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一园汇聚红军魂,不忘初心守灵人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作者:觅红宣史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红色基因”的号召,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增强自身对红色文化的认识,让红色文化更好地融到当今人们的生活中,争做红色文化的传承者。7月5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觅红宣史团队走进王坪烈士陵园,问候守灵人,感受革命气息。

王坪烈士陵园是全国唯一一座红军为自己牺牲战友修建的烈士陵园,后更名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整个烈士陵园共有25048名红军烈士长眠于此。在没有下车之前,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想象着那里的景象,迫不及待地想了解那篇土地背后的故事,到达目的地后,山川秀丽,松柏挺拔,似乎一草一木都在祭拜烈士们的英灵,这一刻是那么的安静却又让我心生敬畏。

沿着千秋大道往上走,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铁血丹心”雕像,栩栩如生,他们有的摆出冲锋的姿态,英姿飒爽,我热血澎湃,加快步伐,忘记了炎热,继续往上走,我看到徐向前元帅的题词:“学习革命先烈们的不怕艰苦困难,献身革命的精神,为实现祖国的四个现代化而奋斗”。从小到大,我只在书上见过名人的题词,这样的实物我还是第一次见,心中不免有些激动,我们试着用不同的语气朗读这句话,因为这正是我们此行的目的,我们要大声读出来,时刻提醒自己,我们没有辜负徐大元帅的嘱咐,在当今的中国,我们青年一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有的挑起抗洪救灾的重担,有的不顾自己的安危冲向火场,还有的日日夜夜奋斗在抗疫一线……我虽然没有像他们那样,但我会像他们看齐,我想是时候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多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这样既服务了社会,也磨炼了意志,要敢于尝试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敢于吃苦,增强责任感,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先辈们为我们铺好了来时的路,我们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当接过时代传递的接力棒,立志开启党和国家新征程,让祖国的的富强之路走的更远,更长!

扇形展开的无名烈士纪念园里安葬着17225红军烈士的遗骸,与我之前见过的不同,这些墓碑上面没有名字,只有一颗红星。从讲解员那里得知,躺在这片土地上的大多数烈士都未能确认身份,那个五角星的含义就是:他们像天上的星辰一般照亮了我们的前路。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原来,每一名烈士加入红军的时候,心里想的不是让后世记住他的名字,而是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让后世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困难来临时,青年一代不顾自己的安危,坚持在一线,他们就如雕像中的红军战士,时刻做好冲锋的准备,每一次抗击灾情就如上战场。在以后的生活中,当我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儿的时候,不管成功或者失败都已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无论结果如何,至少我会为我曾经奋斗过而感到无怨无悔,也会因为我带动更多的人继续为之奋斗而骄傲。烈士们虽然离世,但那一块块石碑依然挺拔,仿佛在守护着祖国,我好像看到一支整齐的队伍整装待发,他们视死如归,虽然没能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却永远在吾辈心中。在不远处的山壁上,我清晰地看到“赤化全川”四个大字,讲解员告诉我们,那是当年人们用麻绳将背篓和箩筐拴住,然后石匠坐在里面历经四个月的高空作业才完成的,它的每一个笔画里都可以躺下一个成年人。来之前,我曾在当地人口中得知这条标语,当时我还觉得有些夸张,但自从见了它的真面目后,我便承认了我的无知,字体的庞大就代表红军力量分布广泛,暗示红军深得民心,凝聚了巨大的革命力量,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时代,感受到了当时人们对红军的支持和炽热的革命热情,我想红军之所以能够得到老百姓的大力支持,是因为他们将老百姓看作是他们的家人,为了老百姓的安宁,他们可以倾尽全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这才是人民想要的军队,也是唯一可以使祖国和平的武装力量。在他们身上,我悟出了为人处世的道理,一个人的能力是微不足道的,要擅长借助外力,需要我们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关心、呵护他们,因为以后的路未知又漫长,他们会成为我们的救命稻草,所以要和身边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获得更多的人支持,我们才能像红军一样稳中求进,走的更远。

