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7月22日电(通讯员 李冬雪)人民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眼底是闪耀的五星。为更好“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血脉”,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施拉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各队员于7月12日至20日分别赴四川、甘肃两省三地进行实地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考察,并结合线上问卷的方式,就“智媒时代下,红色文化景点线上线下两种传播方式”进行分析。
四川成都——古城红色文化博物馆
古城红色文化博物馆坐落于成都市郫都区三道堰镇,博物馆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实践队员主要参观了红军长征纪念厅、焦裕禄和雷锋纪念厅等红色文化展厅。实践队员通过展馆中陈列着大量与红色历史有关的文物,感受红色血脉,聆听历史声音。实践队员同时注意到展馆内的陈列方式:以地域为划分标准,陈列与当地相关的红色文物,这样成体系的陈列方式令观者耳目一新。
实践队员了解到,该博物馆以线下展厅为主要红色文化输出方式,日常生活中会有大批学生或其他社会团体到访。除此之外,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古城区红色文化除了线下开馆展示外,也会运用线上的方式,包括公众号运营、媒体报道等,不过博物馆未来一段时期内红色文化的传播重心还是放在线下传播。未来还会考虑将附近的相关资源整合,连成一条完整的红色旅游线。”
四川成都——建川博物馆
建川博物馆,位于大邑县安仁镇,馆内设有抗战、民俗、红色年代、抗震救灾等33座主题场馆。实践队员此次主要访问了抗战系列展馆的中流砥柱馆、中国壮士群雕广场和抗战老兵手印广场。怀着敬意,实践队员在展馆中了解每一座展馆的历史背景,走进红色历史中的人物。这种以历史事件为主题建立的展馆,让游客沉浸式感受红色历史氛围,同时对这些展馆背后的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参观展馆的过程中,实践队员随机采访了一位游客,游客说:“我自己比较喜欢这些历史文化,趁放假带着儿子来实地感受这种红色氛围,要让他了解、铭记那些艰苦的岁月与英雄的革命先烈。”
实践队员还通过建川博物馆官方网站,快速地查询到馆内相关情况。馆内工作人员表示,当出现疫情时,面对线下闭馆等突发状况,游客可以选择线上浏览的方式,顺利地了解馆内的详情。此外,建川博物馆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也定期经营,及时更新博物馆开放讯息、馆内活动风采以及馆内文物数量种类的更新状况,为游客参观提供更好的服务。
甘肃陇南——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由7座革命遗迹构成,馆内文物收藏丰富珍贵。受疫情影响,实践队员主要通过线上浏览的方式对该纪念馆进行“云考察”,在网络大环境中,探索红色文化不同传播途径的不同效果。“云考察”中发现该纪念馆主要通过开设官网、开通官方微博、经营微信公众号三种线上渠道进行宣传。
实践队员在浏览其官方网站时,发现网站首页设有线上浏览窗口,随机选择某个革命遗址窗口点进去,页面是该遗址的图片和详细文字介绍,且该网站还带有留言板、网上献花等功能,为疫情下文化传播和游客浏览提供了“绿色通道”。同时发现,其官博和官微平台的活跃度是较高的,依这两种渠道,实践队员仔细分析其浏览量、转发量和关注人数等传播数据,分析得出线上传播的影响效力。
问卷调查
本次实践活动中,实践队员制作具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并通过网络渠道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数据结果表明,79.4%的人群更多通过电影电视及广播等方式了解红色文化,58.8%的人群会通过红色景点进行实地了解,而在疫情大背景下,90%以上的人群认为线上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更有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实践认识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对当下红色文化景点的红色文化输出方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传统的景点多以线下展示为主,线上宣传为辅;一些创新型景点引进先进技术,大胆采用VR等高新技术模拟一个云上景点,让受众足不出户也能感受浓烈的红色文化气息。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大部分群体对红色文化景点的线上传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身临其境的方式提高了受众的满意度。创新的数字化传播方式既方便了群众参观红色景点,促进了红色文化景点传播方式的创新性发展,使红色文化在智媒时代下行之千里,行之至深,让红色血脉得以更好的传承赓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14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