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和实践队于8月9日前往胜利油田分公司鲁明公司青南采油管理区进行实地调研,与企业技术人员就智能油田建设等问题展开交流,并参观“青南智能油田示范区”。以中石化胜利油田为例,探寻传统国有能源企业如何顺应时代浪潮,实现转型升级,助推能源革命。
胜利油田作为中国东部陆上老油田的典型代表之一,目前整体进入高勘探程度、特高含水开发阶段,未动用储量以低渗透、高粘度稠油为主,动用难度大,开发成本高,油藏结构复杂,传统的开发技术正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自2014年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以来,严峻的国际形势倒逼企业强化技术革新,持续降本增效。实践表明,借助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能够有效突破企业高质量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为油气田开发注入变革性力量。
作为中石化胜利油田智能化建设先行先试的开路者,“青南智能油田示范区”集诸多前沿先进科技于一体。此次调研的“青出于南”智能油田攻关团队,在短短几年间,使示范区从原有34人压减到7人,借助无人化的集成高效生产方式,人均产量大幅攀升,“百人百万吨”的美好愿景正在变为现实。
人工采集数据、人工现场操作、人工维修维护,这些是原来传统采油区必不可少的人力物力投入。现在引入“油水井全生产参数自动化采集系统”,不仅实现无人化的实时数据采集,更能由特定数据分析模型自主计算动液面、含水率、实时产量等关键参数。通过推广油井电动刹车、自动加药,开展阀门电动化改造,实现高频高危生产环节远程自动控制。在此基础上,再将原油押运、现场检维修、后勤服务等专业业务实行市场化改制,引入外包专业队伍辅助油气生产,进一步凝练核心队伍,优化现场用工结构。
除自动化数据收集系统,借助人工智能算法训练出代替人脑进行决策的“油气井运营管理智能化平台”。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将地层构造与采油管理区进行数字模拟,生成三维直观精确模拟图像,从不同视角全景展示地下地上的生产实践。基于CNN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出准确度较高的“油井工况自动诊断系统”。原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模式变成坐在中控指挥室里驾驶“操作舱”,每个工位配备电脑大屏与设备运行情况仪表盘,就像打电子游戏,动动鼠标即可随时监测每项数据指标,结合工况诊断系统的建议下达操作指令。相当于为油井装上了大脑,既实现动态监管、减轻工作压力,同时做到实时最优生产。
不只油藏开发智能化,日常风险防控也实现无人化运作。在管理区安装带有视频识别功能的全域监控设备,通过在管理区大量采集违规行为样本,训练人工智能算法,达到设备自动识别、自动报警的效果,能够智能识别安全环保和违章问题,最终实现“黑屏监控”。通过建设远程无人机巡检系统,实现从人工现场巡检到远程操作。只需点击“起飞”按钮,无人机随即升空,自动按照设定线路巡检采油区,并对关键部位重点抓拍,巡视结束自动充电。一张张高清大图实时传到中控指挥室,点击鼠标即可完成巡检任务,消耗成本大幅下降,生产效率极大提升。
经过智能化改造,油气产量连年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经营效益创历史最高水平。大规模的无人化智能化技术落地应用,为油气生产注入新活力,也为石油文化带来新的内涵。石油精神既有“栉风沐雨,大漠孤烟”的豪情壮志,又有“集成高效、简约智能”的灵动科技,在油气行业整体迈向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新旧技术交替的竞速期,作为未来石工行业的从业者更应紧跟时代浪潮,抓住智能化革命的契机,为传统能源插上智能的翅膀,助推产业升级,为能源革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通讯员 刘泽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14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