那天,我有幸听到王建刚老人家为前来祭拜的人们讲微党课,禁不住留下了眼泪。这位古稀老人因为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从此接过父亲手中的扫帚,承诺父亲会继续守护陵园,而这一守,便是四十余年,前几年,老人家又将守护陵园的接力棒交给了自己的儿子们。我们看到老人时,有一股莫名的力量驱动着我们走上前去问候,我想那一股力量是来自我们内心深处对老爷爷的崇敬,老人家告诉我,这四十年来,他目睹了太多太多,看到那些认亲的烈士家属,他也会触景伤情。虽然现在已经年迈,腿脚不便,但他还会每天坚持扫墓。他说:“我记事以来的第一个清明节是附近的人来祭拜,后来慢慢人变得多了,全国各地都有。”如今来祭拜的人来来往往,老人家也为自己的付出感到欣慰,看到人们没有忘记这片土地上的忠魂,他也不断地讲述着这里的故事,不知感动了多少人。不管怎么样,我们和老爷爷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让更多的人学习红军精神,惊醒后人,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让红色文化成为鞭策人们的“导师”。我敬佩像王建刚爷爷这样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人,每一个红军的英灵有了更好的归宿,感谢他对我的不吝赐教,让我以及更多前来祭拜的人们明白今天和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如今能够像老爷爷那样为了坚守承诺而付出毕生精力占少数,我决心以老爷爷为榜样,锤炼良好的品格,不能轻易被外界因素影响忘记自己的使命,人生就是在经历无数挫折后到达终点,如果忘记自己的使命,就会一事无成,我也希望每个人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走好自己的路,不管路途多么艰险,我们都要走下去,要对的起自己的良心。

如今幸福安逸的生活可能会让人们淡忘我们来时的路,一旦红色文化被埋没,人们就没有了奋斗的动力,但我们通过此次调研已经准备了充足的材料,我们会将这里的所见所闻传递给更多的人,让社会因红色精神的感染更加活跃。我做为一名团员,也感受到了肩上的重担和责任,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消极懈怠,没有任何理由故步自封,唯有深刻把握理解红军精神,以史为鉴,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通讯员 常笑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93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党建引领发展,蚯蚓带动增收
为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兴农,生态富农”的号召,了解河庄坪镇刘兴庄村近年来引进的绿色有机肥——蚯蚓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河庄坪镇蚯蚓模式调研队于2022年8月9日访问河庄坪镇刘兴庄村党支部书记曹海…
杭州师范大学助陪家团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在医疗资源双下沉的背景下,为促进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和回应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的号召,杭州师范大学助陪家团队就“聚焦大病家庭——如何更上一层‘娄’”课题,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及志愿活动,…
土地流转新方法
土地流转新方法中国青年网蚌埠市燕山村6月17日电(通讯员:刘双双夏汪婷)近日,安徽财经大学“麦当劳冲冲冲小队”9名成员(刘双双夏汪婷邓甜甜尚阳阳周小诺程宇傅宇欣高腾倪梓涵),指导老师:宁倩倩吴友群…
坚持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民增收——曲阜师范大学乡村振兴青研团
乡村振兴青研团在与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交谈中和村民的交流中了解到,陈疃镇坚持立足自身实际,大力推进以蓝莓产业为载体的乡村振兴战略,蓝莓产业的发展更使得老百姓荷包鼓了起来,同时“莓香河畔”扶贫基地…
观仙居医械小镇,悟医疗器械发展
e工小分队——暑期社会实践进行中仙居医械小镇来到仙居,你会感受到一种鲜明的反差——山上,神仙居景区,风景秀美、群山奇绝,颇有世外桃源之感;山下,仙居医械小镇核心区改造工程等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慢工出细活,壶里藏深意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作家冯骥才说过,非遗是一种生活文化、活着的文化遗产。清中后期,潮州手拉壶因工夫茶盛行,成为民众生活必需品,加之其独…
“红”的旗帜飘起来,“红”的声音“响起来”
一直以来,“引领”物业企业的仅仅是企业收益及自身发展,“红色物业”保留原始利益驱动,更加强调企业社会价值,坚持公益属性,探索创新在党组织引领下更好地发挥作用。当前,全国正处于深入实施“红色引擎…
土地流转社会实践心得
2022年暑假,我参加了安徽财经大学暑假社会实践麦当劳冲冲冲小队,在这里我遇见了许许多多的优秀的同学,在他们身上我看见了很多闪光点和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仔细回想起来,虽然这个过程很忙,有很多事情要处…
制造业星罗棋布,高质量助推发展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黄河滩区制造业集聚状况调研团,在山东省菏泽市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先后调研了菏泽市牡丹区李村镇人民政府、山东乡韵鲁锦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黄河刘口浮桥段沿岸和菏泽市生态环境局东明…
英雄的火光流承万世经久不灭
追忆先辈英雄事迹,不忘英烈铮铮铁骨——化学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踵事增华”小分队“今日神州看奋起,陵园千古慰忠魂”,七十多年前,抗日战争爆发,硝烟弥漫,是无数中华儿女的挺身而出,用数以万计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