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夏7月3日-7月5日的日子,为了挖掘侨乡华侨红色故事,感悟家国情怀,我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锦“汕”添花三下乡成员一起前往汕头开展觅侨乡赤子迹,继承家国情三下乡活动。 从小生于汕头、长于汕头的我其实对这片乡土知之甚少,直到这次三下乡探寻之旅,我才发掘汕头侨韵,才知道这方水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海外华侨虽然远在海外奋斗、生活,却始终深深眷恋着海的另一边的家乡,为家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经济建设等事业作出突出贡献,其中以捐资教育者最多。菲律宾马尼拉锦宅小学董事会寄给漳州角美锦宅黄开物的侨批就很具代表性,1921年9月“兹付去银弍元并锦宅学校特别捐项431元”。我读完很是激动,很感谢华侨先辈对家乡的建设。 但我也注意到另有一封提到“莫如此时生理各业十分冷静,虽有热心族众,居多爱莫能多助,而制操衣并修理校舍等款计捐来彬银426元”。我被深深触动,华侨先辈即使当时在菲生意并不顺利,但还是筹款“彬银426元”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看到这,我不由对这些华侨肃然起敬,并用相机拍下了这份名录,告诉自己要铭记前辈的无私奉献,要牢记喝水不忘挖井人,要学会感恩社会和回报家乡。 从博物馆里走出来,我心头有些沉,倒不是悲伤的沉重,而是了解家乡历史后多了一份厚重、还有对前辈们赤诚的家国情怀的敬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09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