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浙江大学“数治”计划:专业赋能社会治理,助力政府数字化改革

来源: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王洛笛 孙文欣

7月29日,杭州市拱墅区瓜山未来社区发生了一段奇妙的“邂逅”,一群白衣青年带着相机和纸笔前来拜访一位神秘的“客人”。是它,让这片“城中村”焕然新生,也是它,让“数智杭州·宜居天堂”的蓝图落地生根,它,就是数字化改革。

这群白衣青年是浙江大学“数治”计划赴杭州市数字化改革政务实习暑期实践团的28位成员。7月11日-8月8日,在今夏的28天里,他们在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共青团杭州市委和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网安学院的指导帮助下,奔赴9家设岗单位,积极投身到“数字浙江”建设中。

数治杭州,何为数字化改革?

杭州是有名的旅游城市,节假日人流量之大的可以想象,以湖滨银泰为例,2021年春节期间接待游客93.65万人次,为片区的人流疏导工作带来了挑战。实践团在参观杭州市城市大脑运营中心时,找到了解决答案。城市大脑中的“湖滨在线”驾驶舱赋予街区“思考”的能力,通过物联感知各个时间段的人流量信息,为疏导人员提供了数据依据。

政府关心民生,通过数字化改革解决问题,这离不开企业的技术支持。实践团成员们前往数字化解决方案领跑者的新华三(H3C)集团参观学习时体会到:“我们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听起来都很‘高大上’,离百姓生活很远。是企业拓宽了技术使用场景,让理论落地现实。”

通过这些研学,实践团团长冯芮苇也在交流座谈会上感慨到:“数字化改革,数字化是手段,改革是重点,其目的是要提升百姓福祉、产业效能和社会治理水平。”

数智赋能,浙大学子能做什么?

实践团成员们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专长,积极进言献策。金铭铭和郑曰文通过GIS软件,用“一张图”实现了杭州市地铁各路段的流量可视化;张思远结合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智能文档模型对可研文档进行结构化处理;叶智豪和谢萧雅为杭州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统一指挥平台提出了优化建议……他们还贯彻浙江大学的求是精神,在炎炎夏日走出“空调屋”到实地调研。

为了协助民政局推进“智慧助餐”项目,看看老人吃饭“难”在哪里,陈锶皓和方昳雯跟随“一老一小”专班的贾主任来到拱墅区御跸社区、新华坊社区和柳营社区等地,亲身体验老年食堂的服务。他们发现,目前老年食堂有不同的计费系统和优惠政策,无法做到全城一卡通用,而且部分旧设备亟需更新,存在无法刷脸、支付方式单一的问题。

“和睦社区有将近9000人,我们只靠表格来完成人口数据管理工作是很难的。”和睦社区的社工为实践团成员们介绍到。为了推进社区智治在线平台代替传统Excel表格,帮助社工减负,李怡昕、陈晓婷和高一凡等同学深入倾听了20多名一线工作人员的心声,形成了18篇近3万字的访谈记录,并用1篇社区人口数字化治理的调研报告记录了他们的思考,用数字化思维打通社区治理“最后一公里”。

数织硕果,畅谈收获与思考!

在28天里,实践团成员们积极投入工作,累计跟进数字化改革重点项目建设30余项,参与工作专班会议100余场,开展以“聚焦杭州市数字化改革智能治理新模式”为主题的研学,查阅了数百篇文献与材料,走访了20余家市、区、街道、社区的公共部门、企事业单位,完成涵盖政府、高校、企业、居民等全方位的访谈报告50余篇,形成7万余字的综合性调研理论成果。此外,还组织对外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10余场,吸引了8个校内外实践团队共同参与,活动服务直接辐射超过1000人

成果不仅是数字上的,对于如何深化数字化改革,他们有了自己的答案,将其总结为三个坚持。首先,数字化改革需要坚持“横向+纵向”双贯通,打通不同部门和行政级别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其次,坚持“机制+技术”双驱动,数字化改革的内涵是通过技术手段帮助政府在体制机制上谋求突破和创新;最后,坚持“需求+实践”双导向,要在改革的“深水区”攻坚克难,必须从老百姓们的需求出发,并在实践中检验顶层设计。

数志未来,勇担青年时代使命!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实践团成员们在杭州市团校副教授钟立品老师教授的《党领导青年运动的百年历程与经验》党课中,重新思考新时代青年该如何创造人生价值,坚信理想信念,投身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

