… 程东亮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寓教于乐 寓学于乐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

“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寓”之于寄托,将教育寄予在乐趣里,教育要通过艺术和美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不论是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总能通过和其他方式的娱乐结合起来,给人以…… 程东亮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基地 放飞梦想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

2019年7月9日,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所在实践基地禹州市方山镇方山小学,今天给小朋友们放假一天,支教队队员们今天也休息一天,这是队员们来到方山小学最…… 汪俊男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致敬革命先烈 学习红色事迹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

2019年7月9日下午,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队员们一起来到了方山镇方山寨参观。方山寨地处禹州市西部山区的方山镇,是一座历史文化名镇。它不仅是方姓的起源…… 李铭扬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服务暖人心,助力社区扫雪除冰

春节前,受强冷空气影响,烟台市蓬莱区迎来持续降雪天气,部分社区道路积雪结冰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为保障群众安全、…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采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1月24日电(通讯员卢航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

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维系民心稳定、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群体的就业状况持续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最新发布

携手环保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青年网赣州8月12日电(通讯员张朝军王昊天)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助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实效,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的质量,帮助推进乡村振兴。7月19日,河南工业大学法学2103班…
河海学子三下乡:助力吉安市乡村振兴
在为期五天的实践里,我们在吉安拜访了地方政府、乡村振兴局和几个乡村村委会,采访了相关负责人、村书记,寻访了几位非遗传承人,整个行程充实又意义十足。烈日之下,我们的实践脚步丝毫未受到阻碍,每位队…
“造富”与“造福”:南财学子调研光伏发电带动乡村振兴
7月20日,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乡村注新源”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前往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凤岗镇龙和村与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广澳村进行调研。龙和村是省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属于“三弱”村,有脱贫…
淮师学子赴安徽阜阳颍州区进行实地调研
2022年6月21日至23日,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农村新貌调研队在阜阳市颍州区二里井社区开展了关于本地居民对于乡村发展变化的调研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增强居民的幸福感、满足感和成就感。让居民们能够纵观过去…
养老成为“多选题”:南财学子深入中小城市调研养老现状
2022年7月14日,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常青树”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前往河南省灵宝市与河南省济源市的养老院开展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家乡前往一二线城市生活与工作,…
游渊子崖村有感
8月9号上午,经过了一个半小时的长途跋涉,我来到了坐落于山东省莒南县的“山东抗日第一村”,渊子崖村。纪念遗址占地50余亩,园内青松翠柏百余棵,花坛多处,环境清静优美。我一个人在遗址参观,感受着浓厚…
忆往昔战争,塑今日精神”社会实践团参观淮海战役十人桥纪念园
为深入了解十人桥的英雄事迹,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瞻仰烈士陵园,“忆往昔战争,塑今日精神”社会实践团于8月11日至8月12日参观淮海战役十人桥纪念园。淮海战役十人桥纪念园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当地…
河海学子三下乡:政策学习实地考察,助力赋能乡村振兴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而随之而来的竞争也非常严峻的摆在了我们面前,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型人才,而是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步入大学就等于步入半个社会…
总结经验,探索路径(10)
在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赴鲁探红政实践队成员前往山东省青岛市、烟台市、淄博市等地区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进行调研,吸取其宝贵经验,发现其中存在问题,并进行原…
观“沂蒙六姐妹”纪念馆有感
8月11号下午,沿着历史的轨迹我参观了“沂蒙六姐妹”纪念馆。历史馆里弥漫着一种古香,展品的静止无声带来了心的沉凝。沂蒙六姐妹,是当年陈毅元帅亲自命名的,是革命战争年代在沂蒙老区涌现出的一个女英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