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e工小分队前往仙居县田市镇几个乡镇参观学习共同富裕示范区山区样板。此行收获颇丰,现在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垟墺村
该村的名字源自传说,宋朝时期村子的西边山坳里住着一户姓羊的人家。后来,姓郑的迁入并慢慢地成了望族,为了感谢原住户羊姓人家,就把村子命名为羊岙村,后来演变成垟岙村,现在更名为垟墺村。村名的来历总不乏故事的传奇性,真假难辨,但渗透了老百姓不忘本的朴素情感。《仙居县地名志》则另有解释:祖居杨姓,地处山岙,故称杨岙,后杨姓渐绝,演变为垟岙。
首先实践队员来到承先书院,现任仙居政协文史委文化研究员的郑昌来老人热情地为同学们做起了介绍,承先书院初建于1834年,至今已近200年的历史。原址位于水口山,名字来源于创办者“愿学者有志圣贤,承先代德泽”的理念。书院近年在“下坎”民居内复活,成为传播先贤文化、特别是岩画文化的主阵地。
郑昌来老人对仙居已发现的岩画进行过全面的资料整理和数据搜集,甚至对岩石上图案线条的刻痕深度都作了记录,对岩画的研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于岩画,郑老侃侃而谈,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从“立杆测影、观象授时”的古人天文学记录,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及至近代农耕文化,跨越几万年的时间里,都可以找到人类文明发展印记,岩画的魅力在郑老师的讲解下生动地展现在了同学们的面前。
在书院内的辛亥革命烈士纪念馆,同学们了解到了在晚清时期开始村民张任天、郑万枝等引领当地反帝反封建的英勇事迹和遗物,在参观中回顾了辛亥革命先烈的革命史实。
郑万枝系垟墺村人,参加过白竹起义、光复南京等战役。袁世凯称帝后,拉起反袁大旗,在桂坑至长塘一带多次打败县警备队,受到孙中山先生的赞赏。1914年7月25日,在西郭垟遭遇战中,郑万枝被枪打伤,据说鲜血一直流到管山头,终因伤势过重牺牲。
水阁村“共富工坊”
实践队随后来到浙江省共同富裕试点村——水阁村的“共富工坊”参观。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田市镇水阁村依托农业产业服务中心打造“共富工坊”示范基地,创新农村居民就业新模式、拓展农村居民增收新渠道,帮助村民在家门口稳定增收,实现共同富裕,振兴乡村经济。
到达时村民正在车间进行手工生产,展示区摆放了杨梅酒、土家鸡等当地特产和根雕等艺术品。从这些展示中同学们感受到了仙居人民在新产业,新农业,新农民的“三新”改革下,借助旅游业,依靠土地发展,生活越来越好。
水阁村的农业产业服务中心是来料加工“共富工坊”,带动村内及周边60岁以上闲置劳动力和低收入农户加快实现共同富裕;村里的农业合作社成功引进羊肚菌种植项目并进行了面上示范推广,带动了周边农户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该村解放思想,立足新发展理念,找准符合本地资源禀赋的工作抓手,积极探索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的实现路径,不断拓宽低收入农户增收渠道,带动更多人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集中文化礼堂,聆听仙居县卫生健康局刘颖颖老师讲解《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进一步提升了大家的防疫意识和防疫能力。
中午,田市镇人民政府、水阁村两委在村民中心热情地接待了实践队一行,同学们品尝到了麦饼、泡响等极具当地特色的地方美食。
台湾农民创业园
顶着最高气温40多度的烈日,实践队来到仙居台湾农民创业园德丰农场参观。在果园采摘区,果园负责人介绍,果园借助仙居旅游资源,利用自身优势建立大棚种植火龙果、番石榴、香蕉、百香果、龙眼、荔枝、芒果、杨桃等热带水果,并与当地酒店合作,为游客提供采摘特色服务,做到新农业创收,是共富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仙居台湾农民创业园于2009年11月5日经国家农业部、国台办批准设立,是浙江省3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之一。园区主要分核心区、规划区、拓展区、辐射区等四个层次进行规划,其中核心区面积1.26万亩,规划区面积7.8万亩,形成“一心、两带、两区”的结构布局(一心:即两岸生态农业合作中心(台创园核心区)。
仙居县卫健局座谈会
下午,实践队马不停蹄的来到仙居县卫健局参加由规划发展与信息化科组织的专业座谈会。会上,王文杰科长和应洁诚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仙居县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概况,其中重点介绍了正在开展中的的“医共体”和“云上中医”项目。“医共体”由县级医院带动乡镇基层卫生院,做到信息系统数据互通互联,而“云上中医”则是近年仙居数字化改革的成果,由五家中医药资源较丰富的医院帮助其他乡镇卫生院,借助硬件设备和陪诊医生来解决中医远程医疗存在的问题。在会后的交流讨论环节,实践队员积极提问,进一步了解到医院信息科工作的定位和日常工作情况,对专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目标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划和目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93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