在实践总结大会上,他们得到了设岗单位的充分肯定。共青团杭州市委马君雅副书记还提出了“四个一”的期待:树立一个理念,心怀国之大者同时办好关键小事;养成一个习惯,提升专业能力同时拓展各项知识本领;延续一项思考,将实践的体悟带到后续工作中;达成一个目标,日后能立足杭州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这段充实的实践虽已落下圆满帷幕,但他们在未来必将以不同的方式继续助力数字化改革,不断锻炼本领,融入到为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奋斗的时代洪流当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89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有感

假期期间,我来到了“九一八纪念馆’,使我这个没有机会去亲身经历这些事变的幸运儿,有机会去亲眼目睹革命先烈的不屈与侵略者的狰狞面孔。那些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不怕严刑拷打,不怕…… 丰淑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参观沈阳918历史纪念馆,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2024年1月27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花园宝宝实践队前往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历史纪念馆参观。此次参观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学习红色故事、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并向社会传递红色火…… 杨雪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积米崖码头进行渔业调研

导语:2023年7月21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积米崖码头进行社会调研,深入了解当地渔民生活和收入水平、渔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此次调研旨在为调研……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筑梦“蓝色粮仓”:探索青岛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青岛的优势。为探索青岛渔业发展和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渔业渔民…… 杨丽婷 李悦铭 石一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走进渔村码头 调研青岛渔业建设

为了解青岛市渔业发展现状,正确认识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于7月20日和21日前往积米崖、台西头村进行实地调研,并走访了当地海洋局,与各科室人员进行…… 孙小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深入“蓝色粮仓”——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西海岸新区的优势。为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及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 杨丽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进行渔业调研

2023年7月21日下午,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开展渔业调研活动。该活动旨在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与海洋发展局的交流合作,为优化渔业生产模式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琅琊台台西头村渔业蓬勃发展,展望光明未来

2023年7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台台西头村进行采访。此次采访旨在了解当地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实践队队员与台西头村的村长…… 郭子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乡村振兴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政策,促进经济发展为了调查各乡村经济发展情况,江苏科技大学2122418033实践调查团于2022年7月29日分别在山东高密市、江苏睢宁县和河北保定开展网络调查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针对各城市的经…
疫情之下,让我们一起了解是视传达工作者的工作状态
由于疫情原因,我们没有办法到采访者的工作地进行采访,所以转移到了工作者的家里进行了短暂的交流。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工作者在家里面的工作状态,疫情大环境下许多的工作都是在家里面完成的。经过了两位…
奔赴山海,一起向未来
谈及乡村振兴,想起撒贝宁老师的一句话——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物质的风景,一定要看到人,你才能感受到“振兴”是什么意思。我们为之奋斗的不仅是桌上有鱼肉,身有锦衣华服,更是腹中有诗书、胸中有大义。…
南航学子走进海南省五指山市:一场茶旅结合的探索
为体会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7月15日至20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茶旅结合向未来”实践团队前往海南省五指山市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水满乡毛纳村:探寻致富秘诀实践团队首先搭车前往坐落…
安徽大学生走进家乡,以双眼见证家乡繁荣发展
在党的领导下,21世纪的中国繁荣发展,短短数十年,农村城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篇文章来自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的一位农村学子的描述,讲述了在他眼中家乡的变化。年幼时候的村子,交通不便,道路崎岖,…
针笔寄绮梦,线墨埋浮生
2022年6月29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青行“前往李淑英潮绣研究院近距离观看潮汕非遗潮绣演示及手工体验活动。我们非常有幸来到这里欣赏潮绣,这里的展示形式基本上是以屏风、相框、画片等,每一…
大学生职业计划暑期实践总结
大学生职业计划暑期实践总结由于疫情原因,我们没有办法到采访者的工作地进行采访,所以转移到了工作者的家里进行了短暂的交流。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工作者在家里面的工作状态,疫情大环境下许多的工作都是…
走访董存瑞纪念馆:南京工程学院学子缅怀革命先烈,体会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的艰辛与伟大
为深刻了解河北省内红色革命文化,弘扬先烈革命精神,将红色基因融入学生血脉,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素养,牢记历史使命,坚定革命信念,2022年7月26日,南京工程学院“四海寻光·初心向党”团队来到河北董存瑞…
红色音乐,培根铸魂
为了进一步,传承红色精神,推动青年学生的红色教育,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寻根筑梦,经典铸魂”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了“红色音乐,培根铸魂”活动。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红色音乐文…
聚焦疫情,南财学子探索疫情对职工的影响
大学生网报8月10日电(通讯员丁雨欣)为了解新冠疫情对外来职工就业情况的影响,更有针对性地了解各部门采取的相关措施,8月3日,南京财经大学的“亿心移疫”暑期实践队前往苏州市进行实地调研。疫情虽有所缓…