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第一次参加支教面试时我听过一句话:“我始终觉得这个世界总算善待我,给了我健康完整的躯体,幸福平凡的家庭,永远向阳生长的勇气,以及爱和被爱的力量。我从这个世界上得到过太多的爱与温暖。”于是我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记录着孩子们,温暖着孩子们,照亮着孩子们的读书梦。我学识庸浅,恐怕帮助有限,但是我想把攒了多年的温柔和知识都给予他们,想为他们打开一扇窗,让阳光透进来,让孩子们透过窗户看见,原来外面的世界是这样的。作为一种情感的共鸣,孩子们也无一不把自己的光热照进我的心间。
关于“支教”这件事情的责任感和体验感是从我上课的第一天开始的,我们在网络的这端等待每个来上课的小孩。从她们每一句羞涩的问好,每一双求知的眼睛里我感受到了一种责任在肩上在心头逐渐加重……之后是对PPT的一次次修改,是对课堂节奏的一步步调整。
这里的孩子天真纯朴,干净的不含任何“杂质”。初见他们时个个乖巧,都特别的听话,见到我们的喜悦大概不亚于我们见到他们时的欣喜。他们给了我很多惊喜,上课都听得特别认真,我以为山里的孩子会内敛,羞涩,但是也没有,他们上课活跃专注!我觉得初识美好大概说的就是这样。
但是孩子可能就是孩子,时间久了发现他们的不好的习惯也开始暴露出来,部分孩子活跃但收不住,过了初识的兴奋点,某些瞬间也会有点“野”,有的孩子喜欢上课打闹,有的孩子上课玩玩具,有的孩子缺乏好的学习习惯……看到这些的时候,虽然我很想在短暂的支教时光做个完全温柔的人,很想给孩子们留下美好的印象,但可能是迫于与生而来的一些责任感,我还是在某些瞬间成了“暴躁小朱”。在看到那些孩子身上不好的习惯的时候,我也在想自己此番而行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哥哥姐姐上课多么有趣?老师也可以很好说话很温柔?都不是,无论是长期支教还是短期支教,无论课程的内容新颖或者变化与否,绝不能忘的是教育的本质……如果连最基本的学习习惯,课堂纪律,课后卫生都丢掉的话,无论我们课堂内容如何丰富,此番支教都是失败的,所以可能再给我一次机会去面对那些“糟糕”的瞬间,我仍然会选择站出来做一个“严厉的小雨姐姐”。
支教有意义的不仅仅在于传递知识的课堂里,也在于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革命友谊的过程中。我每天的工作不仅在于课堂上,也在于每天采编的宣传工作中。在夜里我和采编工作组的成员们一起商讨明天的宣传策划,在白天我们一起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每天大家的工作压力都很大,但好在纳家户村的孩子们给了我们灵感,让我们有推送想发表,有情感想表达,大家带着纯粹的目标和动机,将我们的真诚与热情融入于文字和照片中。奋战在支教工作的每天是满足的,是感慨的,更是骄傲的。不知不觉中,我们成为了学生们亲密无间的“哥哥姐姐”,彼此之间也已经成为了亲密的家人。
十五天时间,可以很短也可以很长。我很多次想,曲终人散后,会不会有某个平日调皮捣蛋的小朋友会独自坐在家里的小院子里,摇晃着小腿,玩着手指头,孤零零地发着呆,头顶阳光灿烂,风吹发梢,他会梦想像云一样漂泊远方来寻觅,会想起这些日子我们的陪伴…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夏天毫不留情地炙热着,一年又一年,就让时间来见证我们埋下的一粒粒种子,期待我们的陪伴会在每个孩子身上开出不一样的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18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