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载筑华堂,二百年历沧桑”。建筑,是承载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的最具象载体,古建筑更是乡村底蕴的最佳象征。雨果说,建筑是木石写就的史书。历经千年风雨的老建筑,则更有一种动人心韵的格调。2022年7月源心夏乡队伍与仙坑村的古建筑进行了一场美丽相约,在这里通过探访“四角楼”“八角楼”的古色古香,我们更进一步的感受到了乡村变迁。
实践团队在仙坑村村支书的带领下参观了当地著名的古建筑群——四角楼。一处古迹,往往能够展示一个地方的传统文化。村支书向我们娓娓道来:四角楼为四栋四杠结构,布局严谨对称,四杠设有角楼,“四角楼”因此而得名。四角楼内有4个大厅、15个小厅,厅里设住房,每个小厅又独立成一套建筑,厅与厅之间相互独立,但又有走廊相通,住房一共有108间,这数字与三十六井排水暗合《水浒传》三十六天罡,一百零八好汉之数,在这种精妙的设计中,实践队员们不难体会到当初建造者希望族群能团结一致的良苦用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22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6日调研团队来到歇马村,走访调查石鼓镇另一传统文化“青山唢呐”,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团队准备采访青山唢呐的传人易礼强老师,调研团队到来时,易老师正……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5日,骄阳似火的七月正如调研团队的热情,随着两天对油纸伞的走访,调研团队对油纸伞的热情逐渐高涨,按捺不住心中对制作油纸伞工艺的向往,25日上午,调研团……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3日,一场大雨不期而至,雨过天晴,清爽怡人,大雨过后的石鼓镇没了之前的酷热。调研团队开始了今天的石鼓镇传统文化的调研工作,今天的工作依然着手油纸伞的走……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4日,通过两天在镇上走访,调研团队已经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了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权威的分析,调研团队来到了石鼓镇乡政……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2018年7月22日,调研团队从湘潭大学出发来到湘潭县石鼓镇,走访调研油纸伞的制作工艺,诗经里对七月的描述为“七月流火”,而湘潭县这边的天气正是如此,上午到达时还是艳阳高照,酷……
刘泽湘,连华。 湘潭大学学生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