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已至,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黄梅荟萃,戏传百年”调研团队在安庆的黄梅戏调研实践活动也渐进尾声。回望已经结束的暑期社会实践,我依旧能想起那天去富春国际幼儿园教孩子们学习黄梅戏的快乐时光。跟可爱的小朋友们呆在一起,说话都不自觉地变得温和起来,一上午的欢声笑语虽然短暂,却总有种让我回到了童年的感觉,走出大门的那一刹那,竟然不觉有些失神。
我生于安庆的一个小县城里,作为本地人,接触到黄梅戏的机会以及对黄梅戏的感触自然比其他外地的同学要多一些。我的童年记忆里,有公园广场上县黄梅戏剧团搭起的戏台,有道具并不精美甚至拙劣的戏台背景,有外公外婆手上拿着的能传出巨大黄梅戏曲声音的掌上小电视,有和爸爸晚上十一点还坐在广场上看戏舍不得回家时妈妈焦急又无可奈何的嗔怪……看到这些同生于安庆长于安庆的、正在嬉戏打闹的小孩子,我会想,他们的童年会不会和我一样,也能有黄梅戏带来的美好回忆。
我们通过《天仙配》选段的表演引入我们这次的特色课堂,还播放了《夫妻观灯》、《打猪草》、《女驸马》等经典片段的音频,小朋友们也摇头晃脑地拍着手,似乎正沉醉其中。我认为黄梅戏中的内容和情节是能够培养小孩子们的一些珍贵的品质的,或许七仙女与董永不畏强权的精神、女驸马冯素贞的果敢与重情重义、六尺巷中的谦让与心胸这些五六七岁的小朋友们还未可知,但他们会有自己的思考,知道什么是善良,什么是正义。就像某天晚上,小小的我正坐在公园广场的戏台下,被《绣花女明月》的故事深深吸引,一边可爱又好笑地瞪着反派角色演员,一边和身边的爸爸义愤填膺,在看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大团圆结局后,心中一片澄澈清明。
我们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策划了诸如“切西瓜”、“击鼓传花”等小朋友们经常玩的游戏,融入黄梅戏的一些基本知识,寓教于乐。我坐在孩群中笑得肆意张扬,这种笑是发自内心的,好像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我也变成了一个长不大的小孩子,而且我希望他们长大后想起黄梅戏,能够全是开心的事情,黄梅戏作为安庆的一个地方特色,一种需要代代传承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希望家乡的黄梅戏在他们的记忆中,是一份温暖的牵挂,是他们的情怀与责任。就像我小时候记忆中的黄梅戏一样,永不褪色。
我们设计了空白黄梅戏人物画稿,让小朋友们为人物填色,画出自己心中的黄梅。谁家的墙上没有贴过自己小时候乱涂乱画的得意之作呢?小朋友们的填色没有那么多技巧和布局,但五彩缤纷的画纸上洋溢着数不清的童趣。他们在课程结束后骄傲地同自己的画作合影,齐声地喊着“黄梅戏”三个大字的时候,我们这么多天的准备与努力的意义,都在这一刻得到了诠释。
富春国际幼儿园园长在活动结束后对我们的课程给予了高度赞扬,我们也发自内心地深深感激有这么一次宝贵的机会。我会记得小朋友牵起我的手积极主动地向我提问,我会记得响彻教室的咿呀童声,我会记得表演时台下小朋友们聚精会神的样子……每一幕每一帧,都激荡起我心中对于黄梅戏的美好记忆,也希望这份美好都一直住在他们的心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08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